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PFN-A 2种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霍强;王立峰;徐雪阳;索丽丽;石芳

关键词:DHS, PFN-A, 骨折, 股骨粗隆间, 老年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58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 DHS 组26例和 PFN-A 组32例。DHS 组采用 DHS 内固定法治疗,PFN-A 组采用 PFN-A 内固定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PFN-A 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 DH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均得到较好的疗效,但 PFN-A 创伤更小,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PFN-A 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时及8周时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8周时胃镜下比较胃黏膜恢复情况。结果第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第8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治疗8周后,在食管黏膜的愈合情况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好,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治疗。

    作者:王自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药物不良反应104例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 ADR 患者10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ADR 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结果104例 ADR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岁的患者较易发生 ADR,静脉给药途径引起 ADR 比例高,抗感染药物引起的 ADR 比例高,ADR 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 ADR 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李小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术中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的药学监护意义

    目的:探讨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的药学监护意义,为临床手术麻醉提供更好的疗效促进方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需在麻醉调节下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配合专业临床药师进行麻醉用药监护,比较2组中局麻患者疼痛差异,以及全麻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切题回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中配合药学监护的临床价值较高,可较好地控制患者术中疼痛及昏迷时间,且明显降低了麻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魏雪;王丁;薛秀峰;赵运法;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养血清脑颗粒与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 VD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2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长谷川智力量表(HDS)评分,肝、肾功能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3%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 MMSE、ADL 和 H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MMSE、ADL 和 HD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VD 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鹏;高菊芳;董赛晓;张瑞科;王彦莉;李换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 AS 患者53例,对其应用中医针灸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中医症状积分、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或缩短,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也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AS 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行应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脑卒中的病死率仅次于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脑卒中的诊断需了解脑卒中的解剖学与病理学基础、病因与危险因素、神经病学与影像学检查;缺血性、出血性和混合性等各类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治疗方法、并发症防治,以及脑卒中的预测、预防和康复、护理等[1]。本文对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基础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志国;武利平;武利峰;李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脑病变性质及部位在脑卒中后抑郁和血管性痴呆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病变性质及部位在脑卒中后抑郁和血管性痴呆(V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4例,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定,根据是否并发 VD 分为脑卒中并发 VD 组39例和非并发 VD 组45例,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量表评定分成并发抑郁组56例与非抑郁组2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脑病变性质及部位与是否并发 VD,是否抑郁以及 VD 与抑郁二者发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并发抑郁组并发 VD 的几率高于非并发抑郁组(P ﹤0.05);抑郁且 VD 组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率高于非抑郁且 VD 组(P ﹤0.05),2组脑白质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且 VD 与非抑郁且 VD 组患者在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病变部位的发病率差异明显(P ﹤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 VD 发生率较大,而且二者发病与脑卒中病变性质及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发病部位有相关性。

    作者:李娜;梁彦芳;高俊芳;申静敏;毛俊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6.5%,开始退热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优于阿奇霉素,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胡菊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抢救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6岁。左颈部被蜂蜇伤3min 后感头晕、胸闷、心悸、恶心,20min 后送至我院。查体:T 36℃,R 26次/ min,P 124次/ min,HR 124次/ min,BP 66/40mm Hg,意识尚清,呈昏睡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眼睑及口唇明显肿胀,呼吸急促,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心音低钝。左颈部可见一个淤点,其周围潮红肿胀,全身密布红色风团,尤以面部、颈部、胸部为重。诊断: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维生素 C 注射液2.0g 加入10%葡萄糖50ml 中静脉推注,异丙嗪注射液50mg 肌内注射,35min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4h 后再次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查体:R 26次/ min,P 128次/ min,BP 60/30mm Hg,诊断:迟缓相 I 型变态反应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异丙嗪50mg 肌内注射,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300mg 静脉滴注及吸氧等治疗,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40min 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住院巩固治疗2d 后痊愈出院。

    作者:夏俊卿;杨文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作者书写关键词须知

    (1)本刊采用“浅标引”,即标引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论著类文章一般每篇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所列的词。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关键词组配,例如,有关食管异物的文章标引关键词,而在《 MeSH》中无“食管异物”一词,则可用《MeSH》中列有的“食管”和“异物”两个关键词分别列出;②如果无法组配时,可选用直接的上位关键词,例如“五硫化物”(《MeSH》“中无),则标“硫化物类”(《MeSH》中有);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自由词。(2)肿瘤的标引:肿瘤(neoplasm)包括癌(cancer)、瘤(tumor)和囊肿(cyst)。《MeSH》中对肿瘤有2种表达方法,一种是按发病部位表达(如肺肿瘤、胃肿瘤等),一种按组织类型表达(如“腺癌”、“癌,鳞状细胞”等)。《MeSH》中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未加区别,其恶性程度由肿瘤的组织类型决定的。因此,对肿瘤研究类文章的主题词标引,尽可能标引两个主题词,分别表明发生部位和组织类型,如胃腺癌需标引“胃肿瘤”和“腺癌”。(3)缩写词一般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标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4)关键词间用“;”隔开,以便倒装的词汇(如“心肌炎,急性”)与顺装词汇分开。英文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外周血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相关性,为 HSP 的诊断和治疗评定提供依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儿科接诊的42例 HSP 患者作为观察组,又将观察组分为紫癜肾病组18例和紫癜非肾病组24例。另选取同龄健康小儿20例为健康组,ELISA 试剂盒法对2组小儿外周血中IL-2、IL-17的水平进行测定,经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距。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紫癜肾病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紫癜非肾病组,IL-17水平高于紫癜非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与 HSP 患病呈显著相关性,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程度,IL-2呈现负相关,IL-17呈现正相关,将 IL-2、IL-17应用于 HSP 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张灵新;冯妥;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消渴丸致低血糖昏迷2例

    例1,患者,男,71岁。因“突然头晕、昏迷1h”于2012年7月28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以“昏迷原因待查”收入观察室。查体:体温36.5°C,脉搏92次/ min,血压110/60mm Hg,神志不清,呼吸略促,检查皮肤湿冷,但无皮疹及疲点,心、肺、腹均无异常,未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无生理反射,急查头部 CT:未见明显异常。急查血糖:0.75mmol/ L,尿酮体阴性,尿素氮13mmol/ L,血肌酐101μmol/ L。诊断为:低血糖昏迷。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100ml 静脉滴注后患者苏醒。询问病史,患者在当地私人诊所监测血糖7.8mmol/ L,当晚服用5粒,次日晨起饭前服用5粒,后出现意识不清。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一般治疗原则给予所有患者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并给予降血压、降血脂,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对症治疗,进行密切护理和观察。试验组根据文献统计组配高频单药方给予口服治疗,并联合中医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仅给予肾康宁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肾功能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肝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 BUN、Cr 均低于治疗前,Ccr 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忠;刘军友;张秋红;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调查该院2013年1-6月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1-6月一类切口病例1224例,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69%,无指征预防用药率为0.69%,品种选择合理率为94.48%,术前给药合理率为100%,用药疗程合理率为84.83%。结论该院的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卫生部的规定(﹤30%),但仍有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的情况。

    作者:池明建;张养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株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10株,来自痰标本196株(63.23%),其次为脓液74例(23.87%);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烧伤科以及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于其他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与院内感染有密切关系,且该菌耐药严重,临床应加强药敏检测以合理用药。

    作者:牛海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微量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于住院的产妇150例,其中同意麻醉镇痛分娩的80例作为观察组,不做任何镇痛处理的7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1、5min Apgar 评分和新生儿出生后1、3、5d 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2组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1min 和5min Apgar 评分、NBN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2组新生儿的 NBNA 评分均﹥35分,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采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无不良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经过1个月后分析2组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浓度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Cr、Ccr 和 BUN 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义;马仁光;康薇;田伟伟;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孕妇血清β-hCG、AFP 及 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在孕18~2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β-hCG、AFP 和uE3水平。结果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在正常组和早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浓度均低于双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可预测早产,减少早产的发生。正常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差异明显,可用来建立双胎妊娠模型预测,因此值得推广试行。

    作者:韩连菊;邵岚;张蕾;路艳辉;倪素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