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安俊丽;顾丽娅;刘辉;李玉霞;窦艳云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用药1个月后,对各组患者血浆TG、TC、HDL-C、LDL-C、ApoA和ApoB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血脂指标均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和E组各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各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与E组的血脂指标存在差异(P<0.05)。结论 E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指标。
作者:肖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8例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封堵取石导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结石均被击碎,无结石漂移,手术效果显著。结论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明显降低结石漂移率及残石率。
作者:高兴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院是总院的新分支医院,科室设置有内外科,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床位设置为688张,占地面积4万余㎡,全院护理人员326人,外科手术较多,每日均在40台左右包括手术室、心导管室、妇科等。手术病人术后需要换药,换药碗、临床护理包应在无菌环境下由专业护理人员配制,为节省人力、财力,故将中心换药室配制换药碗的工作交予供应室完成。2011年6月至今,2年多来,流程顺畅,效果满意,得到了医院领导及临床科室的肯定。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法准确测定黄酒中的氨基酸含量。方法采用了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了黄酒五种不同品牌的酒中的氨基酸。结果五种品牌黄酒的氨基酸平均含量是3155.15mg/L,其中氨基酸含量高的为5203.00mg/L,氨基酸含量低的为1224.58mg/L。结论氨基酸是酒的营养成分及品质和品味的反映;原料和酿造方式的差异使酒中氨基酸含量与构成各不相同;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黄酒中的氨基酸,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方法适用性宽,测定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结果满意。
作者:张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香菇肌理玉洁,气味芳香,味道鲜美。常人多只知道香菇之美,却不知道香菇的药用价值。香菇是我国传统的食、药二用真菌。古代医书记载,香菇有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健胃助食之功效。近年来,有关香菇药理和疗效的研究很多,普遍认为香菇有多方面的功效,如能提高免疫功能、抑制病毒生长、平肝、解毒等效。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香菇多糖对慢性肝炎的临床药用价值,使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香菇在中药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葡萄胎患者行清宫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葡萄胎行清宫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结果36例患者均已治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葡萄胎清宫术患者的护理,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早愈。
作者:唐小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莉;李东华;程海英;宋淑华;李金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乙型肝炎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母婴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密切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要阻止 HBV 的传播,一方面要加强对HBV感染者的管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健康人群。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分析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穿刺的方法。方法总结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静脉穿刺的139例老年患者穿刺方法,并统计穿刺手术结果。结果139例老年静脉穿刺手术结果成功者的有126例,约占总穿刺人数的90.65%,失败的有13例,占了9.35%。结论根据不用患者的病情和特点行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可以得到良好的穿刺效果。
作者:李芝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骨科手术后有效的处理方式,为今后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处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骨科骨折手术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安慰和术后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疼痛人数,伤口恢复速度,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伤口疼痛和精神焦虑人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骨科患者术后的精神焦虑和伤口疼痛,并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旦珍;赵丽辉;吕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疗效可靠,缩短患者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翟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很高,5年病死率约5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缺血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等有关,同时伴有一系列广泛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生化代谢改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已有研究表明,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甲流患者护理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科留观的2例甲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2例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之后,都成功治愈出院。结论在临床上,对甲流患者要进行及时的隔离观察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玉舫;刘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总结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紧张、恐惧心理的护理,忧虑心理的护理,依赖心理护理,认为精神因素及异常情绪进行心理医疗和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袁媛;安俊丽;顾丽娅;刘辉;李玉霞;窦艳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患动静脉内瘘的12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未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内瘘侧肢,实验组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内瘘侧肢。结果实验组的动静脉内瘘的瘘道增粗、增长;对照组的内瘘无明显变化,经χ2检验,P <0.05,具有差异性。结论针刺康复治疗对动静脉内瘘的形成和使用时间的延长都有很大的影响,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肿瘤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针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成为了热点,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是09年发现的肿瘤转移相关基因,主要通过调控HGF-MET信号通路,加强肿瘤的增殖转移能力。研究证实,MACC1基因在多种肿瘤里存在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多种肿瘤转移的独立指标。本文就MACC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MACC1基因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潜在的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吴剑;任德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讨论金双歧、思密达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10例,按入院次序分为两组,均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停止母乳、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金双歧、思密达治疗,定期检测血胆红素,比较两组患儿血胆红素值变化,黄疸消退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值平均日下降值高于对照组,降至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在治疗时,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双歧、思密达,症状恢复更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胡连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民主建设”的深入开展与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护理纠纷也增加了,儿科护理是无疑是纠纷事故的高发科室。为有效减少在儿科护理中的风险要素,首先应明确风险的具体内容,结合儿童的特殊心理需求,在以往正确护理经验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可能的风险要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张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008年---2012年汝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麻疹疫情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2012年汝州市共报告麻疹312例,年均发病率为10.18/10万,发病高峰期为2008---2009年;全市21个乡镇、办事处均有报告,平均发病率高乡镇为王寨乡17.93/10万,低为小屯镇4.44/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1.45%,其次为学生,占9.94%;发病以5月龄-3岁年龄组为主,占67.31%。结论麻疹接种率和及时率低是导致2008---2009年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开展强化免疫后无麻疹病例发生,说明麻疹强化免疫是减少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文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早产儿提前从母亲子宫温暖的羊水及柔软的胎盘中娩出,置于暖箱中或辐射床上,四肢暴露于外部空间中,活动中易触及边缘较硬的有机玻璃及金属类物体,使早产儿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这一问题我科采用患儿自己的棉衣制作成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的固定,按需塑形,颈肩部垫一件自己的单衣制成的小枕,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患儿在使用监护设备的前提下加穿一件单衣对早产儿的紧张和不安情绪有一定的安抚作用。此方法既简单经济又安全舒适柔软而且又符合感染消毒隔离管理要求。
作者:田园园;谢芳芳;李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