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汤轶;陈跃军;邹求益

关键词: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开胸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80例。开胸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 疼痛 NRS 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胸腔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胸腔镜组少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胸腔镜组短于开胸组(P <0.05);术后24 h 疼痛 NRS 评分胸腔镜组低于开胸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组低于开胸组(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胸手术。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与开胸组,每组80例。开胸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 疼痛 NRS 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胸腔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胸腔镜组少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胸腔镜组短于开胸组(P <0.05);术后24 h 疼痛 NRS 评分胸腔镜组低于开胸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组低于开胸组(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胸手术。

    作者:汤轶;陈跃军;邹求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医学》2016年第36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对肺炎患儿症状缓解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对小儿肺炎症状缓解和临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止咳、退热、化痰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奇霉素胶囊,观察组给予复方鱼腥草合剂与头孢克洛缓释片联合治疗。治疗5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联合头孢克洛治疗小儿肺炎能明显缩短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有效改善临床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彦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的疼痛指数、椎体高度、Cobb 角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术后7 d 的 VAS 评分分别为(3.14±1.38)分、(2.64±1.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6±1.75)分、(3.76±1.62)分(P <0.05)。观察组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21.55±3.29)mm、(32.26±2.94)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31±3.66)mm、(29.53±3.51)mm(P <0.05),观察组术后的 Cobb 角为(14.03±3.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4±3.75)°(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以改善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椎体稳定性,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玉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对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入医院治疗的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作为 SIMV + PSV 组,20例予以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作为 SIMV 组,观察两组呼吸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SIMV + PSV 组总呼吸频率[(23.05±2.41)次/ min]高于 SIMV 组[(17.58±2.38)次/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MV + PSV 组 C-反应蛋白、酸性蛋白、降钙素原分别为(93.26±21.56)mg/ L、(1.38±0.50)g/ L、(2.28±1.24)ng/ ml,显著低于 SIM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IMV + PSV 能够改善 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总呼吸频率,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作者:戴文茜;宫凤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止血法,观察组46例在常规止血的基础上,实施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在止血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3,P <0.05)。在止血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4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4,P <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子宫压迫缝合术有显著的止血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 CT 与 MR 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 CT 与 MR 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3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根据诊断方法分为 MR 组10例,采用 MR 肺动脉造影技术诊断;CT 组24例,采用128层螺旋 CT 扫描仪进行诊断。经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CT 组检查结果发现408支肺动脉栓子,MR 组发现29支肺动脉栓子,CT 组诊断结果与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MR 组诊断结果与高级影像学医师判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T 组与 MR 组间接影像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对 PE 检出率高,可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子;MR 可清晰显示肺叶动脉以上栓子,无法较好地显示肺段动脉栓子,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与3D-CE-MRPA 技术结合。

    作者:湛满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在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BALF)G 试验/ GM 试验在老年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经确诊及临床诊断的老年 IPFI 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肺部细菌性感染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及 BALF G 试验/ GM 试验,对比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BALF 测定 G 试验/ GM 试验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测定,且观察组的 G 试验/ GM 试验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BALF 中 GM试验的特异性略高于 G 试验,敏感度略低于 G 试验(P >0.05)。结论对于老年 IPFI 患者,BALF G 试验/ GM 试验为较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对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揭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 PA)溶栓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 ADL 指数评分和 NIHSS 评分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还可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瑞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2例行开腹手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与对照组的78.1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153.42±28.18)ml,肛门排气时间为(38.36±6.19)h,下床活动时间为(52.06±8.52)h,住院时间为(9.38±1.72)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盆腔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椎间孔镜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

    目的:探究椎间孔镜 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30例,给予椎间盘镜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椎间孔镜TESSYS 技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 VAS 评分、ODI 评分以及手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 VAS 评分、ODI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给予椎间孔镜 TESSYS 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 VAS 评分以及 ODI 评分等,提升患者的手术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与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12月儿科爱婴区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则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93.33%(56/6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7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对照组为28.33%(1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 <0.05)。结论持续与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较佳临床效果,但间隙蓝光照射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洁芳;曾碧仪;饶晓林;苏光辉;麦静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238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银屑病易感性的 Meta 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基因238位点多态性与东亚人群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并评价质量。Meta 分析通过 Stata 12.0进行。结果终纳入8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 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TNF-α238各基因型与银屑病易感性相关(P 均>0.05)。通过 Begg’s 和 Egger 检验判断发表偏倚,所有基因型均不存在发表偏倚(P 均>0.05)。结论东亚人群 TNF-α基因238位点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不相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何丹华;徐健;符红阳;陈知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70例,均经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70例患者按照数字统计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实验组40例采取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峰值流速、跨瓣压差、有效瓣口面积。结果实验组峰值流速均值为(3.98±0.65)m/ s,跨瓣压差为(18.96±2.13)mmHg(1 mmHg =0.133 kPa),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有效瓣口面积为(0.83±0.16)cm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功能异常可经人工瓣膜功能负荷试验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取得确切效果,对人工瓣膜的评价较传统二维超声更加全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勇;陈敏芝;匡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8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达100%,对照组为1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检出率87.5%,对照组为1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可以较好对颈动脉狭窄进行诊断,对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玉培;徐大超;魏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鼻镜手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鼻镜手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7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经鼻镜 messerklinger 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Ⅰ型、Ⅱ型患者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2个月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经鼻镜手术前后辅助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何松周;黄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260例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30例,观察组≥60岁,对照组<60岁。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冠心病等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与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较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明显较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动脉疾病、冠心病及高龄为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的高危群体,颈动脉超声筛查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志英;王喜琴;陈军;刘军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路径和经桡动脉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手术路径的优点和缺点,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寻找佳手术路径。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符合介入手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通过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观察组通过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4.64%(53/56),对照组为91.07%(51/56),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表皮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4/56),明显较对照组21.43%(12/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路径的手术成功率相当,但经桡动脉术后的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此路径可以作为临床上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路径。

    作者:郑彩虹;董惠翔;黄战军;张旭升;刘金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巴里坤县哈萨克族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里坤县)哈萨克族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发病因素,探讨防治贫血的有效方法。方法2015年8月至2015年10月,随机对巴里坤县5个乡镇农牧区的352例6个月~3岁的哈萨克族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352例调查对象的总患病率为58.23%(205/352)。其中轻度贫血151例(73.66%),中度贫血49例(23.90%),重度贫血病例5例(2.44%)。6个月~1岁儿童患病率为40.2%(39/97),1~2岁患病率为58.7%(74/126),2~3岁患病率为71.3%(92/129),三组年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居住地区无充足蔬菜的儿童、未及时添加辅食的儿童和6个月后未补充过铁剂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善膳食结构,加强卫生知识宣教,是防治巴里坤县哈萨克族儿童贫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来成;陆晓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扩张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另择同期接受胸部 CT 检查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支气管动脉扩张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支气管动脉显示者25例,对照组显示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支气管动脉扩张16例(53.33%),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支气管动脉扩张的分布情况为:中心组7例,周围组9例。结论肺动脉栓塞者胸部 CT 扫描时,若发现有支气管动脉扩张,提示其肺动脉栓塞的情况较严重。但仍需结合其他危险因素,判断是否该立即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作者:陈锦暖;吴雷;张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