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张珍!

关键词:护理, 输注, 静脉内, 病人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院门诊73例患者静脉滴注后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采取优质护理前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后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37/38),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的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有非常良好的帮助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院门诊73例患者静脉滴注后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采取优质护理前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后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37/38),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的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有非常良好的帮助作用。

    作者:张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管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血管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并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血管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造影检测。观察两组的确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超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结果准确等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嘉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肝病科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 =40)与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观察组,n =40)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ALT、血清胆红素(TBIL)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毒性肝炎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病情康复,促使患者预后改善,以保障生存质量。

    作者:袁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1-05-01本院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为界限,选取2009-05-01-2011-05-01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05-02-2013-05-01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比较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78例,留置尿管导致的感染(CAUTI)25例,误吸6例;对照组发生压疮2例,VAP 39例,CAUTI 3例,误吸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管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孙朝霞;孙贝贝;刘秀秀;刘龙飞;单勇;黄君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P、AST及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P、AST及ALT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香莲;肖雪英;段水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情志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吴菊珍;黄小桃;张海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癌术后对膀胱癌复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洗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照组采用卡介苗进行膀胱灌注,首月1次/周,随后次数逐月递减,连续治疗12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复发率,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膀胱癌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能够较好的改善预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仙;杨永安;李锴;黄晶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前交通破裂动脉瘤患者5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早期(≤3d)进行显微手术者30例,晚期(﹥3d)进行显微手术者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致残率、植物生存状态和病死率与晚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较入院时增加,且早期手术组大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交通破裂动脉瘤及早进行显微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应该得到临床重视。

    作者:李冠军;陈亚静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13例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对症处理,同时给予静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82.46%)高于对照组患者(6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后期康复。

    作者:刘斌;曾瑞亮;钟慧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急性重度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颅内压增高患者126例,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包括环境和心理护理、体位、饮食护理、吸氧降温护理、静脉滴注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在治疗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护理,126例患者痊愈80例,症状好转30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10例,死亡6例;病情的好转率为87.3%,病死率为4.8%。结论给予颅内压增高患者全面护理,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冯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哌沙班获 CHMP 推荐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对批准阿哌沙班(百时美施贵宝/辉瑞)新适应证采纳了一项积极的意见,新增适应证包括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以及预防这些病症在成人患者中的复发。对该推荐做出终决定之前,欧盟委员会已对该推荐进行了审查。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本院对2009-2013年收治1856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6例患者中,共出现不合理用药231例,不合理用药率为12.45%,且不合理药物情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2009年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明显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因素如下:药物使用量大共89例,重复用药共66例,联合用药不合理共46例,药物连用致不良反应共30例。结论根据消化内科中的不合理用药因素采取的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熊艳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氨碘必利治疗( A 组)与利培酮治疗(B 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43/50),B 组为80%(40/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74)生活质量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8周,两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以静坐不能、失眠、恶心、头晕等为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共13例。B 组以肌紧张、失眠、口干、头晕,女性有月经失调出现等为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共1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采用氨磺必利治疗,与利培酮总体效果一致,具较高安全性,同具改善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分析

    目的:比较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院内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5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院内护理)65例和对照组(家庭护理)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置管护理,试验组患者置管后接受院内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接受家庭护理,护理措施与试验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 PICC 置管护理较家庭护理引发置管后并发症的风险更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地佐辛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对地佐辛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3-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25例,A 组患者在术前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镇痛,B 组采用地佐辛静脉注射镇痛,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手术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后 A 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中,在注射0h、2h 时,两组 AS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h、6h 时AS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B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肉注射地佐辛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中,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苏醒迅速、平稳,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

    作者:曹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妇产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的辅助分娩。试验组在第一产程中应用地西泮针对其宫颈的扩张,有利于顺利的娩出胎儿。使用后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试验组的自然分娩率80.00%(40/50)高于对照组40.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在顺产后出血率和顺产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地西泮针在分娩的第一产程中具有扩宫颈口的作用,降低子宫血管的张力,从而改善子宫内的血液循环,可给胎儿提供大量的氧气,使产程缩短,可避免胎儿的缺氧而窒息,地西泮针在第一产程中使用效果较好。

    作者:晏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阿德福韦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7-2012年收治的39例确诊为肺结核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合并有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19例,对照组服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6~8个月并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 口服,1次/ d,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 HBV DN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 HBV DNA 为(3.1±0.2) lg 拷贝/ ml,对照组为(7.3±0.5)lg 拷贝/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炎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能够降低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时的肝脏损伤。

    作者:赖清谊;赵有为;李华;吕振梁;吕敏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口腔科收治的164例牙周炎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全口洁治、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观察组患者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D、PLI、SBI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D、PLI、SBI、黑色素类杆菌量和厌氧菌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联合同步1%聚维酮碘液龈下冲洗治疗牙周炎,能较长时间控制龈下菌斑,改善牙周炎症情况,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杏蕊;黄颖荷;董明新;余坚铮;严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2型糖尿病血糖及血脂变化对甲状腺癌发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变化与甲状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12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糖尿病发病程度,可划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各4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血糖、血脂水平及甲状腺癌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症组、重症组血糖、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轻症组、重症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甲状腺癌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血糖、血脂水平异常程度升高,但对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礼灿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2年儿科门诊收治的40例热性惊厥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热性惊厥随访期间未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时体温、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复杂型惊厥、脑电图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性别、维生素 D缺乏症、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反复热性惊厥可造成患儿惊厥性脑损伤,少数可转化为癫痫,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根据患儿复发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降低热性惊厥患儿复发率。

    作者:伍红健;谭志伟;伍立明;张文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