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外科脓毒症的治疗研究

陈海鸣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 脓毒症, 血流动力学, APACHEⅡ评分
摘要:目的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技术,探讨其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加例.研究组为HVHF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研究组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高容量血液滤过,置换量3000~4000ml/h,均以前稀释方式输入,血流量250~300 ml/min,每天连续进行10~12h.于HVHF治疗后24、48、72h各时间点分别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治疗后48、72h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HVHF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仅HR显著降低,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从而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有益于减轻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改善预后.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酒石酸吉他霉素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呼吸道感染

    目的 探讨酒石酸吉他霉素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酒石酸吉他霉素、头孢硫脒及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痰细菌培养.结果 酒石酸吉他霉素组、头孢硫脒组与联合用药组经过14d治疗的痊愈率为65.0%、70.0%、83.3%,总有效率分别为78.3%、78.3%、95.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2.7%、63.2%、89.1%.药物敏感率分别为75.4%、74.9%、90.6%.结论 酒石酸吉他霉素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并且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其中单一药物治疗疗效.

    作者:叶迎春;雷小光;何成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喉结核的治疗进展

    喉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喉部受感染组织肉芽肿形成和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为特征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喉结核和继发性喉结核.

    作者:张彩萍;刘雄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外科脓毒症的治疗研究

    目的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技术,探讨其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加例.研究组为HVHF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研究组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高容量血液滤过,置换量3000~4000ml/h,均以前稀释方式输入,血流量250~300 ml/min,每天连续进行10~12h.于HVHF治疗后24、48、72h各时间点分别行APACHEⅡ评分,并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下降,研究组治疗后48、72h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APACHEⅡ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HVHF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仅HR显著降低,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 HVHF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并通过对内环境调节,从而对多个器官起到支持作用,有益于减轻脓毒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改善预后.

    作者:陈海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HMGA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由Goodwin等[1]于1973年首次在牛胸腺细胞中发现,它是细胞核内一类水溶性强、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呈现高迁移率的小分子蛋白质.

    作者:杨霞;李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良不良伴股骨头坏死

    目的 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发育不良髋关节髋臼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结合髋臼内壁截骨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1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6岁,臼杯置于真性髋臼水平,平均随访时间11.7个月.采用改良Harris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估.术前及随访时进行摄片观察.结果 所有人工臼杯均安置于真臼位置,术后随访3个月X线片提示截骨部位均骨性愈合良好,假体无移位,患髋功能良好.结论 内壁截骨术有助于将发育不良髋关节的髋臼安置于真臼位置,保留髋臼底部的骨量,避免髋臼外上方植骨的并发症,近期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陈钢;陈宗和;喻惜华;李建飞;龚飞鹏;李宇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食管内翻拔脱治疗下咽及食管癌23例

    目的 总结非开胸食管癌内翻拔脱治疗下咽及食管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共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切除下咽及食管癌23例(下咽癌4例,颈段食管癌16例,胸段早期食管癌3例),均为鳞状细胞癌.行气管造瘘全喉切除、胃咽吻合术8例,保留喉行胃食管吻合术15例.术前放疗1例,术后放疗8例.结果 手术历时平均3.6h,术中出血200~500ml,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患者呼吸功能良好,无胸闷气急,术后平均1.8d可下床活动,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26.08%.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7%、53.33%.结论 食管内翻拔脱术,损伤小,恢复快,对早期食管癌能达到较高的治愈率;对中晚期食管癌加强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九发;匡裕康;黄建;何枝生;朱剑锋;程效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压蒸汽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目的 总结高压蒸汽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雾化吸入,气道灌洗,抗感染,脏器功能维护等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全组8例病例.治愈7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5例,均成功撤机.结论 应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可有效治疗高压蒸汽吸入性损伤

    作者:曾彪;张惠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DF-1/CXCR4生物学轴与肿瘤的关系

    趋化因子是拥有40~50种蛋白质的家族,根据蛋白质中前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将此类因子分为CXC、CC、C和CX3C四类.趋化因子受体也可相应的分为CXCR,CCR,CR和CX3CR,均为GPCR家族成员[1].初,这些受体被认为属于粒细胞,它们被发现在炎症细胞定位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各组织微环境中的造血细胞和非造血细胞中都能发现各类型的趋化因子的表达[2].

    作者:陈尧;傅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SYK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是一种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上对胞嘧啶的共价修饰,由S-腺苷蛋氨酸提供甲基,在细胞内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催化作用下,于DNA复制后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反应[1].该反应是对基因的转录和拼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新的调控机制,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及基因突变方面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新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也参与肿瘤的机制,有关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4类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肿瘤分子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及代谢酶基因.

    作者:陈伟;曾庆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维A联合西咪替丁、潘生丁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维A联合西咪替丁、潘生丁口服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52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2例,口服阿维A胶囊、西咪替丁片和潘生丁片,外用0.1%维甲酸软膏.对照组70例,口服阿昔洛韦片和西咪替丁片,外用阿昔洛韦乳膏.两组疗程均2个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74.36%,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阿维A联合西咪替丁、潘生丁口服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Pilon骨折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粉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来,我院采用该方法治疗pilon骨折15例.手术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2~3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 术后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参照Mazq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来评价,结果显示优6例,良7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达约81.3%.结论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能有效固定骨折端,避免软组织感染和骨不连,是治疗严重粉碎Pilon骨折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胡联英;汤晓正;刘亚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胎头深部固定剖宫产术两种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新式宫剖产术中胎儿头深部固定者选择取头及足位内倒转娩出胎儿的利弊,以期减少或减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因相对性头盆不称试产失败儿头深定剖宫产术4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足位内倒转娩出胎儿组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中儿头深者定选择足位内倒转娩出胎儿并发症少.

    作者:刘霄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卓类(BDZ)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一日法进行调查,填写自编的BDZ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使用BDZ占45.65%,其中产生依赖者占6.87%,使用种类以氯硝西泮和阿普唑仑为多,两者共占90.84%,主要是用于镇静催眠、控制兴奋躁动和抗焦虑.结论 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BDZ药物使用情况总体上比较合理,应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作者:彭勃;周念港;彭星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上肺叶纵隔型肺癌X线分析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的X线诊断征象和间接征象.方法 对8例纵隔型肺癌患者X线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纵隔型肺癌实际上是中央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好发于两上肺叶,病灶紧贴于纵隔上.结论 病变来源于纵隔的纵隔型肺癌很易被误诊为纵隔肿瘤,应加以注意分析鉴别,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罗新忠;刘小华;曾新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治疗的6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近期临床症状消失,随访4~7个月无静脉曲张复发.并发症有胫前皮肤烧灼伤6例(7.8%),皮下淤斑4例(5.2%),深静脉血栓1例(1.3%),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傅平;曾庆黎;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ATP法体外药敏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ATP法体外药敏实验对临床化疗用药是否具有指导作用.方法 对56例不能切除晚期乳腺癌病人通过ATP法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化疗用药作为研究组,对56例不能切除晚期乳腺癌病人未通过ATP法体外药敏实验而以传统临床用药(CAF方案)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作6周期(1周期为21d)的治疗后进行临床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49%,在缓解症状、缩小肿瘤、降低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CEA、CA15-3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年以上生存时间为83%,对照组1年以上生存时间为6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法体外肿瘤细胞培养+药敏试验对晚期乳腺癌化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王小平;邓觐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瘫痪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附22例报告)

    目的 总结瘫痪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990~2007年收治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腰腿疼消失.结论 患者一旦确诊瘫痪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宜尽快手术.

    作者:朱小明;肖庆裕;刘申;彭东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GE)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年龄≤3岁的急性胃肠炎患儿中合并无热惊厥者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 389例中有14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男8例,女6例,平均发病年龄13.8±5.6个月.GE症状轻微,惊厥,无热或低热,发作持续时间短,惊厥发作多在病程的前3d,无频繁发作.血生化、头颅CT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正常.出院后随访1~3年,均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惊厥形式均表现为强直一阵挛发作,发作次数少于3次,无复发,预后良好.

    作者:刘忠勇;符卫民;陈英;陈永慧;李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手术配合体会

    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一种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开放取石的治疗方式[1].各种肾、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经皮肾镜手术的适应症[2].MPCNL的优点是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我院自2006年7月采用MPCNL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以来,疗效非常满意,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李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非顺应性高压球囊在冠脉中重度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比较非顺应高压球囊与普通球囊在中重度冠脉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作用.方法 收集2005~2006年间普通球囊预处理中重度冠脉钙化病变35例与2007~2008年间非顺应高压球囊预处理中重度冠脉搏钙化病变32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基本一致,前者用普通球囊预处理,球囊直径参照病变血管直径,通常为2.0~2.5mm,长度不超过病变范围,压力常为8~14atm.后者用非顺应性高压球囊压力滴定(压力以2atm渐增)序贯预处理,球囊直径参照病变血管直径,通常为3.0 mm.长度为10~15mm,压力为8~14atm:如大直径球囊不能通过,可先用小球囊预扩.预扩的终止标准以充分预扩张、支架能顺利通过为准.两组支架置入后根据情况再行高压后扩张.结果 非顺应性高压球囊预处理组手术成功率高于普通球囊预处理组(97%vs83%,P<0.05),而且残余狭窄、并发症(球囊破裂、冠脉夹层、无复流)较普通组也有降低趋势.结论 我们认为对冠脉中重度钙化病变预处理时,如果没有旋磨装置,应用非顺应性高压球囊预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作者:余茂生;盛国太;周裔忠;吴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