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斑狼疮的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现

廖文俊;樊平申;胡雪慧;王胜春

关键词:红斑狼疮, 组织病理学, 皮肤
摘要:红斑狼疮是一谱系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各种类型红斑狼疮皮损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狼疮带试验结果进行概述,并对几种少见的红斑狼疮亚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作一简要介绍.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无严重掌跖角化过度-1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1例

    患儿男,7岁.因全身皮肤干燥,大量鳞屑7年,于2006年7月4日至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皮肤科就诊,门诊拟鱼鳞病收入院.患儿出生时全身皮肤潮红,头皮有少量脓疱,躯干,四肢较多水疱.后皮肤逐渐干燥,全身有大量鳞屑,冬季瘙痒,脱屑明显,偶有水疱,二三天可消退.给予尿囊素等外用症状略有缓解.平素躯干、四肢出汗不良,鳞屑较厚部位皮肤经常皲裂,伴疼痛.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毕新岭;姚岚;顾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发性纤维毛囊瘤

    报告1例单发性纤维毛囊瘤.患者男,68岁.右侧鼻翼外下方出现疣状增生物4年,无自觉症状.增生物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内可见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瘤细胞索或细胞团,互相吻合交织成网状团块,嵌于纤维性间质中.诊断:单发性纤维毛囊瘤.

    作者:杨宪鲁;袁伟;王海燕;张信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例

    患者女,42岁.7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后出现丘疹,初期为粟粒大小,逐渐增大,呈鲜红色,易破溃出血,偶感瘙痒.皮损逐渐增多,部分融合.近1周左耳后结节再次破溃出血,于2006年4月12日到我科就诊.

    作者:张莹;张朝栋;卢凤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报告1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男,61岁.因头痛、发热、视力及听力下降3个月就诊,检查发现双眼急性色素膜炎.1个月后面部出现色素脱失斑以及部分头发变白.

    作者:常建民;石超;傅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皮肤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可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皮肤病变,包括类风湿结节,速发类风湿结节病、类风湿结节病、类风湿血管炎、Felty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关节炎间质的肉芽肿皮炎、栅栏状中性粒细胞肉芽肿皮炎、类风湿中性粒细胞皮炎.

    作者:侯麦花;骆丹;朱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1例

    患者男,25岁.因普秃25年,掌跖角化、甲板异常23年,于2006年4月3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赵越;王琳;张谊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丹参酮联合2%氯柳酊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5月-2006年8月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联合2%氯柳酊外用治疗寻常痤疮,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敏;宋英;王秀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带状疱疹30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HZ)的发病特点、治疗与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结果:病程及PHN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初诊时间、治疗用药相关.结论:早期治疗、合理用药对缩短病程及防止PHN发生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冯和平;常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增殖型天疱疮1例

    患者女,40岁.因口腔反复破溃,伴疼痛6年,全身散发红斑、结节、糜烂3年,于2006年5月至我科就诊.

    作者:张洁;闫国富;刁庆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308 nm氯化氙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Xtrac颠峰准分子激光系统对77例白癜风患者不同部位共292处皮损进行治疗,每周1~2次.并观察疗效,达到3级色素恢复后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面颈部皮损起效快,其次为躯干部、四肢,褶皱部慢;年龄<18岁患者皮损起效快于年龄>18岁患者;不同性别、疾病分期、病程、皮肤类型患者的起效快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其疗效与年龄、皮损部位有关.

    作者:刁庆春;薛梅;桑小川;陈谊;谭励;阎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红斑狼疮的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现

    红斑狼疮是一谱系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该类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各种类型红斑狼疮皮损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狼疮带试验结果进行概述,并对几种少见的红斑狼疮亚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廖文俊;樊平申;胡雪慧;王胜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阴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报告1例外阴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患者女,70岁.外阴红斑、增生、破溃、渗液2年.皮肤科检查见外阴及其周围有一11 cm×10 cm浸润性暗红斑,边界清楚,边缘略隆起.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部和真皮上部可见不典型单核细胞浸润,多个异形细胞聚集成巢,甚似Pautrier微脓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CD43、Ki-67均(+),CD4、CD8、CD20、CD79α、CD30均(-).诊断:外阴Paget样网状细胞增生症.

    作者:张江安;于建斌;曹鸿玮;陈燕辉;李琳;陈建立;孟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表现为丘疹和斑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报告1例以丘疹和斑块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男,79岁.因胃溃疡、血红蛋白降低住院治疗.入院后3 d开始发热,头面部与躯干部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和斑块,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额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层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为主,散在核尘和异形细胞.

    作者:徐顺明;曹艳云;张彬;王登山;费晓春;周贤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肝脓肿1例

    患者女,33岁.2002年初四肢关节反复出现酸痛与肿胀,伴有口腔溃疡及原因不明的皮肤瘀点、瘀斑,月经量增多.

    作者:冯欢;王辰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莱特勒-西韦病

    报告1例莱特勒-西韦病(非类脂组织细胞增多症).患儿男,2个月.出生时颈部及下肢即有棕黄色丘疹、斑丘疹、鳞屑及痂皮,逐渐累及头面部、躯干部及四肢,皮损反复发作.皮损印片可见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

    作者:李敏;尹光文;李冬芹;李小红;黄玉成;赵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西地区壮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和免疫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1].

    作者:郑文军;林有坤;潘尚领;温斯健;李辉;陈文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坏疽性脓皮病样毛孢子菌病

    1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外伤后右腹股沟溃疡3年、外阴部溃疡5个月,伴疼痛2个月,于2005年12月8日入我院.3年前患者因车祸致右侧腹股沟外伤,在当地医院行伤口清创缝合后很快愈合.

    作者:郑岳臣;陈善娟;冯爱平;张;毛叶红;孟赤;黄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5年1月-2006年5月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商品名:明欣利迪,四川明欣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扁平疣,并以基质作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长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黑踵病1例

    黑踵病为足跟部的皮下出血,该病本身无大碍,但表现不典型者易被误诊为黑素瘤,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凤莲;廖万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褐黄病

    报告1例褐黄病.患者男,49岁.面部、耳郭、双手背肤色呈蓝绿色20余年,排尿后尿液变黑4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变薄,真皮内胶原纤维变性,胶原束肿胀,束间可见棕黄色、均质团块状物质沉积.甲苯胺蓝染色示团块状物质呈黑色.尿液加入10%NaOH溶液后变成黑色.腰椎X线检查示腰椎骨质疏松,椎间盘钙化,椎间盘突出.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褐黄病.

    作者:陈龙;朱林学;陈柳青;姜一化;李东升;曾志良;周小勇;王玮蓁;段逸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