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芳;胡慧仙
目的 观察下睑缘劈开联合前层固定矫正下睑缘内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下睑缘内翻患者,采用下睑缘劈开联合前层重新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睑缘内翻的矫正情况、有无并发症及外观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睑缘内翻得到良好的矫正,睫毛未触及角膜,患者刺激症状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对外观满意,随访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劈开的睑缘处见轻度的充血,随时间的延长,睑缘逐渐上皮化.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缝线线结暴露,局部出现红肿,给予拆除后红肿逐渐消退,无明显严重复发病例.结论 采用下睑缘劈开联合前层固定术矫正下睑缘内翻,术后矫正效果佳,手术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潘雪峰;宋峰伟;孙元强;翁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诊断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提升诊断准确率的措施.方法 对1 585例甲状腺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585例甲状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共确诊1 532例,总体确诊率为96.66%.与石蜡切片诊断完全符合1 520例(95.90%),基本符合12例(0.76%),假阴性22例(1.39%),延迟诊断31例(1.95%),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确诊率分别为98.28%、92.20%.结论 冰冻切片技术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排除取材、制片、诊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不断积累诊断经验,能有效提高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
作者:阙金莲;廖旭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05%,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膀胱软镜在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NL)后残留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耐受.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膀胱软镜清除P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3~76 min.8例患者术中一次取尽残留结石,留置双“J”管,封闭肾造瘘口;11例术后第二天复查腹部平片未见4mm及以上结石,判定无残石,拔出肾造瘘管;3例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复查结石排出;1例肾上盏结石术中未找到,仍残留.一次性取出残石率83.6% (19/23),总有效率95.7% (22/23).术中、术后无明显出血、疼痛及不良反应,术后无需卧床休息.结论 膀胱软镜治疗PNL术后残留结石具有安全、清出残石率高、患者耐受性好及经济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剑辉;周酉枫;翁锡君;张曙伟;翁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大鼠模型血清瘦素、锌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分别对模型大鼠摄食量、体质量以及血清瘦素、锌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第7天,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摄食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摄食量平均下降23.6%.第1、7天,各组大鼠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4天,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1、28天,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瘦素、锌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治疗组血清瘦素、锌水平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运脾消食颗粒对厌食症模型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瘦素、锌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杜晨光;徐丁洁;丁培杰;曹颖;郑彩慧;白素芬;柳月娟;董玉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明确微小钙化在DCIS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间经病理学证实的226例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DCIS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183例,黏液腺癌2例,腺样囊性癌、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结果 38例DCIS中,临床表现为阴性19例,触及肿块10例,触诊增厚5例,溢血4例.较IDC临床触诊阴性病例明显增多.38例DCIS中钙化相关表现23例,其中单纯钙化12例,钙化伴有结构扭曲7例,钙化伴有肿块4例;单纯肿块8例,结构扭曲7例.183例IDC中钙化相关表现100例,其中单纯钙化26例,钙化伴有结构扭曲15例,钙化伴有肿块59例;单纯肿块60例,结构扭曲23例.DCIS与IDC的X线表现相比较,除钙化形态表现相近外,其余均有较大差异.结论 乳腺X线检查有利于DCIS的检出,与IDC相比较,DCIS的X线以恶性钙化、簇状分布为主要表现.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FNAC资料,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比较.结果 126例淋巴结中,FNAC诊断为恶性的69例(54.76%),可疑恶性7例(5.56%),良性50例(39.68%).经手术病例证实恶性淋巴结80例(63.49%),良性淋巴结46例(36.51%),FNAC诊断的敏感性92.50%,特异性96.65%,误诊率4.35%,漏诊率为7.50%.结论 FNAC为淋巴结肿大患者提供安全、快速、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飞燕;金海;徐志;邵水儿;范贤斌;王振华;顾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TCD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为标准,分析TCD对脑梗死患者颅内颈内动脉虹吸段(S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VA)狭窄6个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TCD对不同程度MCA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33例脑梗死患者CTA检查共发现100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CTA检查发现狭窄血管227条,TCD检查发现狭窄血管214条;与CTA检查结果相比,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94%、96.79%、86.92%、95.37%,Kappa值>0.75,一致性良好;各部位中,TCD对MCA狭窄诊断的敏感度高,一致性好;200条MCA血管CTA诊断狭窄99条,TCD对轻度、中度、重度狭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75%、92.50%、95.35%,中度、重度狭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诊断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媲美CTA检查,尤其是对于中重度MCA狭窄,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辅助诊断.
作者:陈佳鸥;韩丽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特征.方法 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或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甲状腺结节38例(恶性组),良性甲状腺结节68例(良性组),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超声影像学结果以及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比、年龄、空腹血糖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B超检查示结节内血流、低回声及微钙化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及两者均升高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空腹血糖、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内血流情况及微钙化情况,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升高,这些特征均可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谢菲;王筱景;王丽群;李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透析的前提和基础,是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的理想的血管通路.穿刺技术和方法是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不恰当的穿刺方法会增加内瘘血管的损伤,产生并发症,缩短内瘘使用寿命.扣眼穿刺法是指南推荐的内瘘穿刺方法[1],但国内应用并没普及.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自2013年1月开展动静脉内瘘的扣眼穿刺法治疗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志波;潘敏丽;陈丽;何林娇;杨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异常回声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人工流产术后两周来超声复查的4600例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别关注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并对检查发现有宫内异常回声的82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82例宫内异常回声中26例为宫腔积血,10例为宫壁血肿,46例为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10例宫壁及宫腔血肿形成者,超声表现为宫内出现与肌层界限不清的回声强弱不均团块,局部子宫内膜线中断、模糊不清,异常回声团由宫腔向肌层延伸.46例宫腔内妊娠组织物残留者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病理检查残留的组织物为蜕膜、滋养细胞及绒毛.26例宫腔积血者,超声表现为内膜线显示清晰,连续未见中断,宫腔内异常回声团无血流信号,内部回声低弱,随探头挤压可变形或移动位置,嘱药物保守治疗后1~2周内复查,排净消失.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鉴别人工流术后宫内异常回声团的首选检查方法,特别对宫壁血肿的正确判断可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清宫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金美英;袁彩娣;陈建荣;章萍;金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CAV1脚手架样结构域(CSD)多肽对喉鳞癌细胞株HEp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CSD多肽和乱序多肽由人工合成得到,并在N'末端用生物素标记,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SD多肽在HEp2细胞中的内化情况,细胞生长能力用MTT法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HEp2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HEp2细胞中Erk1/2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程度.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CSD多肽能够较好的进入HEp2细胞内;用CSD多肽处理细胞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使更多的细胞处于G0/G1细胞静止期,并能够增加HEp2细胞的凋亡率;CSD多肽不影响HEp2细胞中Erk1/2蛋白的表达,但能明显减少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CSD多肽能够抑制HEp2细胞的生长,并且促进其细胞凋亡;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
作者:顾栋桦;付琳琳;平金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先天性发育缺陷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健康素质的疾病,其在胎儿和新生儿病死率中占很大比例,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与经济负担.据我国卫生部出生缺陷监测机构进行的调查资料,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病率为1.307%,其中,先天性肾脏和泌尿道畸形(CAKUT)占很大一部分[1].国外亦有报道,CAKUT约占产前检查先天性畸形的30%[2].先天性肾缺如(RA)及发育不全(RD)是CAKUT中常见、严重的形式之一,部分患者可隐匿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其机制的研究,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备受重视.本文将对RA及RD的有关环境因素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琦;康国贵;阮培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 收集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分析经超声内镜检查的病变部位、来源、及病变边缘情况.并以此选择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套扎,并记录手术成功率、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及在其指导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间质瘤病理诊断为29例,超声内镜诊断为25例,符合率86.20%;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为15例,超声内镜诊断为18例,符合率83.33%;脂肪瘤病理诊断为4例,超声内镜诊断为4例,符合率100.00%;囊肿病理诊断为4例,超声内镜诊断为8例符合率50.00%;异位腺瘤病理诊断为8例,超声内镜诊断为5例符合率62.50%.12例采用套扎技术,成功率为83.33%,1例大出血.16例采用了EMR法,成功率100%,未出现并发症.32例采用ESD治疗,1例失败,2例迟发性出血,一例穿孔,ESD成功率为87.5%.结论 超声内镜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达栋;黄智铭;郑贤干;王教常;王益训;陈传统;林德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伴浆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国内8例CNL伴浆细胞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 CNL伴浆细胞疾病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和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血症,两种疾病可能源于共同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可采取化疗治疗.结论 CNL伴浆细胞疾病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需谨慎,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彩芳;胡慧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精神疾患的就诊情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4年在浙江省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精神疾患的就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总计32908人次,确诊精神疾患2 756例,其中男1 213例,女1 543例,男女比为1:1.27,确诊病例中新发病例1 441例,3年累计发病率2.23‰;发病以40~59岁、20~3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且就诊人次数每年春季明显增多;各类确诊的精神疾患中精神分裂症(47.42%)、睡眠障碍症(17.63%)、抑郁症(12.70%)位列前三位.结论 2012-2014年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的精神疾患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疾患的发病与人群性别、年龄、时间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万强军;周旭;余军;黄美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急诊患者大多由意外创伤或突发疾病引起,有起病急、病情重及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的特点,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反应,从而影响抢救和治疗的效果.舒适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感觉[1].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及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本研究拟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素敏;徐维维;崔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单侧置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手术切口长3.9~5.6 cm,手术时间为43~110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0ml.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较术后3d略有丢失,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末次随访时疼痛评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伤椎单侧置钉固定能提供较传统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更好的复位效果及更为坚固的固定强度,从而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宋舟锋;蒋云甫;童良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腹部带血管蒂皮瓣在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外伤皮肤缺损患者110例,按照手术修复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行腹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对照组行游离皮瓣修复,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安全可行,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术后成活率较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程;舒建国;龚革会;徐旭东;储林军;申军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单纯化疗及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用治疗Ph阳性首次就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次就诊ALL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联合组(20例),分别采用常规VDCP化疗方案和在此基础上加用TKI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诱导缓解率、总缓解率、中位总生存时间,随访生存率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等.结果 联合组患者诱导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联用TKI治疗Ph阳性首次就诊ALL可有效提高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时间,且未增加毒副作用发生风险.
作者:王英条;杨建舟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