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泮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6月住院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7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一般综合治疗基本相同,均接受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新鲜血浆及人血白蛋白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能中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同时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84.6%的患者HBV DNA很快出现阴转.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以往基础综合治疗同时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以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愈率.
作者:何颖;程娜;程晓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虽然南北五加皮不属同一科植物,但因两者在外形上相似,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上相近,而价格差异较大,故药材经销商常以北五加皮冒充南五加皮.另外,目前许多药店、医院把南北五加皮混淆使用,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在本文中笔者从来源、外观性状、性味、成分、作用、药理及毒性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张庆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鼻出血患者的心理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分析58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出血量多时,产生紧张、惧怕心理.结论心理疏导可消除患者心理紧张,值得提倡.
作者:仲济龙;周华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脏器功能评估、术中风险及对策,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1例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6例顺利完成LC,15例中转,中转率7.8%,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3~20d,平均4.5d.结论老年患者病史长,伴发病多,手术耐受性差,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谌祖建;李绍员;黎(?);阳普根;李建华;张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骨科糖尿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48例骨科糖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骨科糖尿病病人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骨科糖病病人围手术期程序化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闵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Tolosa-Hunt综合征又称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安氏将本病归类为偏头痛[1],而李氏认为本病为一独立病种,并非偏头痛[2].本人治疗1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仕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TCI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h、4h的意识状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 (1)TCI组各时段血流力学平稳,对照组在插管中,及手术关键步骤等时段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高于TCI组,有统计学意义;(2)在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及离开恢复室时间TCI组均短于对照组;(3)拔管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h,OAAS评分TCI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能满足支撑喉镜手术,和常规的静吸复合全麻相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更快.
作者:王必铭;王益兵;许新友;祝继洪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半自动切割式活检枪在经皮肾活检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使用Temno半自动切割式活检枪斜角进针.结果 90例患者共穿刺198次,取材成功率100%,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该穿刺术应用安全,取材满意.
作者:王磊;邵力飞;徐世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STR基因座是人类的一类重要遗传标记,在法医亲子鉴定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环境、射线等许多因素可造成STR基因突变,提示STR基因突变在亲子鉴定中不容忽视,笔者在亲子鉴定工作中发现STR基因D2S1338遗传突变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绮;李国良;孙瑜;肖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有机磷中毒患者(AOPP)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异常变化,探讨内皮素和CGRP在AOPP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结果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的E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1),而CG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中度、重度组的ET水平较轻度组有明显增高(P<0.01),而中度、重度组的CGRP水平较轻度组有明显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发现ET与CG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血浆ET和CGRP含量的变化与中毒程度有关,可做为判断预后和中毒程度的指标,同时也为临床抢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维新;王和平;肖翔宇;陈运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脑梗死病人141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73例,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次/d)和血塞通片对照组(68例,血塞通片4片,3次/d),两组均治疗2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4.25%,显效率87.67%,总有效率95.89%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4.70%、50.00%、70.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学平;凌和水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及效果.方法本组48例采用了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法、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法进行综合护理.结果配合临床治疗,42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结论系统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洪喜;秦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呈现多样性,但以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表现为主.结论艾滋病且易并发马尔尼菲青霉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廖晚珍;彭卫华;孙爱娣;余阳;陈开森;李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并按Mink和Fischer方法进行分级.结果 28例56个半月板中有38个损伤,其中Ⅰ级损伤8个,Ⅱ级损伤16个,Ⅲ级损伤14个(经手术证实).结论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位置及其信号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损伤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丁耀军;柳健;张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症状群特征.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和HAMD、HAMA对39例60岁以上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老年组),40例20~50岁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青壮年组)进行调查与评定.结果老年组在焦虑、激越、疑病、自杀意念行为、记忆力减退、胃肠症状和伴发躯体疾病方面明显多于青壮年组,焦虑程度较青壮年组严重.结论老年抑郁症和青壮年抑郁症在症状群特征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邓大勇;刘年凤;刘诏薄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1年9月我院收治1例鼻咽巨大血管纤维瘤,行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后再行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政;张学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的妇女妊娠早、中、晚期胎盘各层细胞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收集本院妇产科乙肝病毒者携带的产妇胎盘19例(其中早期钳刮的胎盘组织3例,中期引产胎盘9例,足月分娩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检测胎盘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结果 (1)早期钳刮的胎盘组织无感染乙型乙肝病毒;(2)中期引产胎盘有1例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足月分娩胎盘蜕膜细胞、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细胞和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感染足月分娩胎盘各型细胞,造成胎儿宫内感染发生.
作者:肖影群;章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Gluma脱敏剂、750g/L氟化钠甘油脱敏剂对牙本质过敏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分为两组各103牙,分别以Gluma脱敏剂、750g/L氟化钠甘油脱敏剂涂搽敏感区,可重复数次.结果两组脱敏剂治疗即刻、1年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Gluma脱敏剂疗效优于750g/L氟化钠甘油脱敏剂.
作者:陈锦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治疗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 I~Ⅱ级于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对其中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25例患者予以静脉注射0.008mg/kg的新斯的明,观察新斯的明应用前、应用后5、10、30、60min时心率(HR)、血压(BP),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指数(RPP).并观察新斯的明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新斯的明静脉注射后5min HR即显著下降(P<0.05),RPP亦显著下降(P<0.05),其中用药后30min HR和RPP降到低(P<0.05),其降幅分别达47.6%和57.9%.用药后60min时HR有所上升,但仍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新斯的明治疗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但要选择病例.
作者:李功胜;陈桂珍;楼静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部锐器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19例腹部锐器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9例确诊为单纯腹壁伤14例,105例腹部穿透伤病人中保守治疗16例,其中2例病人于保守治疗后18、34h后出现腹膜炎体征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4例,结肠瘘1例,因首次手术漏诊再手术1例(左半结肠伤未发现),死亡3例,死亡率2.52%.结论全面了解受伤时的情况对判断锐器伤是否进入腹腔及是否损伤脏器很重要,应根据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对穿透伤进行选择性观察及手术,以降低剖腹探查阴性率.
作者:钱洪军;陈范昶;曾小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