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杨红;宁建英;张惠荣;谷强;尹晓文

关键词:纳络酮 B-内啡肽 婴儿, 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
摘要:为了探讨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我们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26例重度新生儿HIE,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性心脏炎心脏超声改变的研究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炎患儿心脏受累情况,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28例风湿性心脏炎患儿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比较两者诊断房室肥大的敏感性,观察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改变.结果心电图异常者166例(73.1%),以房室传导阻滞多见(67例,40.4%);治疗前166例行心脏超声检查,162例(97.6%)显示不同程度的房室扩大,其中以左房大多见(104例,62.7%),166例患儿心脏瓣膜均有改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返流、增厚及狭窄和主动脉瓣返流,其中以二尖瓣返流多见(108例,65.1%);超声诊断左房大、左室大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心电图;部分患儿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降低,舒张功能E/A<1;治疗后复查心脏超声二尖瓣返流、增厚可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及治疗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秀珍;庄建新;王金荣;马沛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纳络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我们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26例重度新生儿HIE,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宁建英;张惠荣;谷强;尹晓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恶性淋巴瘤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淋巴瘤(ML)的死亡原因.方法搜集我院20年来小儿ML资料完整的死亡病例,根据NL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症状分组、治疗方法等与预后有关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3例淋巴瘤死亡病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占83%,Ⅳ期患者17例,占74%,有症状的B组18例,占78%.男性发病17例,占74%,男女之比为2.8:1.结论 ML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无临床症状等因素有关.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或Ⅳ期患者,有临床症状的B组死亡率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作者:贾苍松;张玲;郭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先天性囊性脊柱裂104例

    我院自1987~1999年经手术治疗先天性囊性脊柱裂104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04例,男63例,女41例.~6岁,其中2月内手术69例.脊柱裂位于颈部3例,腰部40例,腰骶部54例,骶部7例.脊膜膨出40例,脊膜、脊髓(或脊神经)膨出61例.脊膜膨出并脂肪瘤、血管瘤及单个游离骨组织3例.广基型91例,有蒂型13例.广基型中基底部宽者达15 cm,合并一侧下肢瘫痪者6例,足内翻畸形者8例,足外翻者4例,大小便失禁、脑积水、脐疝各2例,腹股沟斜疝3例,囊肿溃破,脑积液外漏并感染4例.

    作者:史华胜;吕光华;李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谷胶病的遗传学进展

    谷胶病(CD)又称谷蛋白肠病、麸质过敏性肠病(GSE)、乳糜泻、非热带口炎性腹泻(nontrophical sprue),是对小麦、燕麦或黑麦中的谷蛋白或麦胶蛋白不耐受而产生的多因素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易感基因主要与HLA-Ⅱ类基因(HLA-DQ2或HLA-DQ8单倍型)相关.多在白种人发病,欧洲和北美的发病率在1:200~400,亚洲和非洲报道较少.

    作者:邱久军;唐久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孕妇铁蛋白、骨钙素水平的动态观察

    目的动态观察孕妇钙、铁代谢情况.方法随机检测不同孕期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内铁蛋白(EF)、骨钙素(BGP).结果妊娠20~40周,SF、EF值逐渐降低;BGP水平高于正常组,但其值随时间渐降低.结论从孕中期起,随孕期的增加孕妇铁营养状况逐渐变差.采取预防性补铁措施十分迫切.BGP可作为反映孕期钙代谢的指标之一.

    作者:孙学琴;肖延风;王玲;郑纯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北京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总结我国北京地区近3年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有呼吸道感染表现的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而确定为RSV感染.结果1183份标本中255份为RSV阳性.患儿平均年龄4个月,69.3%为男性.临床表现为咳嗽(98.1%)、喘息(69.3%)、气促(58.5%);84%肺内有湿罗音,62.3%有喘鸣音.年龄<2个月儿CO2潴留更明显.诊断为肺炎者66%、毛细支气管炎18.9%.40.1%有合并症,以心衰(28.3%)和呼衰(8.5%)为主.结论RSV是导致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作者:刘国荣;申昆玲;江载芳;姚德秀;买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腹泻临床研究

    在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研究中,我们将微生态制剂回春生应用于新生儿肠道菌群失调紊乱性腹泻,与乳酶生、鞣酸蛋白、B族维生素联合应用的患儿进行对照,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敏;刘玉霞;晁利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以往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或钡餐(GI)检查诊断,本文应用超声检查肥厚性幽门狭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陈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蓝氏贾第鞭毛虫胆囊炎引起长期发热1例

    患儿,男,8岁,农村儿童,因发热,腹痛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5℃热型无规律,体温>38℃时,伴右季肋部隐痛.不伴寒战、皮疹及黄染,无呕吐、腹泻及腹胀,无咳嗽、乏力及盗汗.多次静点抗生素治疗效差.

    作者:涂娟;张艳玲;王俐;吴铁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先天性肺囊肿1例手术前后肺功能测定

    患者,男,2月余,因气促2个月入院,生后2 d出现气促,胸片示右侧肺炎,经治疗气促无缓解,我院胸片示右中下肺囊性变,纵隔疝形成.入院时体检:胸部外形及胸壁无畸形,右肺中下部呼吸音消失,气管左移,左肺呼吸音正常,呼吸5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肋下1cm,质软,脾未扪及.血WBC12.7×19/L,RBC4.27×1012/L,Hb 115 g/L,N0.51 L0.49,血气分析见表1,血沉13 mm/1 h,胸片:右肺囊性病变(肺囊肿?),伴纵隔疝形成,右肺含气不全.

    作者:邓力;刘威;叶启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的发病孕期对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对照分析的方法,对9例孕早期发病的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NODM)(1组),32例孕中期发病的NODM(2组),32例孕晚期发病的NODM(3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出生体重和胎盘重量上无显著差异,且出生体重与胎盘重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r0.05P<0.01).新生儿疾病发生率1组高于2组和3组,1组与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8 P<0.05).结论在现有的干预措施下,不同孕期发病的NODM在出生体重上无差别,但孕母患病越早、其新生儿的围生期疾病发生率越高.

    作者:王蓓;钱继红;朱建幸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病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95例新生儿窒息原因的临床分析,探索预防及改进预后的方法.

    作者:范淑英;焦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大肠镜96例临床分析

    1991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应用Olympus CF-B3w、CF-10I、CF-20I纤维结肠镜,O)lympus PSD-2高频电发生器,为96例患儿进行了大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竹娥;韩宇;秦咏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组(喘乐宁组)、乙组(病毒唑组)、丙组(喘乐宁+普米克令舒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53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三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甲组加用喘乐宁雾化吸入,乙组加用大剂量病毒唑雾化吸入,丙组用喘乐宁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治愈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乙组又优于甲组(P<0.05).结论喘乐宁与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支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可作为佐治毛支的主要药物.

    作者:雷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长激素对T淋巴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

    为探讨生长激素(GH)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我们在培养的T淋巴细胞系-Jurkat E6-1中,加入不同剂量的GH,通过流式细胞仪来观察GH对T淋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影响.

    作者:孙清河;张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脏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大鼠低白蛋白血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脏在肾病综合征(NS)低白蛋白血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3只大鼠随机分为经典阿霉素肾病组(A组)、新建大量蛋白尿模型组(B组)及对照组(C细),采用Northern blot分析,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白蛋白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A组肝组织白蛋白mRNA水平升高,达对照组的2.58±0.78倍;B组肝组织白蛋白mRNA水平显著升高,达对照组的4.55±1.01倍;三组之间两两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典阿霉素肾病大鼠中,阿霉素对肝脏的直接损伤影响了肝脏白蛋白合成的代偿功能,以至于产生NS时的低白蛋白血症.

    作者:焦玉清;卢思广;董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部性脑积水血清和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造成外部性脑积水(EH)小儿的血清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华西医大陈俊杰报道的ELISA法对入组病例血清及脑脊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入组病例血清及脑脊液M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危因素所致EH小儿存在脱髓鞘病理改变和血脑屏障破坏,其脑脊液中MBP含量升高,小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血清MBP亦升高,故对血清及脑脊液MBP的含量测定可做为脑损害的指标之一.

    作者:何馨;杨思达;祝惠华;何旦莎;夏学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咳嗽多发性浆膜腔积液盆腔包块

    病例摘要患儿,女,12岁.因咳嗽、气促、腹胀20d入院.院外胸片、B超、上腹CT发现双侧胸腔、心包、腹腔、盆腔积液,胸腹水检查为黄色渗出液,诊为结核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反应,予抗痨、抗感染等治疗无好转,转我院.病后患儿无发热、皮疹、关节肿痛,无胸闷、心悸、腹痛、浮肿、尿少等.精神面色好,饮食如常,体重增加4kg.既往健康.

    作者:何雯;黄永坤;李海林;张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托吡酯治疗脑性瘫痪并癫癎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儿童脑性瘫痪并癫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例新诊断病人单用托吡酯治疗,18例曾用2种或2种以上抗癫癎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发作未能控制的患儿采用托吡酯(商品名妥泰)添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发作减少≥50%为16例(占72.7%),发作减少≥75%为11例(占50%),发作控制6例(占27.3%),发作无改善6例(占27.3%).无改善6例均合并中度以上智力低下.出现不良反应7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可消失.结论托吡酯是治疗脑性瘫痪并癫癎的有效药物,其不良反应相对少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用药方法与剂量的掌握.

    作者:王家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