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张龙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 对长沙医学院2010年1-12月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监测,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相结合,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76.9%轻度妊高症患者治愈,控制率为15.4%;59.4%中度妊高症患者转至轻度,控制率为15.6%;20.0%重度妊高症患者转至轻度,控制率为40.0%.患者全部顺利生产,产妇和新生儿均无生命危险.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各种有效护理与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合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浆(1,3)β- D-葡聚糖检测[(1,3)β -D glucan,BG]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1M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BG的含量,将其与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112例可疑IFI患者,真菌培养法46例阳性,阳性率41.07%;血浆BG检测法阳性65株,阳性率58.04%,后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前者(x2=39.95,P<0.05).IFI培养阳性组、IFI培养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BG含量分别为(62.32±19.56)、(30.82±18.86)和(3.02±1.88)pg/ml,前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浆BG检测与真菌培养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等特点,可用于IFI的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蒋最明;顾敏;陈敬群;刘佳强;李舜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02 - 2010年住院儿童主要死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 - 2010年住院的227 078例中793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2 - 2010年住院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住院男女死亡之比为2.18∶1;农村与城市之比为3.89∶1;婴儿期死亡率高,占住院儿童死亡总人数的64.56%,其中29 d~1岁37.83%,新生儿期26.73%;主要死因位于前5位的疾病是: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先天异常、肿瘤、意外伤害;不同年龄组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结论 降低儿童病死率的关键是预防感染性疾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孕前指导及孕期体检,重视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重视意外伤害的防治,尤其应加强婴幼儿期及农村地区的医疗保健工作.
作者:蒋耀辉;钟燕;陈双;丁大为;康如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针对MYOC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优化及筛选方法,为研究后续突变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Western Blot筛选RNAi有效靶点,Real- time PCR检测小梁细胞MYOC基因Knock Down效率.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含有敲减质粒的组别其蛋白表达明显减少;Real - time PCR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含有敲减质粒的组别其MYOC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1#、2#、3#具有确切的干扰效果.结论 经过Western blotting及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所构建的4个干扰靶点的敲减效率,证实RNAi慢病毒干扰效果可靠,且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可随机选择1#、2#、3#中的任一位点作为后续干扰靶点.
作者:匡多秀;李萍;谢小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5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45例(80.4%)、发热48例(85.7%)、精神异常29例(51.8%)、意识障碍11例(19.6%)及癫痫发作12例(21.4%).本组患者腰穿检查颅内压增高者36例(64.3%),细胞数增多者31例(55.4%),蛋白轻度增高者9例(16.1%),糖和氯化物均无明显异常.49例行脑电图检查,其中40例(81.6%)可见异常脑电波.32例行头部CT检查,8例(25%)可见异常低密度灶.25例行头部MRI检查,14例(56%)可见异常信号灶.予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出院时24例(42.9%)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0例(53.6%)遗留有轻度精神异常、智力障碍、癫痫发作等后遗症,2例(3.6%)死亡.结论 头痛、发热、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及癫痫发作为病毒性脑炎常见临床表现;病毒性脑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及头部影像学,多种手段结合更加可靠;疗效较好,对临床上高度疑诊病例应及早予以抗病毒治疗及正规治疗以改善预后.
作者:杨敬良;李焕生;周丛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劳教人群HIV防治知识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在劳教场所中开展HIV综合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PPS法挑选抽样单位,选择湖南省4个劳教所作为本次研究现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了175名劳教人员,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75名劳教人员调查时平均年龄为(33.89±7.16)岁,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例大,为49.14%;152人(86.86%)有吸毒行为,145人注射吸毒,99人(68.28%)有共针现象;HIV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4%:影响劳教人群HIV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入所时间”、“入所次数”、“接受宣传教育形式/途径”.结论 劳教人群 HIV防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劳教场所要加强检测和健康教育等于预措施.
作者:易春云;陈曦;凌坤;王平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乡镇(苏木)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和谐社会建设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9个乡镇(苏木)卫生院大型仪器设备、实有床位数等进行了调查,结果均采用SPSS15.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学软件Matlab7.0绘制Lorenz曲线并计算Gini系数值.结果 2004-2008年五年间乌拉特前旗乡镇(苏木)卫生院总建筑面积、大型仪器设备、实有床位数逐年增加,分别为:5 632.00、5 772.00、5 805.00、6 025.00、6 155.00;74.00、74.00、76.00、78.00、91.00;79.00、98.00、98.00、98.00、102.00;大型仪器设备、实有床位数按人口分布、地理分布的Gini系数分别为:0.05、0.38、0.22、0.27.结论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乡镇(苏木)卫生院规模、布局不尽合理,卫生资源拥有量较少,条件较差;但资源的公平性较为合理,而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公平性要好于床位资源的公平性.
作者:赵文海;韩春平;白旭华;曹民治;卜繁强;周培清;赵晗;赵玉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和病程、血糖、血管病变及血清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名及糖调节正常者40名,口服胃助显剂后超声检测15、30、45、60、75、90 min胃排空率,并计算半排空和全排空时间.每位受试者测空腹及早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B12.分析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影响因素.结果 口服胃助显剂后,病程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胃半排空和全排空时间较糖调节正常者和病程小于5年患者显著延长;15、30、45、60 min胃排空率明显小于糖调节正常组和5年以下糖尿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患者较尿白蛋白阴性患者45、60、75 min胃排空率下降、全排空时间延长.糖尿病患者胃排空时间与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和早餐后2h血糖负相关.结论 超声方法可反映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长期高血糖患者胃排空明显减慢.糖尿病胃轻瘫可能与微血管病变及维生素B12缺乏有关.胃排空减慢可能通过延缓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作者:陈琳;喻明;顾新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江门市2003 - 2010年恶性肿瘤疾病谱的发病状况、死亡构成比及危险因素,探索其流行规律.方法 对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人口学资料的构成比及死亡顺位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构成比居恶性肿瘤首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0 - 50岁年龄组为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年龄段,职业为工人、农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构成比为67.8%.结论 做好一级预防,加强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作者:罗小燕;廖勇彬;甄沛林;谢丽芬;杨莲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姜堰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姜堰市1999- 201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姜堰市1999 - 2010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5 585例,年均发病率为52.9/10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组以20~49岁组发病高,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下河水网地区高于上河高沙土地区,乙型肝炎上河地区高于下河地区.结论 姜堰市近年来甲肝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乙肝发病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大改水改厕力度,继续扩大乙肝疫苗及甲肝疫苗人群接种覆盖面,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
作者:秦才珍;王宏军;张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生期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5例早发型(孕28~34周)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期待治疗后的终止妊娠时间不同分为三组:A:28~32+6周23例,B:33~34+6周46例,C:>35周16例.结果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周(11.5±6.9)d,围生儿死亡率随发病孕周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随发病孕周增长而降低.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儿预后,适当的期待治疗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及减少孕产妇并发症.并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胎情况;选择适当孕周终止妊娠.
作者:覃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丙烯酰胺(AA)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0、62.5、125、250、500、1 000μmol/L AA为染毒剂量,染毒12 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丙烯酰胺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PC1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用MDA和T-AOC试剂盒检测细胞MDA和T-AOC改变.结果 染毒12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染毒剂量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表明,AA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DNA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随着染毒量的上升而升高,T-AOC含量随染毒量的上升而降低.结论 AA能够显著抑制PC12细胞活性,损伤细胞DNA,并诱导细胞氧化损伤.
作者:李程;王穆;吴剑阁;何翠琳;李盼盼;杨慧仙;让蔚清;何爱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农村居民的膳食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佛山市农村居民1071人,通过《全国高血压防治微机网络管理软件》进行膳食、生活方式调查,同时进行血压、血脂测定.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别对食物和生活方式进行多因素有序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 BMI)与SBP、DBP均呈正相关.超重的人其SBP、DBP、TC、HDL的值均较体重指数正常者高(P<0.05).多因素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膳食因素中,新鲜蔬菜、主食、奶类、水果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而油脂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生活行为因素中,吸烟、睡眠不足、闲暇时间<4 h/d、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生活行为方式因素与高血压有很强的联系,有促进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也有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作者:彭倩;周桂凤;曹晓鸥;陈维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确诊为弱视并治疗满三年的600例3~12岁弱视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在600例弱视患儿中3~5岁患儿治愈率为64.5%,6~8岁息儿治愈率为74.6%,9~12岁患儿治愈率为42.1%;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愈率分别为86.7%、59.3%、31.1%;屈光参差性、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弱视治愈率分别为69.6%、67.3%、48.4%;依从性好者、一般者、差者治愈率分别为79.3%、67.0%、29.4%;中心注视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者,无家族史者治愈率明显高于有弱视家族史者,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患儿弱视治愈率越高,县城及城市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农村的患儿.结论 影响弱视儿童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弱视程度、依从性、年龄、注视性质、弱视类型.
作者:冯丽;李洁;张海江;岳钟;李世强;杨倩;宋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近期死亡率及预后研究.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25~60 ml)300例,治疗手段:内科保守治疗90例(保守组),硬通道穿刺治疗180例(穿刺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0例(开颅组),随访3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存活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穿刺组术后死亡率(9.44%)显著低于保守组(26.67%)和开颅组(23.33%)(P<0.05);穿刺组ADL1- 3/ADL1-5% (85.28%)显著优于保守组(54.55%)和开颅组(65.22%)(P<0.05).结论 CT监视下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捷、定位准确、创伤小的手术方式,术后死亡率低,显著提高了存活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宪林;姜宏舟;刘国军;王庭忠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中常见疾病在不同器宫、性别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10年在医院B超室进行健康体检的14 057例体检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检测出来的疾病依据性别和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1)检测出的疾病: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肾结石、肝血管瘤、肝癌、肾癌等,其中脂肪肝检出率居首位,肝囊肿占第二位;(2)除了肝癌、肾癌外,其他疾病在男女中均有分布,同时女性在肾囊肿青年组、胆囊息肉青年组和老年组、胆囊结石青年组、肝血管瘤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除了胆囊结石和肾结石外,其他疾病的老年组发病率高于中年组,同时中年组也高于青年组.结论 各种肝胆肾疾病在人群中不健康比例相当大,尤其是在中老年组的发病率较高,但在青年组也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可进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常玉洁;米晓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手消毒剂的毒性效应,了解稳定性二氧化氯使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 采用急性经口毒性、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 本研究中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 000 mg/kg·bw;在兔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中,稳定性二氧化氯手消毒剂多次接触动物完整皮肤未引起动物皮肤刺激反应;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经过28 d喂养后,试验各剂量组实验动物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加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实验动物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动物各脏器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该稳定性二氧化氯手消毒剂在本次试验条件下,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对皮肤刺激属于无刺激性物质;也未显示对大鼠有亚急性毒性作用.提示该消毒剂的正常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李立;尹晓晨;胡余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减少母体及围产儿并发症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 将131例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47例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和165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分析在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只有剖宫产高于对照组(P<0.05).未治疗组孕产妇的先兆子痫、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的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血糖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席德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综合定量评价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99- 2010年的文献资料.按照纳入标准的要求筛选相关文献,选择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使用Rev 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7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均数差(WMD)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组与对照组在收缩压[WMD=- 18.27,95%CI(-25.30,- 11.24),P<0.00001]和舒张压[WMD=-8.77,95%CI( - 12.00,-5.55),P<0.0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本评价结果较稳定.结论 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使血压控制在更有利的水平,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
作者:陶荣琴;郭铭伟;张昕煜;殷姿;梁维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缩短门诊妇科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药敏报告时间,突破门诊妇科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多、而做药敏实验少的瓶颈.方法 用鉴定药敏反应板显色法和沙保乐琼脂平板扩散法分别对门诊妇科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白带标本进行直接快速药敏实验,观察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比对和确定.结果 改良沙保乐琼脂平板95%的标本能在24h内长出均匀肉眼可见的菌落,3%的在48h内长出均匀肉眼可见的菌落;2%的5d后仍无菌生长;24~48 h后反应板显色法干扰很大,显色不清,结果很难判断.结论 采用改良沙保乐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念珠菌直接快速药敏,经济适用,可操作性强,能够在24h内发出药敏报告;鉴定药敏反应板显色法干扰很大,显色不清,结果很难判断,不宜采用.
作者:蒋晶星;林应标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