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辉;杨冬松;胡军华;侯秀伟;吴广良;付瑞华
目的 探讨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78例,根据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ISR组32例和NISR组46例;比较支架植入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AUC、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ISR组患者支架植入前空腹胰岛素[(12.12±1.23) u/mL]、胰岛素AUC(204.70±26.50)、胰岛素抵抗指数(2.92±0.44)高于NISR组[(10.01±1.32)u/mL、135.90±23.10、1.8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胰岛素(r=0.83,P=0.01)、胰岛素AUC(r=0.71,P=0.03)、胰岛素抵抗指数(r=0.67,P=0.04)与术后6个月管腔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可作为预测ISR的指标.
作者:楼善杰;黄诚意;刘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床旁彩超在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卧床患者1 180例,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246例,中年组(年龄>44~60岁)253例,老年组(年龄>60岁)681例,3组均应用床旁彩超对双下肢深静脉进行检测,记录下肢DVT检出率及血栓好发部位.结果 199例(16.86%)检出下肢DVT,其中左下肢107例,右下肢69例,双下肢23例;青年组下肢DVT检出率为15.04%(37/246),中年组为17.39%(44/253),老年组为17.33%(118/68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卧床患者均易发生下肢DVT,床旁彩超可为其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刘强;李慧;郭明明;李春艳;孙旭;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是一组能与底物蛋白的赖氨酸残基发生共价结合的蛋白.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SUMO可通过与不同底物蛋白的结合调节机体各种生物学过程.SUMO与底物蛋白结合的过程称为SUMO化,是可逆过程.脑缺血时脑组织中SUMO化水平明显升高,且在深低温和中度低温情况下SUMO化水平明显升高.这种缺血后激活的SUMO化被认为是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反应.本文对蛋白质的SUMO化修饰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斌;朱耀斌;杨尧;张晶;范祥明;李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乳腺癌患者41例,术前经皮下注射声诺维行超声造影确定SLN,在超声引导下对超声造影标记的SLN进行亚甲蓝染色,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对SLN行组织病理诊断.以手术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SLN超声造影成功率、假阴性率,分析假阴性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有转移和无转移SLN直径.结果 41例中3例超声造影失败,未显示出SLN;38例超声造影显示出SLN,其中3例与手术组织病理诊断不符合,SLN超声显像成功率为85.37%(35/41),假阴性率为10.00%(2/20);不同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月经状况、体质量指数及组织病理类型患者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中有转移者SLN直径[(1.62±0.73)cm]大于无转移者[(1.21±0.5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位SLN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假阴性率,是一种术前定位SLN并判定其性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付明刚;梁挺;高军喜;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小儿脓毒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预防不良预后有积极作用.小儿脓毒血症尤其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且目前缺乏准确、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易误诊和漏诊.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对接近临床表型的小分子代谢物水平的研究,在小儿脓毒血症早期预测、及时干预和降低病死率方面有一定价值.本文就代谢组学技术在小儿脓毒血症早期诊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万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溃疡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前、后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一氧化氮(nitrogen,NO)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胃溃疡患者1 50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75例和奥美拉唑组75例,2组分别连续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血浆MDA、SOD、 NO水平,并与7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兰索拉唑组、奥美拉唑组血浆SOD[(50.99±7.65)、(51.02±9.03)u/L]、MDA[(7.44±1.28)、(7.50±1.17) μ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0.62±6.07)u/L、(3.75±1.13)μmol/L],NO[(50.36±9.12)、(50.13±8.87) μ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69.05±8.89)μmol/L](P<0.05),兰索拉唑组、奥美拉唑组血浆SOD、MDA、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兰索拉唑组、奥美拉唑组血浆SOD[(32.58±2.47)、(45.69±7.88) u/L]、MDA[(4.15±1.21)、(6.89±2.47) μ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NO[(68.71±7.49)、(55.69±9.18)μ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兰索拉唑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 胃溃疡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在改善血浆因子水平上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李效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肾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57例(夹层组)按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91例、亚急性期41例和慢性期2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9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和夹层组患者术前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测定夹层原发破口、剥离范围;心脏彩超评估主动脉瓣反流情况.结果 夹层组术前BUN[6.63(4.89,8.36) mmol/L]、SCr[(112.23±95.69)μmol/L]高于对照组[5.48(4.55,6.24) mmol/L,(70.35±13.19)μmol/L](P<o.01),UA[(339.93±135.34) μmol/L]与对照组[(313.04±88.52) 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组UA[(372.06±122.82) μmol/L]高于亚急性期组[(286.23±124.34) μmol/L] (P<0.01),与慢性期组[(316.37士166.85)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与主动脉夹层分期(r=-0.220,P=0.010)、性别(r=0.180,P=0.030)呈负相关,与左肾动脉开口情况呈正相关(r=0.280,P=0.010).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肾功能受损明显,血清BUN、SCr水平不受主动脉夹层基线资料和解剖特征影响.
作者:杜宇奎;庞秀慧;买买提艾力·艾则孜;张立;何亮;阿依别克·乃比;郭盛;刘筠;张总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单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组法(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成像法(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技术重建后进行Schatzker分型,与手术分型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临床诊断SchatzkerⅠ型8例,Ⅱ型16例,Ⅲ型11例,Ⅳ型9例,Ⅴ型7例,Ⅵ型9例;MSCT横断轴位分型诊断准确率为76.7%(46/60),VR技术分型诊断准确率为85.0%(51/60),均低于MPR技术分型诊断准确率[100%(60/60)](P<0.01),CT横断轴位和VR图像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扫描后应用MPR技术进行重建,可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准确分型.
作者:吴昊;朱玉春;韩旭;徐东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L1椎体爆裂性骨折后出现足下垂应用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L1椎体爆裂性骨折致足下垂患者23例,均行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术治疗,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时间(69.0±5.7)min,术中出血量(400.0±20.4)mL,切口均Ⅰ/甲愈合;5例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未予修补,其中2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第2天复行X线检查,Cobb's角5.~16.(2.3±1.4).,较术前[15.~32.(19.6±4.1).]下降;术后6个月,复查CT示伤椎椎管内骨折块得到有效复位,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2例双足下垂者踝背伸肌力无改变,13例双足下垂者恢复至单足下垂且背伸肌力均较术前提高1~2级,余背伸肌力均提高1~2级;除2例术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者外,余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术是L1椎体爆裂骨折致足下垂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重建脊柱稳定性、对神经根减压,可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
作者:徐永辉;杨冬松;胡军华;侯秀伟;吴广良;付瑞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检测乳腺肿瘤边缘剪切波速度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的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0例和良性肿瘤患者160例,均于术前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检测肿瘤内部、边缘及正常腺体组织剪切波速度;绘制ROC曲线计算肿瘤内部及边缘剪切波速度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良性、恶性肿瘤内部剪切波速度[(2.3±0.7)、(7.7±2.6)m/s]及肿瘤边缘剪切波速度[(2.2±0.9)、(6.6±3.1) m/s]均高于正常腺体组织[(1.5±0.6)、(1.6±0.7)m/s](P<0.05),恶性肿瘤内部剪切波速度高于边缘(P<0.05),恶性肿瘤内部及边缘剪切波速度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肿瘤边缘剪切波速度值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AUC为0.87,诊断界值为3.5 m/s;肿瘤内部剪切波速度值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AUC为0.93,诊断界值为3.9 m/s;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肿瘤边缘剪切波速度≥3.5 m/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71.25%,特异度为98.13%;肿瘤内部剪切波速度≥3.9 m/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8.75%,特异度为95.63%.结论 乳腺肿瘤边缘剪切波速度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质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作者:翟虹;赵献萍;张倩;苏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2013年2月16日因分娩入住郑州市中心医院.患者产前检查提示前置胎盘,需行剖宫产手术,手术前备血预申请6 u悬浮红细胞输注.实验室常规检查示:患者ABO血型为A型;Rh(D)血型(+);微柱凝胶卡法不规则抗体筛查(+).
作者:马晓莉;张晓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下颌骨缺损可引起其相应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颌骨修复重建不仅要求恢复其功能,还需美观,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下颌骨的整复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骨组织工程各要素及其在下颌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朕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结肠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结肠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30例无肠道疾病患者为对照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其中Dukes分期A/B为早期,C/D为晚期.2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患者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结果 结肠癌晚期患者血清TNF-α[(120.78±80.36)ng/L]、IL-6[(12.78±8.36)ng/L]高于结肠癌早期患者[(70.31±30.03)ng/L、(9.04±5.03)ng/L]和对照组[(10.92±10.01)ng/L、(2.94±1.39)ng/L](P<0.01),结肠癌早期患者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和晚期结肠癌肿瘤组织TNF-α阳性表达率(43.3%、66.7%)、IL-6阳性表达率(76.7%、80.0%)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NF-α为3.3%、16.7%,IL-6为6.7%、10.0%)(P<0.05),晚期结肠癌肿瘤组织TNF-α、IL-6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早期(P<0.05);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5,P=0.00;r=0.52,P=0.00).结论 TNF-α和IL-6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免疫调节作用,其血清水平检测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德贵;王珊;周春辉;黄世章;赖妙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传统实验室检测指标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诊断价值.方法 男性肝病患者63例,其中非酒精性肝病(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NALD) 35例(NALD组),ALD患者28例(ALD组);同期体检健康者28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观察ALD组治疗前、后3项指标的变化,评估Fn、GGT及GOT对ALD的诊断价值.结果 治疗前ALD组和NALD组患者血清GGT[(67.5±54.4)、(69.8±49.6)u/L)]、Fn[(335.6±59.5)、(354.0±62.1)mg/L]及GOT[(19.3±10.3)、(10.4±7.3)u/L)]均高于对照组[(18.5±8.3)u/L、(207.4±21.3)mg/L、(7.0±4.5)u/L)] (P<0.05),ALD组血清GOT水平高于NALD组(P<0.05);治疗后ALD组血清Fn[(277.0±71.3)mg/L]和GOT[(7.4±5.3)u/L]较治疗前下降(P<0.05),GGT[(62.7±53.6) 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D组GOT阳性率(75.0%)高于NALD组(45.7%)(P<0.05),Fn、GGT阳性率(57.1%、89.3%)与NALD组(60.0%、8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GT、GOT及Fn可用于ALD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GGT诊断ALD的敏感性高,GOT和Fn对评价ALD患者药物疗效有一定价值.
作者:毛重山;宁会彬;何佳;尚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Biglycan的表达情况.方法 健康雌性和雄性SD大鼠各15只,按雌:雄=1:1同笼饲养,精子涂片检查阳性时为受孕,按取材时间将15只孕鼠分为妊娠17.5d组、妊娠19.5d组、出生后1.5d组、出生后5.5d组和出生后9.5d组,每组3只.分别在妊娠第17.5天、第19.5天时取胎鼠及在出生后第1.5、5.5、9.5天时取新生鼠两侧下颌第一磨牙牙胚部位后的下颌骨组织,采用组织病理检查确定各组大鼠牙胚发育时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牙胚Biglycan蛋白多糖的表达和定位情况,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各组Biglycan蛋白多糖的累计光密度、有效目标分布区域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妊娠17.5d组胎鼠第一磨牙牙胚处于帽状期,Biglycan表达情况为牙板细胞(+)、牙囊细胞(++)、内釉上皮(++)及牙乳头细胞(++);妊娠19.5d组处于钟状早期,Biglycan表达情况同妊娠17.5d组;出生后1.5d组处于钟状期,Biglycan表达情况为压板细胞(++)、牙囊细胞(+)、内釉上皮(+)及牙乳头细胞(+);出生后5.5d组处于钟状末期,Biglycan表达情况为牙囊细胞(+)、内釉上皮(+)及牙乳头细胞(±);出生后9.5d组第一磨牙牙胚釉基质蛋白分泌基本结束,Biglycan表达情况为压板细胞(±)、牙囊细胞(+)及牙乳头细胞(±);随着发育进行,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Biglycan表达逐渐减弱;妊娠17.5d组Biglycan蛋白多糖累计光密度值为1.470 0±0.001 1,有效目标分布区域面积为4.323 5±0.001 6,平均光密度值为0.340 0±0.002 3,妊娠19.5d组依次为1.460 0±0.001 7,4.424 2±0.001 5,0.034 0±0.004 5,出生后1.5d组依次为1.440 0±0.001 4,4.363 6±0.001 3,0.310 0±0.002 2,出生后5.5d组依次为1.430 0±0.001 3,4.612 9±0.001 1,0.300 0±0.000 1,出生后9.5d组依次为1.410 0±0.001 5,7.421 1±0.001 4,0.190 0±0.002 8,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Biglycan表达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随着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有所改变,Biglycan可能参与了牙胚的正常发育.
作者:汪凤;许岩;魏琰;郑雪飞;黄瑞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与妊娠晚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的关系.方法 妊娠28~37周孕妇325例,其中重度PE患者105例为PE组,GDM患者120例为GDM组,正常晚期妊娠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3组血浆Hcy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Hcy与血清GPT、GOT、 SCr、 LDH及PLT的相关性.结果 PE组血浆Hcy水平[(11.29±4.26)μmol/L]高于GDM组[(5.15±2.90)μmol/L]和对照组[(3.83±1.68)μmol/L], GDM组高于对照组(P<0.05);PE组GPT[(67.43±57.82)u/L] 、GOT[(48.83±59.90)u/L]、LDH[(411.17±370.99)u/L]高于GDM组[(20.86±10.25)u/L、(19.05±9.82)u/L、(148.81±56.81)u/L]和对照组[(18.56±11.71)u/L、(13.94±9.31)u/L、(127.05±36.44)u/L],PLT[(136.73±55.78)×109/L]低于GDM组[(188.14±43.31)×109/L]和对照组[(198.68±30.8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GPT(r=0.547,P=0.000)、GOT(r=0.432,P=0.000)及LDH(r=0.480,P=0.000)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r=-0.357,P=0.000).结论 重度PE和GDM患者血浆Hcy水平可升高,血浆Hcy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吴青;江亚涛;周云;黄瑜;陈宇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A (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limbicencephalytis,LE)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LGI1抗体相关LE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6例LE均为亚急性起病,血清及脑脊液LGI1抗体均为阳性;6例患者均有近记忆力减退及精神行为异常,其中4例以近记忆力减退为首发症状;5例有癫痫性发作,2例有不自主运动,1例发生顽固性呃逆;5例患者血清钠<135 mmol/L,1例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轻度异常;4例行脑电图检查者,轻、重度异常各2例;头颅MRI检查,1例示双侧海马及颞叶内侧异常信号,1例示左侧脑室旁有异常信号.结论 LGI1抗体相关L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近记忆下降和无诱因低钠血症是相对独特的表现.
作者:张婧;赵文博;武力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时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的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8~12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1只,分为假手术组、低位结扎组和高位结扎组各7只,低位结扎组和高位结扎组分别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低位和高位实施结扎术,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前,但未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组术后2、6、12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术后12h处死3组小鼠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术后6、12h,低位结扎组小鼠血清cTnI水平[(31.84±4.52)、(105.03±23.43)pg/L]、高位结扎组[(35.18±7.47)、(132.06±40.95)μg/L]高于假手术组[(24.91±3.79)、(65.28±5.76)μg/L](P<0.05),高位结扎组高于低位结扎组(P<0.05);高位结扎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58.50±6.24)%]高于假手术组[(1.77±0.60) %]和低位结扎组[(38.88±7.97)%],低位结扎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2、6、12h血清cTnI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均呈正相关(r=0.452,P=0.009;r=0.662,P=0.001;r=0.713,P=0.000).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小鼠血清cTnI水平快速升高,且cTnI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呈正相关,心肌梗死12h内,随时间延长,cTnI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度逐渐增高.
作者:张俊蒙;苏瑞娟;杨娅;李嵘娟;任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郑州市0~3岁儿童纵向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为儿童保健和生长发育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996 2010年郑州市3家医院出生的有完整体检资料0~3岁健康儿童4 992例,男2 532例,女2 460例,按年龄分为9组,按出生年每5 a为1组共分为3组,调查其出生情况、动态体格发育及神经运动心理发育情况.结果 1996 2010年郑州市儿童体质量、身高呈持续增长;各年龄组男、女童间体质量、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郑州市儿童体质量和身高均超过WHO标准(2006年),除前2个年龄组身高与全国9市平均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组体格发育指标高于全国9市平均水平(P<0.05).结论 郑州市0~3岁儿童体质量、身高的增长呈现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各年龄组体格发育测定值超过WHO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9市平均水平,总体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刘慧娟;高丽;李桂玲;王霞;雷平冲;薛莉;樊长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是常见额颞叶痴呆类型,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金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