学术投稿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分析

周锦龙;谭玮

关键词: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早产, 窒息, 缺血缺氧性脑病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918例新生儿,其中有3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儿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非窒息儿,早产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出生体重正常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水平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发病在生后0-3d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高于生后3-7d的新生儿。患儿原发病主要为窒息与缺血缺氧性脑病。经治疗32例患儿痊愈28例,死亡(合并了颅内出血)2例,其余2例自动出院。结论窒息与缺血缺氧性脑病是造成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发病,早产、出生体重低、消化道出血患儿发病生后0-3d等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可促使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大幅降低。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术治疗复杂孔源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10月入院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28例28眼,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的佳矫正视力( 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眼(96.4%),终复位视网膜28眼(100%)。所有病例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17.86%)、18眼(64.29%)。晶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无低眼压(<9mmHg),脉络膜脱离及眼内炎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3眼。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作者:陈乐民;王卫星;万阳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C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CC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新鲜胃癌原发灶组织为原发灶组;术中发现胃癌腹膜转移的20例大网膜上的种植灶为转移组;以20例良性病变的手术切缘正常胃组织标本为对照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CCR2表达水平。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在高倍镜下测定免疫组化结果。结果3组之间的CCR2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转移组CCR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灶组和对照组(P<0.05)。 CCR2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CCR2在胃癌中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可促进胃癌细胞的胃黏膜转移。

    作者:刘贵长;李辉;钟宝元;刘瑞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冬春季儿童肺炎感染病原分析

    目的:分析冬春两季儿童肺炎感染病原学构成,为儿童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肺炎患儿194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痰培养、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及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3例肺炎患儿中,病原阳性946例,阳性率48.7%,感染病原中病毒感染633例(66.9%),细菌感染195例(20.6%),支原体感染147例(15.5%),衣原体感染39例(4.1%),混合感染221例(23.4%)。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高(62%),其次是巨细胞病毒(30.2%),流感/副流感(9.3%),腺病毒(5.5%)。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多见(12.5%),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9.8%)。1岁以下肺炎感染病原阳性率(64.8%)高于其他年龄段,以RSV、CMV感染为主,肺炎支原体是3岁以上儿童肺炎主要感染病原。重症肺炎218例,病原阳性146例,阳性率67.0%,以RSV感染为主,占62.2%,重症肺炎混合感染多,占24.3%。结论儿童肺炎发病以1岁以下儿童常见,病毒是冬春两季儿童肺炎常见感染病原,且主要以RSV感染为主,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率高,尤其是重症肺炎更为明显。

    作者:朱晓华;李岚;陈晨;朱双桂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二组份混合DNA的法医学分析

    目的:探讨刑事案件生物学检材中二组份混合DNA 的STR分型拆分方法,从而确定未知犯罪嫌疑人DNA STR分型。方法收集15起案件中阴道拭子、外阴拭子、捆绑胶带、指甲内容物、乳头拭子、现场饰品、现场工具、混合血斑、手套等检材62份,进行常染色体和性别染色体法医DNA STR检验,参照受害人等已知样本DNA分型,分析混合DNA的STR图谱,拆分出另一未知供体DNA分型。结果15起案件检出二组份混合DNA分型,拆分出案件嫌疑人DNA分型,其中11起案件利用DNA分型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共11名,其余4例因嫌疑人未归案,拆分结果有待验证。结论混合DNA的法医学分析可为案件的侦查起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刘小莹;朱承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处理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卵巢肿瘤中,卵巢良性肿瘤35例,其中成熟畸胎瘤22例,透明细胞癌1例,孕早期超声诊断7例,孕前B超发现8例,孕中晚期B超发现6例,剖宫产同时发现10例,因急腹症经超声诊断卵巢肿瘤共9例,7例卵巢蒂扭转,2例卵巢肿瘤破裂,2例择期手术,1例因孕29+1周前置胎盘,同时手术1例,剖宫产术中发现10例,其余14例顺产后予以手术治疗,无流产病例,1例放弃胎儿,余35例新生儿均健康。结论在孕前适时进行手术终止妊娠,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及胎儿是安全的。

    作者:沈崇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58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90例和对照组290例。试验组患儿服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抗生素治疗或住院3d出现继发性腹泻后再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果580例肺炎患儿中共有178例发生继发性腹泻,其中试验组51例,发生率为17.59%(51/290),对照组127例,发生率为43.79%(127/290),试验组患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P<0.01)。发病年龄、住院时间、应用激素、联合使用抗生素(≥2周)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小、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是患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作者:曾启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60例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夹闭技术分析

    目的:分析360例颅内动脉瘤组患者术中临床资料,总结各种类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3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前交通动脉瘤135例,后交通动脉瘤105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15例,大脑前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69例,基底动脉瘤6例,小脑后下动脉瘤6例,脉络膜动脉瘤12例。采用夹闭方式:瘤颈单纯直接夹闭、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多瘤夹技术夹闭、联合方式夹闭及其他类。结果采用瘤颈单纯直接夹闭占37.2%,采用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占35.2%,采用多瘤夹技术夹闭占13.1%,联合方式夹闭占11.4%,其它类3.1%。360例患者出院时 GOS 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73例,轻残57例、重残18例、死亡10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获得满意效果,术中如何夹闭动脉瘤主要依动脉瘤的形态、部位等多因素而定,术中应尽可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贺建雄;谢德斌;梁爱军;习斌;万登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外伤性胰腺炎与普通性胰腺炎的CT表现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外伤性胰腺炎与普通性胰腺炎的早期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胰腺炎CT表现,其中96例普通性胰腺炎和49例外伤性胰腺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变量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CT表现对比:49例外伤性胰腺炎中,以单个CT表现为主(χ2=10.311,P<0.05)。两组中外伤性胰腺炎以胰腺体积增大,结构不清、小网膜囊积液、腹腔内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的CT征象几率大于普通性胰腺炎(P<0.05)。肾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及胸腔积液的几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普通性胰腺炎CT表现多样,但未见胰腺头、体部血肿及胰腺管断裂征象。结论腹部外伤史结合CT检查有助于外伤性胰腺炎与普通胰腺炎的鉴别。

    作者:詹亚琨;罗艳;盛志勇;马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双嘧达莫的佐治效果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并观察双嘧达莫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的疗效。方法观察所有入选患儿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R)的变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双嘧达莫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口服),观察疗效。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PLT、MP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DW、P-LCR均低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各组血小板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嘧达莫组患儿血小板参数、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小板数量及质量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血小板活化双嘧达莫能加快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陈婷婷;李德元;孙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眼科在2010年7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4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这68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6m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与眼压的情况,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术后经过6m的随访,64例(68眼)患者手术后的视力为0.52±0.22(矫),明显高于手术前的0.18±0.15(矫),眼压、房角宽度与前房深度也优于手术前,具有差异性。且患者在手术后并没有出现大出血、虹膜损伤、继发恶性青光眼及角膜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具有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付劲松;谢程阳;谢晖;李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拮抗剂方案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141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62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的基线水平、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指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获卵数、2PN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及P水平、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拮抗剂组Gn总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拮抗剂组优胚率比对照组高(P<0.05);拮抗剂组HCG日LH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拮抗剂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拮抗剂方案较激动剂方案能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PCOS患者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田莉峰;伍琼芳;李游;苏琼;许定飞;黎梦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4排CT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NAH)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NAH患儿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NAH的CT平扫均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椭圆形低密度(7例)、高密度(1例)或混杂密度肿块(4例);肿块边缘清晰、光滑,有包壳或囊壁形成;右侧多见。4例行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中央区无强化,边缘或囊壁见强化。结论64排CT对NAH的定位、定性及其演变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黄冰;桂绍高;杨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16和IMP3在宫颈上皮病理改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p16和IMP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97例CINⅠ、78例CINⅡ、68例CINⅢ和2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16和IMP3的表达。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5.7%、97.4%、97.1%和91.7%。p16在慢性宫颈炎与低级别CIN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和慢性宫颈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没有差异(P>0.05)。IMP3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中不表达,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23.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16的表达强度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升高,IMP3表达主要在病变的晚期阶段。 p16和IMP3结合应用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级。

    作者:廖林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胸腔镜在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胸腔镜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7月我科收治的32例胸腔镜下肋骨骨折内固定术32例(VAMT组)及35例传统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传统手术组)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指标为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VAMT组在切口长度、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胸腔镜下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潘朝阳;周莉萍;周鑫;漆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丹参川芎嗪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眼底微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DR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240mg剂量,观察组采用120mg剂量,两组患者均采取静脉给药方式,1次/d,1疗程15d,中间有2周间隔,治疗为期30d,共2个疗程。所有患者于治疗的前后均使用彩超血流显像检测对眼动脉(OA),睫状后动脉(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在收缩期和在舒张末期时的血液流速(EDV),大血液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将指标各进行3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A,CRA和OA的EDV和PSV上升,RI下降,对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几个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丹参川芎嗪可显著提高DR患者眼底微循环。

    作者:饶鼎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14年江西省运动医学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江西省关节镜外科技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2014年12月27-28日,江西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年会暨第二届江西省关节镜技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全省共100余位运动医学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本次大会上,南昌大学一附院高志增等14位学者分别作了14个不同主题的专题讲座。与会专家还对《美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新治疗指南》进行了解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斯伯格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阿斯伯格征的认识和诊断。方法2005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患儿,10例阿斯伯格综合征,并对临床表现、家庭背景、及围生期不良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首诊主诉为多动(50%)、注意力不集中(50%)、学习成绩差(40%),主要的特殊行为特征有兴趣爱好狭窄(90%)、交流障碍(80%)、机械记忆力极强(70%),在一些邻域有特殊才能,动作不协调,幼儿期有较早认字行为。围生期、家庭背景、家长文化与本病无明显相关。结论阿斯伯格综合征患儿学龄期临床有其独特的表现,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鉴别。

    作者:邵江洁;李维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种改良脱钙液在骨组织制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既能缩短脱钙时间又能提升骨组织制片质量的改良脱钙方法。方法选取68例手术骨标本使用改良脱钙液进行脱钙,观察其脱钙情况及染色效果。结果此方法处理的标本脱钙效果完全,组织切片质量好,无明显刀痕,厚薄均匀,颜色鲜艳,对比清晰。结论改良脱钙液有利于临床骨组织及钙化组织的脱钙处理。

    作者:何蓉;陈建萍;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肺功能和细胞因子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门诊长期随访5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于缓解期进行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于缓解期无任何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第6个月末测定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指标。结果 COPD缓解期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FEVl、FVC、PEF、MVV明显改善,细胞因子TGF-β、TNF-α浓度非常显著降低,IFN-γ、IL-4浓度明显降低。结论 COPD缓解期患者联合雾化吸入可改善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作者:曾剑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汉防己甲素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矽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矽肺的疗效。方法选择各期矽肺74例,分为汉防己甲素、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组与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表现、肺通气功能、高千伏X线胸片影像的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汉防己甲素、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组病例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肺通气功能FVC、FEV1.0有所增加,高千伏X线胸片矽肺影像有所好转,而基础治疗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汉防己甲素和百令胶囊联合治疗矽肺有一定治疗效果,在当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作者:何钦;王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