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平
目的 探讨Seldinger技术指导心包穿刺置管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心包穿刺,待抽出液体后停止进针,送人导丝,沿导丝送扩张管以扩张通道,之后拔出扩张管.再沿导丝送中心静脉导管入心包腔内,撤除导丝,用缝线固定导管,抽液留标本化验,末端连接无菌引流袋引流积液.结果 56例患者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任何并发症.留置时间1~5d,引流量为250~1750ml,经超声心动图或胸部CT检查证实极微量心包积液,可拔出深静脉留置管.结论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操作简便、安全、引流彻底、疗效确切,可避免心肌损伤及反复心包穿刺.
作者:林生庚;鄢爱梅;曾小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的、经鼻孔蝶窦人路切除术治疗的4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鼻孔蝶窦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等症状术后均有改善.结论 经鼻孔蝶窦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兆哲;陈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烧伤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1978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烧伤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烧伤合并中重度吸人性损伤的死亡率较高(43.2%).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可提高教治成功率,中重度吸人性损伤仍是临床救治难点.
作者:罗文亮;吴自忠;马玲妹;张学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疔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6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定期应用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溶液40ml,膀胱内灌注化疗,每次膀胱内保留0.5h~1h,隔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10次.并每隔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一次,对所有发现的可见病变均进行活检.结果 68例术后患者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8个月,仅有1例复发(2.8%),另外有血尿2例占(5.6%),化学性膀胱炎2例占(5.6%),有膀胱刺激症状4例占(11%),尿道狭窄1例占(2.8%),未见其它毒副反应.结论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作者:魏世杰;汪强;罗庆华;谌辉鹏;刘斌;涂传仕;崔维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塞性黄疸患者,尤其是重症黄疸,外科手术后往往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脓毒血症、低血压、出血以及肾功能衰竭,致使手术死亡率增加.
作者:赵艳平;刘强;高良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儿科患者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成人式的心理护理模式对解决患儿的心理问题收效甚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燕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回顾CT的发展历史,从断层扫描到螺旋扫描是第一次飞跃,从单排探测器到多排探测器是第二次飞跃,从单源到双源是第三次飞跃.2005年底西门子公司发布了业界首台双源CT,成为受瞩目的CT新品之一.
作者:余健民;魏江平;王川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22例癌旁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RKIP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KIP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的胞浆和胞浆膜部分.乳腺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症组织中RKIP高表达的阳性率为51.9%,81.8%,100%,乳腺癌组织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RKIP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RKIP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姚志强;崔明;王翔;张海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蛋白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体外药敏的关系.方法 用ATP生物荧光法(ATP-TCA)对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进行吉西他滨体外药敏检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RRM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分析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RRM1高表达20例(45.5%),低表达24例(54.5%);结合吉西他滨体外药敏结果得出,RRM1蛋白低表达组吉西他滨有效为17例(70.8%);RRM1蛋白高表达组有效6例(30.0%),即RRM1蛋白低表达组对吉西他滨的体外疗效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RRM1蛋白表达水平可用于以吉西他滨为化疗基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预测指标.
作者:李张云;邓觐云;黄传生;陈悦;周伟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结节病(sarcoiclosis)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特征为病变部位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积聚、活化和非干酪性类上皮肉芽肿代替正常组织结构;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也可以侵犯几乎全身每个器官;部分病例呈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蓝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颢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行舌癌化疗的疗效.方法 30例通过颞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给顺铂和氟脲嘧啶,观察舌癌的局部疗效和患者的全身毒副反应,并与常规静脉滴注化疗做对照.结果 颢浅动脉插管化疗组总有效率为(OR+PR)为93.3%,其中CR为33.3%,PR为60%,常规化疗组总有效率为63.3%,其中CR为16.7%,PR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组毒副反应轻的(0~Ⅱ级)比率为80%,常规化疗组毒副反应轻的比率为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行舌癌化疗效果好,毒副反应轻,为治疗舌癌患者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危由春;康琼琴;杜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与单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胞二磷胆碱0.75g联合灯盏花素75mg静脉点滴给药,对照组用灯盏花素75mg静滴.两组均为15d一疗程,同时配以常规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的辅助用药).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优于单纯灯盏花素.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斯康定)为阿片类镇痛药,临床常量服用出现中枢抑制较少见.早期反应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等,重者出现中枢抑制、神志淡漠或消失、呼吸抑制等.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作者:李仙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复习2例肝原发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切片及临床资料.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排列,细胞质丰富,透亮或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空泡状,有明显的核仁,间质富于毛细血管、血窦以及厚壁血管.细胞异型性小,个别病例局部可见轻~中度异型性,分裂象0~3个/10HPF.免疫组化结果:肿瘤弥漫表达HMB45(2、2),弥漫或片状表达Melan-A(2/2)、SMA(2、2)以及S-100(1/2).CgA、Syn、CK、CD117、CD10及CD34均阴性.2例患者行局部肿瘤切除,术后随访32及36个月均无复发和肿瘤转移.结论 肝PEComa少见,为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与其它部位的同类肿瘤相似,外科手术切除足首选的处理方法.
作者:陈金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与高渗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我院PICU收治的127例MODS患儿的血浆渗透压变化,统计分析高渗血症与器官功能障碍数、分布情况和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资料127例MODS患儿中合并高渗血症的患儿26例,发生率20.5%.其中高血钠高渗血症占19例,其次,高尿素氮高渗血症3例,高血糖高渗血症2例,高血钠合并高尿素氮高渗血症1例,高血钠合并高血糖高渗血症1例;6例治愈好转,7例放弃,13例死亡,病死率高达50%以上,非高渗组101例,死亡29例,病死率2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合并高渗血症组的MODS患儿的病死率高于非高渗组.而且高渗组以胃肠和脑功能障碍的病死率高(71.4%、54.2%),非高渗组以心肺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为高(41.3%、39.4%).高渗组、非高渗组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频率以2~3个器官功能障碍占多数(61.5%、82.2%),且随着器官功能障碍数目增加,发生率逐渐减少,而病死率却随之升高.结论 高渗血症是MODS的危险因素之一;控制高渗血症有助防治MODS.
作者:徐南平;李翠昌;徐月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困难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9年6月困难胆囊切除术81例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有2例中转开腹,无术后胆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熟练掌握腹腔镜的操作要点,合理选择术式,困难胆囊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匡萃文;郭胜华;刘荣华;郭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快速检测脑钠肽(BNP)水平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6年5月住院有气促和呼吸困难患者98例,心源性呼吸困难62例,肺源性呼吸困难36例.均给予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定量分析检测BNP.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浓度(798±364)pg/ml,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56±23)pg/ml(P<0.01).结论 快速检测BNP水平对鉴别呼吸困难是心源性和肺源性具有重要意义,且可判断心衰患者的病情变化.
作者:汤旭惠;陈宁南;陈运和;陈文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它是外科的一门全能手术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出血量少且疗效可靠的优点.
作者:陈桂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手术及病理诊断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可较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梗阻部位及病变特性,其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19/19),但定性诊断正确率为63%(12/19).结论 超声为一种价格低廉且无创伤检查,对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诊断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凡发生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作者:谢素云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