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勇;刘丹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目前,脑卒中是当今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且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杀手之一.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超过6h可造成不可逆性脑组织损害,脑卒中的及早就诊与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1].本文收集了2008年3-200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7例,分析其就诊时间延迟的相关因素,并寻求解决办法.
作者:柯贤军;胡继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近年来,带锁髓内钉已被广泛使用于下肢管状骨折的治疗,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其优越性.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奎;段久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丁卡因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1%丁卡因涂擦溃疡面,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涂擦溃疡面,观察记录其止痛效果、溃疡面的修复及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卡因治疗口腔黏膜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姜勇智;赖学文;李斌;黄燕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生脉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以评价该药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5-C18,流动相:甲醇-水(62∶ 3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 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五味子醇甲在0.16864~0.6745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1,平均回收率为99.10%.结论 本方法简便、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生脉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铭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卵黄囊是妊娠囊内超声能见的第一个解剖结构,应用超声检测卵黄囊并追踪观察胚胎发育的情况,总结分析卵黄囊与妊娠预后的相关性.本组79例早期妊娠(<12周)检诊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荣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酒精性肝病患者89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予戒酒、多种维生素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显效率为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显效率4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变化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方伟文;杜丽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X线平片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在指导临床治疗颈椎病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84例颈椎病病例.结果 其中受累部位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性改变,椎体后缘骨化,骨嵴形成,后纵韧带钙化,椎体管比例失调,椎间孔变形、变小等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主要X线表现.结论 颈椎各种位置的X线摄片检查,能够证实颈椎骨性结构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椎管、椎间孔狭窄从而造成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受压而引发的各型颈椎病.X线摄片检查不仅在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时有重要价值,而且可根据其影像表现及数据寻找对策,对预防颈椎退行性改变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师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上输血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有3种:(1)输入了A、B、O血型不合的血;(2)输入了不合亚型的血;(3)输入了Rh血型不合的血,其结果是由抗原抗体反应触发.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系统凝血和内分泌反应.红细胞上的某些血型抗原物质与血清中的某些相应抗体结合而使红细胞发生破坏造成溶血,在各类血型中,A、B、O和Rh血型抗原强,当输入了不相合的血液,就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或产生同种抗体,因此,每一受血者除检定A、B、O血型外,同时检定Rh血型,然后选用相合的血液输注.
作者:全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在临床实践中已引起高度重视,比较运动训练和控制饮食在改善抗精神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中的作用,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茅卫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胸内廓清术加吹自制水瓶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方法 全麻下作患胸前外侧小切口行胸内廓清术,彻底清除胸内坏死组织及脓液,并反复冲洗胸腔,肺复张后放入胸管引流, 术后次日起嘱患者吹自制的水瓶1周.结果 研究组的治愈好转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内廓清术可彻底清除病灶,术后吹自制水瓶,使患肺进一步得到复张,从而达到快速治愈目的 .
作者:柯敏芝;杨进华;何国永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参芪益肺糖浆对大鼠免疫和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建立大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鲨肝醇组和参芪益肺糖浆大、中、小剂量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以及白细胞介素-6( IL-6)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芪益肺糖浆各剂量组均可促进大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指数、IL-6活性指标的恢复及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参芪益肺糖浆有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作者:冉瑞智;刘韩英;吴琼;郭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4例年龄>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多西他赛60~7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连用2周后休息1周.3周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34例患者中可评价疗效的有32例,其中获得CR 2例,PR 10例,SD 14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CR+ PR)37.5%,临床获益率为(CR+ PR+SD)81.3%;经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由75.6分上升到86.8分,平均提高11.2分(P<0.01);咳嗽、胸痛、气促的LCSS评分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不良反应轻,可以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改善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段仁慧;刘焱;郝艳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紫草科(Boraginaceae)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大多数是草本,少数为灌木或乔木,通常被有糙毛或刚毛.本科包括破布木亚科(Cordioideae),厚壳树亚科(Ehretioideae),天芥菜亚科(Hetiotropioideae),紫草亚科(Boraginoideae)等四个亚科,而紫草亚科则包括紫草属(Lithospermum)、狼紫草属(Lycopusis)、微孔草属(Microula))等.紫草科植物约100属2 000余种,以地中海为中心,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其中.中国所产47属26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和西北部,少数分布于东南部和东北部地区[1].
作者:孙文晓;张海港;韦卓;魏优秀;刘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治少阳病的主方,主治伤寒少阳症,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目眩脉弦等.此方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笔者临床常用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平;安秀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灯盏花素片每次40mg,每天3次,饭后口服;1,6-二磷酸果糖200mg/kg加入10%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对照组50例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静脉滴注,每天1次;能量合剂(10%葡萄糖250ml+ATP 40mg+肌苷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在重症收缩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重症CHF患者8l例,随机均分为卡托普利组(洋地黄、利尿剂、卡托普利),普萘洛尔组(洋地黄、利尿剂、普萘洛尔)和对照组(洋地黄、利尿剂、硝酸异山梨酯)连续观察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脏指数、肺毛细血管楔压数值.结果 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96.0%,死亡率4.0%;普萘洛尔组总有效率85.0%,死亡率11.0%;对照组总有效率81.0%,死亡率15.0%,卡托普利组总有效率高于普萘洛尔组、对照组(P<0.05),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指数:卡组提高1.13,普组提高0.85,对照组提高0.50;肺毛细血管楔压:卡托普利组降低9.96,普萘洛尔组降低8.11,对照组降低6.34;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用于CHF的治疗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痛经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诊治痛经,首先仔细辨证分析,继而明确病因病机所在,立方遣药灵活应变.现报道痛经患者3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卢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 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确诊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以测定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天再次抽血测定血小板的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药后GPⅡ b/Ⅲa值升高>1.40.同时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90例患者中产生氯吡格雷抵抗19例(氯吡格雷抵抗组) .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21.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非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
作者:梁孙英;邓珍;柯振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控制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如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且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苏环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藿香木瓜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蒙脱石散、双歧三联活菌片等治疗,治疗组予藿香木瓜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51.7%,有效35.0%,无效13.3%,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23.0%,有效38.0%,无效39.0%,总有效率6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藿香木瓜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且成本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