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观察

王培民

关键词: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肝癌
摘要:目的:评价肝癌实施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单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甲胎蛋白、肿瘤大直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的甲胎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肿瘤大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52.17%,P <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肝癌患者,实施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行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设置为掌侧组,行背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设置为背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组和背侧组内固定拆除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P <0.05);掌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显著低于背侧组(29.73%,P <0.05)。结论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均恢复良好,掌侧入路内固定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郭景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肝癌实施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单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46例实施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甲胎蛋白、肿瘤大直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的甲胎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肿瘤大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4.78%,明显高于对照组(52.17%,P <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肝癌患者,实施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 Cyberwand 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试验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鹿角型肾结石患者6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 A 组(n =33)采取钬激光碎石术,第二组为 B 组(n =36)采取 Cyberwand 双导管超声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有无发热、有无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种方法清除鹿角型肾结石的疗效。结果发现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容易造成患者肾盂黏膜损伤,结石清除率相对较低,Cyberwand 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手术时间更短,碎石清除率更高。结论治疗鹿角型肾结石,Cyberwand 双导管超声碎石术的效果比钬激光碎石效果更佳。

    作者:李荣均;苏劲强;欧红运;文锋;冯少林;张汉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联合16排CT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准确性与灵敏度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联合16排 CT 检查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科检诊并经病理(部分病理为外院结果)确诊的291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超声 CT 联合检查组(n =98)、超声检查组(n =97)、CT 检查组(n =96),对比三组甲状腺结节的病灶影像学特征情况,对比三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对比三组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符合率。结果联合检查组甲状腺结节囊变、侵袭包膜、晕环、钙化、肿大淋巴结、病灶边界等影像学特征检出情况高于超声检查组、CT 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查组的特异度为91.84%、灵敏度为78.57%、准确性为84.69%,与超声检查组、CT 检查组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查组甲状腺结节良性49例,病理证实43例符合,恶性49例,病理证实39例符合,联合检查符合率为83.67%,与超声检查组、CT 检查组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16排 CT 检查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推广。

    作者:戴宇彪;罗海波;黄宁;陈洁鑫;林雁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补片免固定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补片免固定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n-TE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普外科行 n-TEP 的患者180例(190侧)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复发率、术后感觉异常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无患者出现复发及术后慢性疼痛,4例患者(2.11%)出现术后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6例(3.16%)患者出现阴囊血清肿。结论应用 n-TEP 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可靠的,不增加复发率,可以明显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碧城;丁胜文;骆菁;黄楚忠;方忠荣;殷容暖;谢健;尹锡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阻肺汤及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慢阻肺汤及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肺康复训练及慢阻肺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呼气流速、6 min 步行距离、评定改良 MRC 呼吸困难评分、1 s 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慢阻肺汤及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建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92例急腹症患者,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急性胰腺炎组(n =47)和非急性胰腺炎组(n =45),另选取同期47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6.0 h 内抽取3.0 ml 静脉血及6.0 ml 新鲜尿液,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速率法测定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水平。对比三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及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及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差异。结果急性胰腺炎组及非急性胰腺炎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急性胰腺炎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胰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可有效诊断急性胰腺炎,且能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曼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发病时间、意识状况、出血严重程度、部位及 GCS 评分,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如常规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穿刺引流、脑室外引流等手术方法,总结其治疗结果。结果94例中存活88例,死亡6例。ADL 分级:Ⅰ级18例,Ⅱ级30例,Ⅲ级25例,Ⅳ级12例,Ⅴ级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手术方案,可改善患者治疗转归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锦亮;杨光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64排螺旋CT扫描对盆腔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对盆腔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07例急腹症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盆腔病变,分析64排螺旋 CT 检查的病变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107例患者 CT 共检出病变105例:泌尿系病变52例、妇科病变49例、肠道病变4例,漏诊2例泌尿系结石,误诊4例妇科病变,病变检出率为98.1%(105/107),诊断符合率为94.3%(101/107)。结论 CT 扫描对于盆腔急腹症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靖;魏忠荣;陆建环;杨柠娜;高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Liddle 综合征一例

    Liddle 综合征(Liddle syndrome)又称遗传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1964年由 Liddle 等首先报道,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活性、低醛固酮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 Liddle 综合征,本报告旨在同大家共同探讨其遗传性、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等,从而巩固及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及诊治水平。

    作者:李东明;王东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比较两种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量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量差异。方法收集接受 PCCP 或 PFNA 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术式分为 PCCP 组51例,和 PFNA 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失血量。结果 PCCP 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明显低于 PFNA 组(P <0.05)。两组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显性失血量。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考虑手术引起隐性失血对患者的影响,在确保坚强内固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隐性失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李志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直肠癌68例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 Miles 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11月1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日排便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秦国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手术病理检查前均行彩超及钼靶 X 射线检查,观察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单独彩超诊断符合率为86.42%,单独钼靶 X 射线诊断符合率为76.5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彩超联合钼靶 X 射线诊断符合率为96.29%,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彩超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必要时可联合钼靶 X 射线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郭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应用激素治疗对早期高危型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应用激素治疗对早期高危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早期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加用激素治疗,疗程8个月。比较两组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血清 CA125抗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1年内无瘤生存率。结果观察组 ER 阳性率(94.3%)、PR 阳性率(97.1%)、1年内无瘤生存率(91.4%)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 CA125[(5.35±2.76)U/ ml]、TNF-α[(15.31±1.52)ng/ L]、IL-6[(3.27±0.52)ng/ L]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应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高危型患者 CA125、ER、PR 水平,提高无瘤生存率,改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泌尿外科肾结石患者100例,均经由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病症确诊,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处理,对照组术中保持常规俯卧位,实验组则选择斜卧截石位。对比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一期碎石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期碎石成功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斜卧截石位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用时更短,较少并发症,手术安全性与一期碎石成功率更高。

    作者:高向林;吴振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与外周血共刺激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血清补体 C1q 水平变化与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s)共刺激分子(CD80/ CD86)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46例 SLE 患者,其中狼疮性肾炎(LN)19例,非 LN 27例;另按照病情活动性分为活动期组(24例)和稳定期组(22例),并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 C1q 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 PBLCs CD80及 CD86的表达。结果 SLE 组(LN 组和非 LN 组)血清 C1q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BLCs 表面 CD80和 CD86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 <0.05),LN 组 C1q 水平低于非 LN 组、PBLCs 表面 CD80和 CD86的表达高于非 LN 组(P <0.05)。与稳定期组比较,活动期组 SLE 患者 C1q 水平降低,PBLCs 表面 CD80和CD86的表达升高(P <0.05)。SLE 患者中 C1q 与 CD80、CD86呈负相关。结论 C1q 和 CD80、CD86呈负相关,C1q、CD80/ CD86共刺激分子与 SLE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何媛;曾文兴;冷耀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门诊常规产检的140例 PCOS 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14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于孕12周时检测两组孕妇的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合并妊娠期高血压 PCOS 患者血清 PAI-1、vWF:Ag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高血压 PCOS 患者(P <0.01);经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PG、总胆固醇和血清 PAI-1水平呈正相关(P <0.05),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呈正相关(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 vWF 水平呈负相关(P <0.01)。结论 PCOS 妊娠妇女易发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的 PCOS 妇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更为明显,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PAI-1、vWF 水平可作为 PCOS 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预测因子。

    作者:李欠娇;郭金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及导管原位癌的超声与病理研究

    目的:分析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及导管原位癌的超声与病理,从病理角度研究此类病变的超声诊断。方法分别观察45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及导管原位癌(其中非特殊型浸润性癌41例,导管原位癌4例)的超声图像和病理组织结构,建立声像与病理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及导管原位癌声像与病理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结论认识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及导管原位癌的超声与病理的联系,从声像细节改变分析病变本质,对提高此类疾病超声诊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亚平;常娟;卞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匹多莫德联合阿维A胶囊对复发性尖锐湿疣HPV亚型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阿维 A 胶囊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CA)人乳头瘤病毒( HPV)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复发性 CA HPV 亚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以接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者为对照组,以在接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匹多莫德及阿维 A 胶囊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间入组时 DLQI 评分、SCL-90评分、CD3+、CD4+、CD8+百分比及 CD4+/ CD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 DLQI 评分及 CD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SCL-90评分、CD3+、CD4+百分比及 CD4+/ CD8+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阿维 A 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复发性 CA HPV 亚型免疫指标,并可在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显著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杰鸿;曾仁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毒性元素铅和营养元素钙、铁、锌、铜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分析毒性元素与营养元素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70例正常血元素儿童、51例高血铅儿童、60例高血钙儿童、55例高血铁儿童、61例高血锌儿童及58例高血铜学龄前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和智商情况。结果正常组儿童智商明显高于高血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正常组儿童身高明显低于高血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儿童身高明显高于高血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儿童身高、智商均明显低于高血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儿童身高明显低于高血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钙、铁、锌、铜可影响学龄前儿童身高发育,铅、锌可影响智商发育,但上述元素对学龄前儿童体质量发育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司徒坚墉;周晓华;刘紫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