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峰;何牧卿;林燕;苗茜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颈部动脉狭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实施治疗的患者43例,患者均疑诊为颈部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共170条颈动脉血管),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截面积法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法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特异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结果.结果 通过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狭窄情况,43例患者中有完全闭塞5例、重度狭窄4例、中度狭窄19例,轻度狭窄15例.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截面积法与NASCET法诊断的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基本标准,运用截面积法超声特异性为89.98%、准确度为88.82%、敏感度为87.09%;运用NASCET法超声特异性为94.39%、准确度为92.35%、敏感度为88.89%.结论 在展开颈动脉狭窄的过程中无论运用截面积法还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法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结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查中具有极高的一致性.
作者:李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 (P <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极大保护鼻腔功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晋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血沉指标变化情况、疾病复发率、治疗前后负性情绪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组间临床治疗效果及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指标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程度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五味消毒饮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永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焱;陶冠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点评及处方.方法 抽取医院就诊及治疗的1 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的处方,分析1 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的处方调剂差错情况.结果 1 500例门诊西药房患者处方中有6.67%的处方调剂出现差错,其中西药的剂量和规格错误、西药的用法和用量不恰当、西药触发患者用药禁忌、重复给药、无适应证用药分别为40.00%、34.00%、13.00%、7.00%、6.00%.患者的处方调剂出现差错主要是由于西药的包装较相似、西药的名称较相似、对同一种西药的不同规格了解不够、患者不听从要求用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的了解程度不够等,分别占28.00%、26.00%、22.00%、14.00%、10.00%.结论 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仍出现一定的差错情况,加强对处方的点评,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剂质量,提升患者的合理用药性.
作者:敖建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P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2.55% (P<0.01).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AP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利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经雾化吸入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其中显效13例、有效17例.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4.80±1.35)d、(3.59±1.24)d、(2.04±0.76)d.治疗期间无1例不良反应出现.护理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1).结论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减少不良反应,还可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气状况.
作者:何晓艳;叶方英;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心电图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医院确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期右房横径(RA)、舒张末期右室横径(RV)、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肺动脉主干内径(MPA)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阳性率为82.03%,高于心电图的68.75% (P <0.05);2种检查方法对右心扩大伴右心衰竭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均高于单纯右心扩大(P<0.01).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可有效提高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刘红磊;王立丽;李红霞;杨京卫;朱华;马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放疗,观察组实施放疗同时联合替吉奥化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32.25%(P<0.01).结论 将替吉奥序贯化疗同步放疗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剑峰;何牧卿;林燕;苗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婴幼儿反复发作有热惊厥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反复发作热惊厥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予以3年定期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患儿有热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发病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对患儿注意力集中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测试,统计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90例患儿中,存在不同症状的认知功能障碍15例,发生率16.67%.包括记忆障碍7例,感觉迟钝6例,理解能力差5例,语言表达能力差5例,注意力不集中4例;高热患儿惊厥发作次数多、复杂性热惊厥及惊厥持续时间长的患儿,更易出现认知障碍.结论 反复发作热惊厥患儿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受惊厥类型、反复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影响较大,临床应注重强调对复发性热惊厥的预防及治疗,以防止脑损伤加重认知功能障碍,保证患儿身心健康.
作者:李颖;董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帕洛诺司琼在医院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中重度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346例,均给予帕洛诺司琼药物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食欲也随之下降,但不能进食者未出现;使用药物后患者恶心的症状仍存在,但控制有效率较高(78.32% ~93.93%),对其进行5d的观察,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恶心;急性呕吐完全有效率为85.84%,延迟性呕吐完全控制率为76.30%,0~120 h呕吐完全控制率为69.65%;用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为18.79% (65/346),包括便秘、头痛及乏力等.结论 对于接受中重度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患者给予帕洛诺司琼药物,可预防重度致吐化疗引起的急性恶心、呕吐或中度致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值得医院使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HPV感染引起宫颈病变宿主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斑点杂交法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分为高危组、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BD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细胞、NK细胞含量.结果 高危组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而CD8+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低危组CD4+、CD4 +/CD8+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1).CD19+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是HPV感染及反复的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赵海英;赵鹏飞;郭立霞;田艳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检验科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发热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血细胞涂片和血细胞常规分析.比较2组发生血细胞形态学异常的情况以及红细胞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变化、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等血细胞形态异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等红细胞形态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发热疾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于明确病因,合理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朱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亚胺培南输注时间治疗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亚胺培南输注模式,观察组采用延长亚胺培南输注模式.观察2组患者临床用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5.71%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停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长亚胺培南药物静脉注射时间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痊愈比例,且安全性方面较对照组有一定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虎胜;何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化学治疗等,其不良反应较多.中国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认可,尤其是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应用为广泛.生物碱是一类从植物中提取的碱性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又名植物碱.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镇痛、降压、平喘等功效[1].生物碱类抗肿瘤药具有高效能、低毒副作用的特点,是数千种天然药物中抗肿瘤活性强的一大类.目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生物碱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吲哚类、异喹啉类、吡啶类、萜类、喹喏里西啶类、有机胺类等,临床常用的生物碱主要有长春碱、苦参碱、喜树碱、小檗碱、秋水仙碱、三尖杉酯碱、巴豆碱等[2-4].本文就生物碱类中长春碱和喜树碱进行综述.
作者:刘吉君;郑盈盈;李同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老年痴呆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选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第2周、第6周和第8周末评定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SS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一时段2组间PASSN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基本相同,观察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马莉;吴昊;伍力;鲍天昊;佟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使用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 (P<0.01).结论 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急诊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巩固救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梅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R图像处理技术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腰椎检查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R图像处理技术检查,总结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80例患者腰椎检查中,总共采集到正位图像和侧位图像165幅,由于患者检查时体悟不当而重复采集5幅,采集一次性成功率为96.97%(160/165).腰椎正常15例,腰椎病变65例,腰椎病变的阳性率为81.25% (65/80).结论 在腰椎检查中,CR图像处理技术操作较为简单,便于人们掌握,且图像质量优秀,同时在传输、存储以及调用等方面比较快捷,值得推广.
作者:朱宝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PET/CT显像、常规影像学检查(B超、CT、MRI)及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复发转移评估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1月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并临床怀疑妇科肿瘤而行PET/CT扫描的患者121例,收集其PET/CT检查报告197份,经确诊有79例患者为妇科恶性肿瘤;收集所有患者彩超、CT、MIR及血清学等辅助检测结果,并做相应回访.分别分析PET/CT、常规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出率;通过COX回归分析评估三种检测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PET/CT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高(97.0%),对卵巢癌的漏诊率高(9.7%),对宫颈癌的误诊率较高(11.1%);此外,PET/CT对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的预测较常规影像学(B超、CT、MRI)、肿瘤标志物的预测效果更好(COX回归分析:HR=149.67,95%CI 14.42-1553.54,P<0.01).结论 PET/CT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的预测较常规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更高;此外,PET/CT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对卵巢癌及宫颈癌的漏诊率、误诊率也较高.
作者:张振宇;毛玉荣;庄永菊;董若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孕期补钙在妊娠期高血压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产前体验的妊娠期孕妇120例,孕周21 ~27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孕妇不给予钙剂,观察组孕妇给予钙剂,统计2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于入组、临产时对2组孕妇的血钙含量进行测定,统计钙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 (P <0.05);入组时,2组孕妇的血钙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临产时,观察组血钙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 (P <0.01).结论 在妊娠期对孕妇给予有效补钙,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血钙含量,并减少孕妇缺钙症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陈玉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