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Devincenzo等的研究显示,健康婴儿自然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病毒载量越大,疾病临床表现越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就肠衰竭的概念、发病机理和治疗策略作简要文献复习,供消化界同仁分享.
作者:李继昌;柯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美国学者Singh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的基因型和单倍型能够钎立于CD4+细胞计数和血浆HIV-1RNA载量而对HIV-I疾病的进展产生影响(J Infect Dis 2005,191:197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HIE新生儿和42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同一仪器测定其电解质.结果:HIE新生儿血清Na+、Cl-、Ca2+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IE新生儿血清电解质紊乱较常见,血清Na+、Cl-、Ca2+测定有助于分析病情及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并可指导治疗.
作者:韩素梅;徐学聚;路红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骨髓中含有两种干细胞,一种是造血干细胞,另一种是非造血干细胞,非造血组织的前体被称为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或间质干细胞(mecenchymal stem cells,MSCs).MSCs是骨髓造血结构性和功能性支持细胞,具有多潜能特性和自我更新及多项分化的能力,参与组织细胞的替代及修复.
作者:步星耀;李志营;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碱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手术切痂与植皮时机,提高植皮成活率.方法:对60例碱烧伤患者176处创面(浅Ⅱ°26,深Ⅱ°60,Ⅲ°90)治疗进行分析.26处浅Ⅱ°和60处深Ⅱ°创面应用保痂疗法;90处Ⅲ°创面其中的52处用传统方法(3~7 d)切痂植皮;另外38处伤后3~36 h切痂,延迟48 h植皮.结果:26处浅Ⅱ°创面14~16 d自愈;60处深Ⅱ°创面28~56 d后行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愈合创面皮肤薄,疤痕重,痛痒明显;90处Ⅲ°创面其中52处传统切痂植皮,术后18~25 d愈合,植皮早期皮片呈花斑状,粘附差,部分表皮游离,后期需补植自体皮方能封闭创面;另38处Ⅲ°创面行早期切痂后异体皮或生物敷料覆盖,延迟48 h植皮,植皮早期皮片颜色红润,粘附好,表皮无游离现象,术后7~14 d愈合,愈合皮肤接近正常皮肤,后期疤痕轻,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愈合快,平均愈合时间提前8~10 d.结论:碱烧伤创面深Ⅱ°和Ⅲ°同样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采取切痂延迟植皮的方法,虽然为两次手术,但每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皮成活率高.
作者:吴兰草;赵耀华;张业龙;查新建;曹平;牛希华;刘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P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肝癌的系统化疗进展不大,单药冶疗有效率通常不高于20%,且毒副作用大,可重复性差.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相继成功用于临床,使肝癌的化疗呈现出新的局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教授Chinnaiyan等发现,前列腺癌细胞内数个基因重排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了2个新融合基因(TMPRSS2-ERG和TMPRSS2-EVTl),这2个基因是由TMPRSS2基因与ERG基因或EVTl基因融合生成的,ETVl基因和ERG基因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致癌基因,TMPRSS2基因与前列腺特异相关.该研究10月28日发表在Science[2005,310(5748):644 ]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心脏的影响.方法: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后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中进行心电监护,在纤支镜到达隆突检查健侧肺、活检或刷检时描记Ⅱ导心电图.结果:152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始终保持正常者45例(29.6%).术前心电图正常,术中术后出现异常者71例次(46.7%),以窦性心动过速常见,活检及刷检时有56例次(78.8%),至术后迅速降至47.8%.术中出现室性早博3例次(4.2%),术后即消失.术中出现4例心肌缺血,术后有1例恢复.36例术前心电图异常中有14例术中术后均无变化.结论:纤支镜检查对心脏的主要影响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博及心肌缺血,以活检及刷检时出现几率高.利多卡因上呼吸道喷雾及气道内滴注,对心脏传导异常者是安全的.
作者:张景灿;刘占举;周正;巨春蓉;张玉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空管药物治疗乳磨牙急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随机选择106例乳磨牙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清理根管无症状后,将自制空管药物盖在根管口,常规垫底永久充填.结果:106颗乳磨牙治疗成功85颗(80.2%),好转14颗(13.2%),失败7颗(6.6%).结论:本方法是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永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素西比灵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葛根素与西比灵联用)和对照组40例(丹参与西比灵联用),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西比灵联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丹参西比灵联用.
作者:刘俊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以色列Confino-Cohen等报告了一种对卡铂过敏的肿瘤患者安全、有效的脱敏治疗方法.[Cancer2005,104(3):640]卡铂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主要的化疗药物,使用方便,副作用轻微,患者易于耐受.但在反复接受卡铂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卡铂过敏现象并不少见.过敏反应可为轻微的皮疹,也可能是严重的过敏症状,通常在4~6个疗程后出现,在以后的治疗中会持续存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因素,以找出一些应对方法.方法:通过对49例髋臼骨折病人的观察,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情况:3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异位骨化,8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关节炎,2例后期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①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髋臼的解剖特点;②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③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④手术中应该谨慎操作,尽量解剖复位;⑤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
作者:刘仪;路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Montefiore医学中心、睡眼一觉醒醒障碍中心主任Michael Thorpy教授首先介绍了睡眠困难,而且会导致白天的疲乏无力和困倦,或是在夜间会发生异常事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并探讨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995年1月以来22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布情况及合并全身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高发年龄组为20~40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常见.骨折分布以下颌骨骨折为常见,其中颏部骨折发病率高,合并伤中以上颌骨及颧骨、颧弓骨折多.治疗方法包括急救、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和颌骨骨折的治疗.结论:本文总结的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以恢复咬合关系为主,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
作者:朱保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多代饮用牛奶对小鼠血钙、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等骨钙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多代饮奶对骨钙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取四周龄BALB/c小鼠60只,饲养于动物房,白天、黑夜各12 h,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饮奶组,按体重500 g/60 Kg*10=0.083 g/g灌奶;另一组为不饮奶组,按体重0.083 g/g灌胃去离子水.每代在其子代出生一个月后取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三代与第一代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代与代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含量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代饮奶可促进小鼠骨钙吸收,进而促进骨骼发育和骨健康.
作者:吕斌;何伟;黄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12例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2例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残角子宫妊娠的发生率低,但误诊率高.临床特征:有明显停经史,多于妊娠4~5个月出现剧烈下腹痛伴休克.结论:降低残角子宫妊娠误诊率的关键在于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于早孕时行B超检查确定妊娠部位.治疗以手术切除残角子宫为主.
作者:郭自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考察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溶出介质为0.5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对市售4个厂家的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释放度进行了测定,并对释放度数据进行方程拟合及t检验.结果:A、C厂家产品的释放规律较符合Weibull方程,而B、D厂家产品的释放规律较符合Higuchi方程.各厂家产品的释放度在1 h、6 h时差异有显著性,在12 h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同厂家尼莫地平缓释胶囊的释放度差异存在显著性.
作者:华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流感大流行以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为典型特征,终可造成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并流行约2~3年.3种新型流感病毒(H1N1、H2N2和H3N2)的出现造成了20世纪的3次流感大流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0天分别作凝血功能检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1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能改善21 d时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作者:王五洲;许予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