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美国人Greggory于1982年首先提出采用B型超声( B超)检测胎儿心动图的方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1],由于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已成为了国内外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操作人员有限等各种因素,此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局限。普通黑白B超用于检查可较大范围地检出先天性心脏病,尽早进行干预,为优生优育提供医学技术上的支持。本文对 B超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度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时彦丽;张夕彦;刘凤秀;洛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复发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病死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8.3%,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患者在临床中由于多种原因会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兆芳;李丽敏;时风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一般表现为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或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甚至晕倒。中医学认为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存[1]。究其原因不外风、虚、痰三个方面。《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景岳全书,眩运》篇中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临床中对眩晕患者实施辨证论治的同时实施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君;王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近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 ADR)的报告逐渐增多,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如何合理用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临床上药品不仅要能治疗疾病,还应尽可能避免和减少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广大的医药工作者,均以解除人类之病痛为宗旨,服务患者为中心,在满足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的用药。而这个过程的核心就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1]。为减少或避免用药事故的发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关于中成药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黄建琼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IMP-1、MMP-9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TIMP-1、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MMP-9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有效调节血浆TIMP-1、MMP-9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6例急性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在手术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对照组常规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4、7天晨起测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血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 CRP)。结果术后观察组第1、4天血糖水平和第7天胰岛素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第4天血皮质醇和第4、7天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可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古林;蔡红民;张福生;李春久;孟庆民;张海合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无痛分娩对母婴良好预后的佳浓度和剂量。方法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正常妊娠待分娩孕妇106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21例及E组22例,产前给予所有孕妇正常分娩指导、药物处置和密切监护及护理,分娩时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A组给予0.05%罗哌卡因10mg, B组给予0.1%罗哌卡因12mg,C组给予0.15%罗哌卡因12mg,D组给予0.20%罗哌卡因20mg,E组不给予罗哌卡因。观察各组VAS评分、分娩产程时长、缩宫素应用例数、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等。结果胎儿娩出后VAS评分随罗哌卡因剂量增加而降低,但C、D组评分相近,E组高。A~C组产程时长随剂量增加依次递减,但D组产程长于C组,E组短,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罗哌卡因剂量的增加各组缩宫素应用例数逐次增加,E组应用少。A~C组产后出血量随剂量增加而降低,但D组和E组出血量均大于C组。C组新生儿评分高,E组低,A、B、D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阴道分娩率高,分别与A、B、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分娩孕妇应用0.15%罗哌卡因12mg对产妇及婴儿预后具有佳疗效。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愈合的影响。方法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5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110例和非早期组48例。早期组在术后1周内即开始服用阿仑膦酸钠35mg,每周1次,持续6个月;非早期组在术后4个月开始服用阿仑膦酸钠,直到术后6个月。每月复查腕关节X线检查,并检查了解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是否存在骨折处压痛、握力情况。结果2组患者骨折均愈合,2组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早期服用阿仑膦酸钠不会延长骨折愈合时间也不会影响临床效果。
作者:徐明珠;张录青;陆建海;张锁欣;林枫;宋子英;岳国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理特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8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病原体清除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1.6%,病原体清除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苗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插管( ETC)和喉罩盲探插管( LMA)在救治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ETC组各100例,在快速诱导的作用下,迅速插管,比较2组置管时间及装置管情况和2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置管时间≤1min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1次成功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E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成功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大于E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术中逆流患者所占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中,LMA的技术难度较小,易于操作,术后复苏的效果不亚于ETC,且更安全。
作者:王凯伟;黄春燕;马秀英;李双伏;吕荣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C反应蛋白(CRP)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并另选取身体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组。在化痰、止咳、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TREM-1、CRP浓度,比较分析两者浓度与小儿肺炎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血清sTREM-1和CRP浓度高低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霞;田丽霞;马宝红;高志光;白永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缺乏典型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症状,而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1]。笔者通过观察12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了全面有预见性的护理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30例,根据骨密度检测值,将11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20例糖尿病无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股骨粗隆、前臂及腰椎正位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深荣;陈频;段洪涛;徐明珠;张录青;岳国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米力农、硝普钠用于临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的差异,为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米力农组和硝普钠组各30例。观察3组疗效,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以及跟踪随访3月的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结果左西孟旦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米力农组和硝普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差异明显(P<0.05);且治疗后左西孟旦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米力农组和硝普钠组(P<0.05)。左西孟旦组患者的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米力农组和硝普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优于米力农和硝普钠,且3个月内的不良事件率较低,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康琳;刘勇;赵晓彦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文圣;杜国亮;李永涛;李淼;吴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频率为2~3次/周,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疗程为16周。在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 HCT)、血清白蛋白( ALB)、三酰甘油( TG)、体质量指数( BMI)、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 TSF),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HCT、ALB、TG、BMI及TSF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rhEPO能改善贫血,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替勃龙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6例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每天给予替勃龙2.5mg口服,连服7d,第8天手术。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直接手术。对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取器成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取器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替勃龙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有助于宫颈软化,手术效果较好。
作者:爱珍;秦莉鲜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通腑逐瘀辅治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联用通腑逐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联用常规治疗,4周为一疗程。应用偶氮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2( IL-2)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内毒素、TNF-α和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血浆内毒素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腑逐瘀辅治法可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水平,升高IL-2水平,改善患者内毒素血症,减轻肝脏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透析( 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预后影响及并发症。方法8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CBP,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方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BP对维持老年慢性肾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各项指标,可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李连江;南风艳;任彦铭;郭会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静脉血栓栓塞( VTE)的安全性。方法将96例初次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均一致。利伐沙班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口服利伐沙班10mg,共14d;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口服安慰剂。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失血总量和血红蛋白( HGB)下降量;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拔管后伤口渗液量,计算显性失血量;记录术后35d内的出血事件。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及HGB下降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术后显性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伐沙班对TKA术后出血有一定影响,但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差异。
作者:解皓;李海涛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