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楠
目的 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9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骨化性肌炎.2例患者术后出现尺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术后8周左右逐渐恢复.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价参照Gassebaum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65%.结论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对骨的血运损伤较小,能较好地保持复位后肘关节的稳定,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增斌;李哲;刘师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Evans-Jensen's Ⅰ、Ⅱ b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滑动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有限元模型,通过4种模型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股骨小转子在该类骨折中的维稳作用和模型中内固定的安全性.方法 采集健康成年男性左侧股骨CT图像和DHS、PFNA系统三维数据,建立左侧上段股骨DHS、PFNA内固定模型,设定边界条件以及负荷加载方式,进行有限元运算,研究500N至2 000N及其间分级载荷下模型的有限元应力、位移.结果 建立了左侧上段股骨Evans-Jensen's Ⅰ、Ⅱ b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DHS、PFNA内固定下4种工况的有限元模型,上段股骨模型(长196.777 mm,40 373节点,216 255个单元)以及DHS(7761节点,33699单元)、PFNA(4312节点,1 8146单元).4种内固定模型在递增载荷下,模型Ⅲ内固定器压应力增加幅度较大,2 000 N下大压应力为727.256±34.66,为模型Ⅰ的1.98倍,超出钛合金钢板强度范围.在分级载荷下模型Ⅲ的Z向位移增加幅度、曲率都明显高于模型Ⅰ、Ⅱ、Ⅳ.结论 在有限元角度,股骨小转子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具有稳定支持作用,在Evans-Jensen's Ⅱ b型骨折中应用DHS系统进行内固定是不安全的,PFNA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作者:王炜;周鹏鹤;郦志文;李山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乳胀是产后常见的症状,在整个产褥期均可发生,产后3~5 d发生率高,因乳房淋巴和静脉充血,乳腺小叶开始大量分泌乳汁,乳腺管不通畅,产妇因疲劳、伤口疼痛及缺乏哺乳经验等原因,未及时有效地排空乳汁所致.乳胀时乳房充盈,表面光滑,有胀痛和压痛,乳晕也硬挺疼痛,乳头变短,婴儿不能有效含接,影响母乳喂养.为此,为乳胀产妇开展了徒手乳房按摩,及时有效排除了乳胀,促进了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乳胀产妇80例,年龄22~35岁,孕周37~42周,其中顺产38例,剖宫产42例,产妇无内外科疾病,判断和语言交流能力正常.
作者:陆应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11例TLS患者临床数据及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并进行积极的静脉水化,碱化尿液,利尿,别嘌呤醇降低尿酸,反复血液透析及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结果 TLS患者大量恶性细胞破坏后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经过治疗,5例临床症状改善,血生化指标恢复正常;3例好转;1例死亡;另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抢救TLS的关键.
作者:冯长伟;任昌明;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老年性闭合性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均采用PFNA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手术时间为30~70 min,术中出血40~120ml.10例患者术前血红蛋白<90 g/L者给予输红细胞悬液1~2 U.本组1例术后第8天因心功能衰竭放弃治疗,余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行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31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91.5%.结论 PFNA适合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而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雪华;蒋曙;吴昶;李阳;周越远;吴赟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经超声及β-HCG检测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经子宫动脉和/或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阴道出血迅速有效停止,清宫出血量控制在100 ml以内,栓塞后综合征较轻,全部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结合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妊娠,有效防止大出血,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雷军;周建勤;罗永荣;章学胜;方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并消耗巨额卫生资源的常见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医疗卫生支出,及低知晓率等特点.据2011年美国肾脏数据登记系统(USRDS)的数据统计,2005-2008年CKD患病率11.0%,预测美国2015年进入ESRD的患者将可能达到712290人[1].探讨早期防治CKD和延缓进展等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CKD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危险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灵萍;罗群;周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用 ProTaper联合不锈钢K锉在磨牙根管治疗中效果.方法 将107例行根管治疗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T+K组和K组.PT+K组56例,先用手用 ProTaper用冠向下技术预备根管冠2/3段,再用K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尖1/3段.K组51例,用不锈钢K型锉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PT+K组单个根管预备时间和根管充填时间均少于K组(均P<0.05),根管预备后及根管充填后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K组(均P< 0.05),根管恰填率要高于K组(均P<0.05),而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手用ProTaper联合不锈钢K锉预备磨牙根管省时高效,能减少术后的疼痛反应,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陈文英;谷志远;陈伟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60例脑血管介入待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2组患者在入院时及介入治疗前1h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计分、血压、心率测量,深睡眠量表计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SAS计分、血压、脉搏改变情况,及介入治疗前当晚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可有效改善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状态,为介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徐虹;马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两种类型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诊治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2012年住院的16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ABPA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咯血、发热,胸部CT可见多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纤支镜检查经常可见特征性痰栓,肺泡灌洗液培养或病理学检查有时可见曲霉菌: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ABPA应综合分析多方面临床资料,血清IgE升高型的ABPA可能是疾病早期或侵袭性较弱的一种形式,口服糖皮质激素+伊曲康唑的方案可以降低ABPA的复发率.
作者:陈晔锋;沈巨信;韩东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临床病理与治疗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提高对AIN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为AIN的患者31例,根据临床表现及肾间质病变轻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激素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AIN绝大多数与药物应用有关,占87.1%,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给予积极的激素及对症治疗,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大多可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治疗1个月后肾功能恢复组的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未恢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AIN是导致急性肾衰的重要病因,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合AIN的临床、病理表现给予合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蔡旭东;裘晓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3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滑入肾盂的结石结合胆道镜取石.结果 33例均取净结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90~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 ml,术后4~5 d拔除后腹腔引流,术后5~8 d排除导尿管,术后住院5~8 d.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6个月,结石无复发,输尿管无狭窄,肾功能改善.结论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效果确切、损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贾万伟;翁责茗;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假阳性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 23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阴性2 020例,可疑阳性150例(假阳性120例),阳性90例.120例假阳性患者平均年龄(29.67±14.23)岁小于全部2 230例患者的(50.67±20.83)岁(P<0.05);女性占65.83%及夜间皮试占28.33%,均高于全部皮试患者的49.69%和17.04%(均P< 0.05).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假阳性率高达5.38%,与受试者、皮试过程及护士心理因素有关,通过正确判断受试者反应、提高业务水平、正确进行皮试及强化护理质量教育等措施来减少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假阳性的发生.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对改善血管顺应性,缓解动脉硬化的效果.方法 观察6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60例体检者出的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水平及肱-踝动脉段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再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脑心通组,观察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血压值、脉压、血脂水平,BaPWV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脑心通组血压、血脂水平及BaPWV值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想更明显(均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可进一步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有效改善血管顺应性,缓解动脉硬化.
作者:章琼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良恶性气道严重狭窄及气道食管瘘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及左右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时,常需多次置入单管状或单分支状气道内支架,使医疗费用、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增加.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呼吸内科于2006年12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联合X线透视下,对12例隆突受累的复合气道病变病人置入Y型气道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60~76岁,平均(68±10)岁.
作者:顾异香;吴宏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传统方法下的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和对因实施相关措施下的2011年传染病病区卫生学监测结果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例数为95例,感染率为53.6%; 2011年为27例,感染率为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传染病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李国军;范平;何维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56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伤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40例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取代开腹手术,术后恢复快;16例中转开腹手术,恢复顺利.上述伤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应用中具有高敏感性、高准确性、指导性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仅适用于高度怀疑而无法排除腹腔内脏器损伤或已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且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腹部创伤者.
作者:倪开元;徐鲲杰;洪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氯-4-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CNP-NAG)为底物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尿液NAG,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评价.方法 尿液中NAG作用于底物CNP-NAG水解游离出显色团对硝基酚(CNP),其生成速率与酶活力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405 nm监测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通过微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NAG活力.结果 本法适PH为5.0,线性范围0~150u/L.批内CV3.86%(n25)批间CV4.67%(n25)平均回收率94%.与终点法对比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Y(本法)=0.8492×(终点法)+0.6742 r=0.9834.结论 用CNP-NAG为底物测定尿液NAG,反应后生成色源CNP,PKa为5.5,与酶的适PH5.0接近,反应后即显色,通过连续监测△A/min,用微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NAG活力,无需设样本空白,可进行自动化分析,使用方便.
作者:徐坚强;谢服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5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诊治妇科急腹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汪玲;毛春梅;高颖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与镇痛泵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90例腹部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镇痛,对照组为常规镇痛泵术后镇痛.评价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肠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镇痛效果满意36例,镇痛满意率80.0%(36/45);对照组镇痛满意37例,镇痛满意度84.1%(37/45);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两组评分镇痛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实验组发生4例,对照组发生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于临床术后镇痛既方便又经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江国斌;方红燕;曹飞麟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