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罗业琳;曾祥娥;姚毓筠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高频单药组方、灌肠及常规西药联合治疗对患者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单药组方、灌肠治疗. 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C-C)、高密度蛋白胆固醇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后4周,2组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各维度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4周,2组各维度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高频单药组方、灌肠及常规西药治疗方案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脂情况,同时也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继华;赵胜元;孙富芝;李斌;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多潘立酮片,研究组给予盐酸伊托必利片. 治疗4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有效的增强胃肠动力,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本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对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10月发生胎膜早破患者132例,依据胎膜早破时间分为长程组(胎膜早破时间≥12h)68例和短时组(胎膜早破时间<12h)64例,入院后给予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采用Pearsman相关系数分析胎膜早破时间( h)与血清CRP水平之间相关性. 入组患者产后均行胎膜病理检查,确定并比较2 组患者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 结果 长程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4.82 ±3.27)mg/L高于短时组的(6.39 ±1.4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胎膜早破时间(t)与血清CRP水平之间呈直线正相关(r=0.674,P<0.05). 长程组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8%(28/68)高于短时组26.56%(1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胎膜早破时间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胎膜早破时间越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越增加.
作者:王月英;申丽红;韩专叶;张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干扰素与利巴韦林雾化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 将6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体温恢复时间、疱诊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能够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患处,缩短了药物的起效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并可迅速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干扰素雾化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艳丰;钱小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和对照组(米氮平) ,治疗观察8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对比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8周2组SCL-90中的躯体化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前2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HAMA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研究组第2、4、8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氮平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陈洪来;朱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颗粒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 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血清IL-2、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血清IL-2水平升高,IL-6和hs-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黄连颗粒佐治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徐征;赵兰花;张立华;王玉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2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 所有患者统一给予常规药物及介入治疗,术后研究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 对比观察2组左房大容积( LAVmax)、左房容积( LAVp)、左房小容积(LAVmin)、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及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房总体排空分数(LAEF)等.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LAVmax、LAVp、LAVmin及LAAEF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LAPEF和LA totalE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左心房功能.
作者:韩会来;尹红;吕国芬;秘向平;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 CHE)、总胆汁酸( TBA)及AST/ALT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丙肝后肝硬化的患者112例,另选健康者60例(对照组) ,测定2组血清CHE、TBA及AST/ALT比值,并按照Child-Pugh分级比较. 结果 112例患者中CHE显著降低,而TBA和AST/ALT值升高明显,各组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Child-Pugh分级不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CHE、TBA及AST/ALT比值联合测定能较早的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有助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庄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2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选取的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个性化康复训练,对照组结合常规训练. 随访3个月后对比2组肢体功能改变情况. 结果 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前2组患者肢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性化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有助于提高预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艳玲;靳立新;秦玲;邸艳花;孟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52例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方法进行止血,试验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进行止血. 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鼻腔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出血量和鼻黏膜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引导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微创手术对于抗凝药相关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辅助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效果. 方法 将19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 试验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总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 UMA)、尿6-酮-前列素Flα(6-keto-PGFlα)和血栓素B2 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治疗前总蛋白、UMA、6-keto-PGFlα、血栓素B2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后,2组总蛋白、UMA、血栓素B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6-keto-PGFlα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波动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乌新春;翟玉普;张生;郭全付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8例糖尿病肾病( DN组)患者和88例单纯糖尿病未合并肾脏病变( NDN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另选择100例在同一时间参加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组)进行比较. 结果 与NC组比较,DN组和NDN组反映血液黏度的指标都显著升高(P<0.01),且DN组要显著高于NDN组(P<0.01). 与NC组比较,DN组反映红细胞聚集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显著降低(P<0.01);NDN组反映红细胞聚集的指标明显升高(P<0.05),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NDN组比较,DN组反映红细胞聚集的指标明显升高(P<0.05),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液黏度升高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原因,准确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能够对临床中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孝越;贾红丽;贾立川;李瑞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早期胃癌( EGC)对患者血清抗凋亡因子( Livin)、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69例EGC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行内镜ESD,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切除术. 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2 组手术前后血清Livin、EGF及IL-8水平表达变化. 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Livin、EGF及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内镜ESD治疗EGC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可降低血清Livin、EGF、IL-8表达水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霄梅;杨希泉;王红娟;刘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2组患者均按照医学高等教育本科教材第8版对急性脑血管病给予规范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有创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少量糖皮质激素,给予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乌司他汀治疗. 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钠尿肽(BNP)水平差异. 对比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病死率差异.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气管插管置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d内气管插管拔除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伴神经源性肺水肿可以明显降低肺功能损害,减轻心脏负荷,提高临床疗效. 分析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汀降低患者血清中炎性反应水平有关.
作者:唐占军;段凯强;梁立;崔真;周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模式. 方法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关于临床药师工作相关的文件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内容,结合我院临床药师开展癌痛患者强阿片类药物用药教育的实践经验,对用药教育的模式进行探讨. 结果 患者用药教育的方式包括语言教育、书面教育、视频教育;用药教育内容包括疼痛控制理念、疼痛的正确评估、强阿片类药物基本知识、不同剂型的用药教育、生活方式的教育. 结论 规范、合理的用药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消除患者的不安因素. 持续改进和完善用药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提升临床药师的价值.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bFGF)凝胶外用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方法将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创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49例与对照组(清创后无菌凡士林纱布外敷)51例. 对比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所需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愈合时间、浅Ⅱ度愈合时间和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伤后1、2、3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第1、2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rb-bFGF创面局部外用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作者:徐风瑞;何明武;杨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 141只患眼)均采取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后1d、1周、1月、3月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计141只患眼经治疗后,在术后1d视力达到0.5 及以上的达到132 只(93.92%),且在术后1 周(95.74%,135/141)、1 月(96.45%,136/141)、3 月(97.16%,137/141),各时点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00例患者共计141只患眼经治疗后,在术后1d散光度数达(0.89 ±0.68)°,在术后1周有所升高,但在术后1月到3月度数逐渐下降到(0.81 ±0.62)°. 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临床效果好,患者在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龙景梅;陈巧梅;边海霞;刘金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 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抗感染、平喘、对症治疗等) ,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平喘治疗. 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咳嗽、气促、喘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咳嗽、气促、喘鸣音和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汤正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卵泡抑素(FS)水平联合检测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疗效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4例经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 比较2组患者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 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血清水平均降低,且有效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清CA125、HE4及FS水平联合检测可有效评价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且上述分子血清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
作者:苏红梅;王冬;史华山;张文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对孕酮水平的监测以及对孕酮水平较低者及早进行补充孕激素对自然流产史患者继续妊娠的重要性. 方法 将有自然流产病史的212例患者(孕酮30.5~80.5nmol/L)按首次就诊日期上午、下午分为2组,每组各106例. 第1组初诊即进行孕酮监测,按孕酮水平进行不同方法的黄体酮补充治疗直至12周后渐减量,至14周左右停用,期间一直监测孕酮水平及B超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另选同期就诊的106例正常孕妇为第3组;第2组及第3组不用进行黄体酮补充. 对比3组保胎效果. 结果 第2组流产率为18.9%高于第1组的7.5%和第3组的6.6%(P<0.05). 第1、3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第1、2组中孕酮值30.5~40.5nmol/L者流产率分别为同组的15.4%、53.8%,孕酮值为40.5 ~80.5nmol/L者流产率分别为同组的5.0%、7.5%. 结论 孕酮值越低,发生胚胎停育的几率明显升高,及早补充孕激素对保胎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黄涛;罗业琳;曾祥娥;姚毓筠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