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胡斯明;罗雅玲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 个案
摘要: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于两肺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我国临床报道的病例较少,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贻误治疗;能否正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路RSS-CDH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RSS-CDH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RSS-CDH内周定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均明显改善者、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 应用前路减压、RSS-CDH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伴不全瘫,具有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好、内固定的整体力学强度显著改善、植骨融台率高等优点.

    作者:刘建;李红;方冰;周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肱骨近端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体会

    目的 探讨应急状态下成人肱骨近端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成人肱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粗隆间骨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6.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水泥块压伤1例.观察和分析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45~6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全部患儿经6~2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9例患儿全部优.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 成人肱骨近端钢板治疗儿童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可成了基层医院应急状态下(无法调配)的一种选择.

    作者:黄士民;章翔;谢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日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早期发现DR微血管异常,控制与减慢DR的发展将有效保存患者中心视力,降低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我院于2003~2008年对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2例(141眼)行FFA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廖莹琳;胡明生;刘春兰;毛蕾;辛宜春;夏侯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远端难找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体会

    目的 远端难找性泪小管断裂手术方法 探讨.方法 回顾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了5例5眼泪小管断裂患者,断裂端距泪点大于7mm鼻侧断端难寻找,采用暴露泪囊针刺注水寻找鼻侧断端法行泪小管吻合术.结果 5例5眼患者3个月后拔管,泪道冲洗通畅,随访6个月~2年,无溢泪现象.结论 采用暴露泪囊针刺注水法行远端难找性泪小管断裂吻合实用可靠.

    作者:宋小平;李育广;臧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诊治胸外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4例胸外伤患者施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4例全部治愈.结论 VATS诊治胸部外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

    作者:聂运祥;陈胜家;方政;闵科;夏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钬激光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钬激光经尿道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膀胱尿道镜下采用钬激光(1.0J,10Hz)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术后留置导尿管2~3周.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大尿流率超过20ml/s.术中无出血,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血尿,2~3d后消失,1例行尿道扩张2次.7例均获随访至2008年10月,均排尿通畅.结论 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早期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单纯性尿道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

    作者:刘斌;罗庆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颞部直切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9例商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颞部直切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术后生存33例(84.62%),死亡6例(15.38%),手术效果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ADL 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1例.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颞部直切口开颅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钟学云;高丽娟;陈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和CD58的表达及蚓激酶对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黏附功能和红细胞膜免疫分子CD58表达及其与血肌酐的关系以及中药蚓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件肾衰患者34例,按病因分组,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并通过酵母菌黏附试验测定红细胞C3h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与抑制率,刚流式细胞术测定CD58分子的表达量:正常对照组35例同法测定以上指标.结果 肾衰组服用蚓激酶前后与对照组比,RBC-C3bRR、促进率、CD58均明显下降,RBC-ICRR及抑制率均明显升高(P<0.05).肾衰组服药后与服药前相比RBC-C3bRR及促进率呈上升趋势.RBC-ICRR及抑制率呈下降趋势(P<0.05)).按病冈分析:肾炎组13例、糖尿病肾病组10例、高血压肾病组9例,肾炎组较其它两组RBC-C3bRR及促进率均较低,RBC-ICRR及抑制率均较高(P<0.05):而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硬化组之间以上4个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58在3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和CD58分了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肾炎组的粘附功能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和高血压肾病组,CD58则无差异;蚓激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慢性肾衰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但对CD58表达的影响不明显,也无显著地降低肌酐的作用.

    作者:邓丽花;陈世件;漆坚;孙坚;程献;郭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容量治疗在腹部外科新进展

    腹部外科病人基本上都存在禁食、完全胃肠外补液的问题,究竟需要补液多少才合适,按照传统方法临床上仍发现诸多不足,出现一系列血容量多或少的症状和并发症,现在又提出限制性输液的概念.如何使体液达到一个隹状态,减少病死率和并发症,加速康复,是腹部外科必须面对的问题[1].随着对血容量特点认识的增加,容量治疗将在腹部外科病人救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何世冬;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输尿管支架的研究进展

    输尿管支架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已有多年,Zimskind等[1]首先报导了经膀胱镜逆行植入可扩充硅胶管做长期引流.成功地缓解了输尿管梗阻和输尿管阴道漏,从而使输尿管支架导管长期植入治疗得到了普及和发展.1978年,Finney[2]在临床上使用双J型硅胶支架管.解决了支架管移位及脱落的问题[2].输尿管支架已成为现代泌尿外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输尿管支架的临床应用中,随着对输尿管支架生物兼容性,相关感染、生物膜形成以及支架管老化、尿盐沉积等问题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其设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现就输尿管支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熊军辉;王共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扭转运动的新进展

    对心脏扭转进行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疗效判断圾预后评价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帮助.随着组织多普勒、二维斑点成像技术及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等超声新技术的出现.超声心动图已成为临床上定量分析心肌运动、心脏功能及检测室壁运动的首选方法之一,为更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及舒张运动开拓了新的空间,尤其在无刨评价心脏扭转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良云;刘燕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BTEOLA共聚酯体内外降解及组织相容性

    目的 探讨国产生物降解泌尿系支架材料(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聚乙二醇-co-低聚乳酸)三元共聚酯(PBTEOIJA)的组织相容件及体内、体外降解特性.方法 将PBTEOLA试件埋植在SD大鼠脊柱两侧皮下组织内或浸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于2、4、6、8、10、1 2、14及16周取出,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研究材料周围组织反应,利用扫描电镜检查材料的表面征象,准确称重以检测材料降解前后的重量.以了解PBTEOLA在体内、体外的降解情况和组织相容性.结果 PBTEOLA材料在16周内可降解为细小颗粒,材料的体内、体外降解趋势相同,体内降解速度略快于体外降解.埋植材料周围皮下组织无脓肿形成和组织坏死发生,局部组织反应为轻微的炎症反应.结论 PBTEOLA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降解时间适宜,适用于制备泌尿系支架.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崔苏萍;王英磊;陈义旺;汪泱;谢安;娄远蕾;朱祥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交锁髓内钉在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扩髓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7例四肢长骨骨于中1/3骨折采用扩髓交锁髓内钉(适度扩髓治疗.47例均得到随访并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疗效评定.随访时间是6~25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 随访的47例无主钉弯曲、断裂现象,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率100%.邻近关节功能按各自关节的评分标准,达优良等级的患者有共有41例.结论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实、关节功能恢复优良、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

    作者:单五开;程永红;吴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泪膜干扰对角膜表面像差与眼像差的影响

    目的 研究泪膜干扰对角膜表面像差与眼像差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例近视患者60只眼,0.5%盐酸丁卡因对散瞳状态眼泪膜进行干扰,ORBSCANIIz系统获取角膜表面高度计算角膜像差,Zywave系统获取眼像差.结果 (1)角膜前表面像差增大(P=0.023);(2)眼像差,离焦增大(P=0.020),球差增大(P=0.000),叶形像差增大(P=0.000),散光增大(P=0.361),彗差减少(P=0.267).结论 泪膜干扰破坏泪膜的稳定性与均一性,导致角膜像差与眼像差增大,眼视觉质量下降.

    作者:邱新文;李定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方法的探讨

    目的 比较腹壁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7月~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33例(观察组)腹肇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术和35例(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腹壁悬吊式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方法 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费用等.结果 观察组33例患者均在腹壁悬吊式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时间对照组少于观察组(p<0.05),术后疼痛、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壁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对手术者的镜下缝合技术亦没有腹腔镜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霄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76例肺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及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杨建平;胥梅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体血回输复合控制性降压在复杂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复合控制性降压在复杂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1例复杂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自体血回输复合控制性降压组(n=33),组Ⅱ:非自体回输组(n=28),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常规、凝血功能、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组Ⅰ出血量与组Ⅱ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组Ⅰ异体血用鼍显著少于组Ⅱ,术后24h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中自体血同输复合控制性降压在复杂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对血液成分无明显影响,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B超在宫外孕早期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B超在官外孕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临床怀疑官外孕的67例住院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共确诊67例为宫外孕,其中未破裂型21例(占31.3%),早期流产型26例(占38.9%),破裂型17例(占25.4%),陈旧型3例(占4.4%).开腹手术51例(占76.1%),保守治疗16例(占23.9%),其中保守治疗成功13例(占保守治疗的81%),自动出院1例(占保守治疗的6%),2例保守治疗3d后,家属要求改为手术治疗(占保守治疗的12%).结论 B超检查对宫外孕能早期做出诊断,并可依据超声表现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谭香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GSH防治老年肺结核药物性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损害

    目的 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出现抗结核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老年肺结核患者防卫肝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异常、非过敏反应的老年肺结核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SH护肝组,25例)和对照组(甘草酸二胺护肝组,25例),比较两组肝功能相关参数的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肝功能相关参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SH和甘草酸二胺对老年肺结核治疗中出现抗结核药物中毒性肝功能异常者,均有良好的保护肝功能的效果.其中GSH优于甘草酸二胺.

    作者:罗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55例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历临床效果良好,因髓腔狭窄,改用其它内固定材料1例,术中进钉时产生骨裂1例,术后主钉断钉1例,二次行DHS内固定,锁钉断钉3例6枚:无一例感染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骨骨折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可以早期软组织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降低,在内固定选择上具有广阔前景,但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