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与成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体成熟化的差异研究

陈静;葛令清;胡巧珍

关键词: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 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 酸化, TLR2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婴幼与成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体成熟化异同。方法1.采用腹腔灌洗法分离和纯化野生型成年鼠(10周龄)及野生型和TLR2(Toll样受体2)-/-型婴幼小鼠(2周龄)腹腔巨噬细胞,按1:1(细胞数:细菌数)比例分别与双标记有carboxyfluorescein-SE(pH-敏感性荧光探针)和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SE(pH-非敏感性荧光探针)的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共同孵育,细胞流式仪测定孵育5、10、15、30 min巨噬细胞吞噬体内pH(酸化)值的变化;2.分离野生型成年鼠(10周龄)及野生型和TLR2-/-型婴幼小鼠(2周龄)腹腔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在加入(胞外细菌杀灭)或不加入(总的细菌杀灭)Cytochalasin后共同孵育不同时间,溶解细胞计数细菌菌落生长数,胞内细菌杀灭=总的细菌杀灭-胞外细菌杀灭,重复3次。结果1.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体的酸化延迟且不足;TLR2-/-型婴幼小鼠吞噬体的酸化进一步受损。2.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胞内杀菌力明显下降;TLR2-/-型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胞内杀菌力严重受损。结论1.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吞噬体成熟存在缺陷。2.TLR2在调节吞噬体成熟抵御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胃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全胃切除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在外科进行全胃切除手术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之前的同手术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常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6.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全胃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王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AK1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JAK1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初治APL患者标本,采用基因组DNA-PCR及测序方法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JAK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86例患者仅在1例中发现同义突变,此外,分别在JAK1基因的277、655和677密码子存在多态性,这些多态性及同义突变均为首次发现。结论 JAK1基因突变在APL中罕见,在其发病中可能起较小作用,首次发现多态性及同义突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佳;孙爱宁;田孝鹏;杨晓飞;程文秀;仇惠英;吴德沛;陈苏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6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附文献复习)

    目的: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 HAML)的CT影像表现,并对照病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AML的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回顾分析其CT图像并对照病理,对其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病灶均单发,1例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5例可见包膜样结构,手术证实3例有完整的真性包膜,2例有不完整包膜,1例无包膜。瘤体在CT上均表现为稍低密度,内可见脂肪密度影,其中1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有显著强化,另外1例动脉期中轻度强化,而门脉期进一步强化并达高峰,平衡期所有病灶均表现为持续强化,瘤内脂肪成分始终无强化;4例瘤内可见粗大的中心血管。结论 HAML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作者:孙琪;谢道海;郭凌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克拉屈滨联合化疗对于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克拉屈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CLAG方案)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安全性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克拉屈滨联合治疗的26例复发/难治性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治疗方案;26例难治复发AML患者均使用CLAG方案;克拉屈滨5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Ara-C 2 g/m2,静脉滴注,q12 h,第1~5天;G-CSF 300μg,皮下注射,第0~5天。结果完全缓解(CR)率34.6%(9/26),部分缓解(PR)率11.5%(3/26),总有效率(OR)46.1%(12/26)。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其中粒细胞缺乏性感染为88.5%(23/26),而胃肠道反应和肝肾功能受损均为轻度。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克拉屈滨联合化疗对于复发/难治性AML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良好,毒副作用轻微。

    作者:周海侠;胡晓慧;吴德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苏州市区2014年献血人群血样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经血传播主要传染性疾病的现患率以及影响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复检不合格的因素,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无偿献血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年龄结构、性别、季节、参与方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测总不合格率为1.57%,排名前三的不合格项分别为:ALT>梅毒抗体>HBsAg。不合格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其中21~40岁年龄段低,之后逐渐升高。男女献血比例为1.90:1,男女之间复检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季节分布以2月份与12月份较高,均占1.93%,自愿无偿献血合格率明显优于互助献血。结论严格甄选献血者,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重点关注适宜献血人群,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颜瑜;沈月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39例(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和对照组39例(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两组患者于治疗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秀琴;杨长志;朱婷婷;杜纳;闵玮;钱齐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欢迎订阅2015年《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本刊已参加“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并入编“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目录”。本刊代号为6049,特此通告读者,请直接汇款向该部订阅,本刊2015年全年订价为32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产母乳中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学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时段早产母乳中淋巴细胞的亚群分布和免疫学特征。方法采集32例早产产妇乳汁,分为初乳组(2~5 d)、过渡乳组(5~14 d)和成熟乳组(>14 d),流式细胞仪作T细胞、B细胞、NK细胞分型,测定Th细胞亚群。结果不同时段早产母乳淋巴细胞中T细胞(CD3+)含量均>80%,初乳组和过渡乳组均高于成熟乳组(P<0.05);B细胞(CD19+)含量低于T、NK细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Th1细胞含量均高于同组Th2、Th0细胞含量(P<0.05),同组中Th2与Th0细胞含量比较、三组间Th1、Th2、Th0细胞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母乳中的淋巴细胞含量以T细胞为主,初乳高于成熟乳,其次是NK细胞、B细胞;T细胞中CD4+(Th)和CD8+含量具有优势,Th细胞中又以Th1细胞含量为主,不依采集时段变化。

    作者:王辉;冯宗太;杨晓路;王三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临床价值,并比较SWI的瘤体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tensity, ITSS)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SC-PWI)序列的相对脑血容积(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两个指标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术前依次行常规MRI平扫、SWI、DSC-PWI及常规增强检查的41例脑胶质瘤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对扫描得出的SWI图像进行ITSS分级,PWI数据计算出rCBV值,分析相同层面的ITSS分级和rCBV值。分别比较ITSS分级及rCBV值与病理级别的差异性;分析ITSS分级、rCBV值和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评价两种方法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 Kruskal-wallis检验提示ITSS分级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TSS分级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16, P<0.001);ANOVA检验显示rCBV值在不同病理级别的胶质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CBV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676,P<0.001);ITSS分级与rCBV值呈正相关(r=0.557,P<0.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显示ITSS分级与rCBV值对脑胶质瘤术前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1)ITSS分级、rCBV值与胶质瘤病理级别正相关;(2)SWI与DSC-PWI均可用于脑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但SWI的ITSS级别诊断效能更高,且无需注射对比剂。

    作者:高茜;胡春洪;张追阳;吴文娟;张英;谢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77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患者给予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并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77例OVCFs患者分为两组,入院评估全身情况后,在全麻下后路行经皮JACK撑开器撑开椎体复位骨水泥充填术(PKP)。对照组患者仅予PKP手术,而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年予腰背部疼痛视觉评估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vertebral body height, VH)及上下节段Cobb角,测定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以及调查术后二次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VH均明显增高(P<0.01),Cobb角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股骨颈BMD值均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略低于术前,而与术后3个月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实验组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OVCFs患者在实施PKP手术镇痛纠正后凸畸形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抗骨质疏松尤为重要。

    作者:郭锐;左华;王卓;沈铁城;李大鹏;黄永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Wnt通路信号蛋白β-链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目的:初步探讨Wnt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96只1月龄健康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1 d、7 d、14 d、28 d组,采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Y-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TTC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β-链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变化。结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身体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同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片TTC染色海马区出现白色梗死灶,透射电镜显示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核固缩,核膜间隙扩大。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中β-catenin呈弱阳性,GSK-3β呈阳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SK-3β阳性细胞呈低表达,21 d升高;而β-catenin在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阳性表达于7 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28 d降至正常,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初步证实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成功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同时Wnt信号通路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作者:傅马;余资江;罗时鹏;余彦;肖朝伦;孙宝飞;李玉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not2基因是生物钟信号通路中的一个负向因子

    目的:克隆表达并研究cnot2(CCR4-NOT转录复合体亚基2)基因在哺乳动物生物钟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生物钟信号通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B6小鼠的总RNA进行体外反转得到cDNA。依据小鼠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反转录的小鼠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cnot2的基因片段。将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系,获得总蛋白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该基因在体外是否成功表达。然后设计实验体系,收集细胞利用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per1-luc的活性,后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证明cnot2与主要生物钟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cnot2基因能够抑制哺乳动物生物钟基因bmal1和clock的转录活性,其可能的机制是cnot2能够竞争性地结合bmal1和clock,使bmal1-clock复合体的转录活性降低。结论 cnot2基因是生物钟信号通路中的一个负向因子。

    作者:张云峰;秦海棠;张双艳;胡孟娜;冯永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10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0例十二指肠梗阻,术中分别在脐周,右上腹及右中腹置入5 mm trocar,将回盲部、小肠推移至左侧腹,显露十二指肠,分别予以解除梗阻,回复扭转肠管,并切除阑尾。结果15例术中证实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其中1例合并环状胰腺,1例合并十二指肠闭锁),2例为环状胰腺,3例为十二指肠闭锁,其中1例肠旋转不良合并环状胰腺患儿中转手术,其余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操作完成,手术时间为65~180 min;平均时间为109.5 min,术后留置胃管时间为3~5 d,术后恢复出院时间为8~12 d;术后均无明显呕吐、腹胀、迟发性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较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作者:朱杰;孙庆林;顾志成;朱振伟;吴缤;陈建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整体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项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整体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心脏瓣膜病患者病程中对心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客观、全面的临床指标。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有心脏瓣膜病变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50%者有76例,而低于50%者有44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而选取非瓣膜性病变的4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非瓣膜病变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多项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进行打分,将此分数与同期测定的血浆脑钠素(BNP)水平、Tei指数和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心衰超声指数对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心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探讨其与血浆BNP水平及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的相关性;分析瓣膜病变不同程度瓣膜因素对患者整体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纽约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增大;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与其血浆BN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将心力衰竭超声指数与血浆BNP水平、Tei指数及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联合用于对心脏瓣膜病变患者的整体心功能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在瓣膜病变过程中,瓣膜因素可作为心衰的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马逸宜;蒋燕东;朱栋晓;刘小铭;施晶晶;陈冲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女性免疫不孕症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与免疫不孕症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30例免疫不孕症患者(不孕组)及30名正常生育者(正常组)着床窗期子宫内膜uPA、tPA及PAI-1表达,并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不孕组子宫内膜uPA (1.33±2.18)明显低于正常组(2.83±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子宫内膜PAI-1(2.68±1.72)明显高于正常组(1.2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孕组子宫内膜tPA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7±1.64、1.60±2.08,P>0.05)。结论免疫不孕症患者着床窗期子宫内膜uPA/PAI-1与正常人具有明显差异,与免疫不孕症的发病机制具有密切关联。

    作者:杨红;鱼瑛;顾惠芳;陆维娜;杨嫣红;俞莉雯;奚秋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卡尼汀对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心肌保护作用的评价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accumulated dose of anthracycline, ANTH)治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ALL患儿70例,所有病例均经MICM分型确诊。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CCLG-2008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口服。分别在化疗前及在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为120 mg/m2达临床完全缓解3个月以上时收集血标本,并检测化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行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对照组cTnI浓度升高8例,治疗组升高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心脏彩超指标中对照组化疗后左房内径(LAD)(P=0.03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P=0.014)均较治疗前增大,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P=0.016)、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10)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CK-MB分析发现,两组升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2);对心电图分析发现,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具有良好的预防和减轻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所致的心肌损害作用。

    作者:刘晓蕾;杨梅;徐秋琴;胡绍燕;严文华;王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比浊法等检测87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内皮素(endothelium, ET)、D-二聚体(D-dimer, D-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水平并与62例正常孕妇进行比对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ET、D-D、CRP和LP-PLA2水平评估子痫前期孕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清ET、D-D、CRP和LP-PLA2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增高(P<0.001或P<0.01),血清ET与血清D-D、CRP和LP-PLA2呈正相关(r=0.7542、0.5618、0.8643,P均<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ET、D-D、CRP和LP-PLA2水平评估子痫前期孕妇早期诊断的AUC分别为0.915、0.691、0.753和0.892;截断值分别为80.18 ng/mL、421.32μg/L、0.71 mg/L和152.78 ng/mL;敏感度分别为85.6%、62.8%、67.3%和84.3%;特异度分别为94.3%、60.6%、65.2%和92.8%。以血清ET和LP-PLA2水平为佳。结论炎性标志物是早期诊断子痫前期孕妇有价值指标,并以血清ET和LP-PLA2水平为好。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的23例急性跟睫断裂患者进行随访。男22例,女1例,年龄20~48岁,平均34.1岁。所有患者术前Thompson试验阳性。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并采用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腓肠肌神经损伤、跟腱再断裂等发生。AOFAS标准评分为89~98分,平均为93.5分。结论 Achillon跟腱吻合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有效、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干旻峰;邹俊;张洪涛;徐明;陆俭;杨惠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婴幼与成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体成熟化的差异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婴幼与成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体成熟化异同。方法1.采用腹腔灌洗法分离和纯化野生型成年鼠(10周龄)及野生型和TLR2(Toll样受体2)-/-型婴幼小鼠(2周龄)腹腔巨噬细胞,按1:1(细胞数:细菌数)比例分别与双标记有carboxyfluorescein-SE(pH-敏感性荧光探针)和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SE(pH-非敏感性荧光探针)的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共同孵育,细胞流式仪测定孵育5、10、15、30 min巨噬细胞吞噬体内pH(酸化)值的变化;2.分离野生型成年鼠(10周龄)及野生型和TLR2-/-型婴幼小鼠(2周龄)腹腔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在加入(胞外细菌杀灭)或不加入(总的细菌杀灭)Cytochalasin后共同孵育不同时间,溶解细胞计数细菌菌落生长数,胞内细菌杀灭=总的细菌杀灭-胞外细菌杀灭,重复3次。结果1.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体的酸化延迟且不足;TLR2-/-型婴幼小鼠吞噬体的酸化进一步受损。2.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胞内杀菌力明显下降;TLR2-/-型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胞内杀菌力严重受损。结论1.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吞噬体成熟存在缺陷。2.TLR2在调节吞噬体成熟抵御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静;葛令清;胡巧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使用两种不同的自锁托槽拉上颌尖牙向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在拉尖牙向后时,评价使用Smartclip、Quick两种尖牙自锁托槽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需要牵引上颌尖牙至拔除的第一前磨牙位置的恒牙合患者。两种自锁尖牙托槽随机粘贴于上颌左右尖牙上。使用弹力链圈牵引尖牙远中移动。每个月在石膏模型上评价尖牙远中移动的距离及扭转的角度,以及上颌第一磨牙支抗丧失情况。结果粘贴Smartclip托槽的尖牙比粘贴Quick托槽的尖牙能更快地向远中移动(P<0.05),尖牙扭转的角度及上颌第一磨牙支抗损失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托槽不同的设计理念导致在尖牙沿着弓丝向远中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不同,导致尖牙不同的移动速率。

    作者:董文玉;张小红;葛自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