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分析

他付见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 剖宫产, 阴道分娩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210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阴道分娩组(105例)和剖宫产组(105例),分析两组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剖宫产生产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为5.7%,阴道分娩生产方式的新生儿窒息率为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阴分娩并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概率,因此不能将其作为剖宫产的指征。临床实际工作时,应对高龄产妇剖宫产率进行严格控制。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1]。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产后出血又是以宫缩乏力性出血为常见[2]。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谢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社区康复

    对辖区内37例慢阻肺患者进行劝导戒烟、合理营养、家庭氧疗、呼吸功能锻炼、心理支持等康复指导,效果分析,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作者:廖云娥;王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永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探索社区门诊治疗高血压的佳用药模式。方法:对2012-2013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房3785张治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分析。结果:3785张处方涉及抗高血压药七大类31种,其中以钙离子拮抗剂(CCB)使用率高。3785张处方中,采用单药治疗的占35.37%,两药、三药和四药联合治疗的分别占48.93%、12.87和2.84%。结论:高血压治疗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采用单药、两药、三药甚至四药联合治疗处方。联合用药尤其是两药联合用药治疗在社区门诊治疗高血压用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胡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实行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与预后情况、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微创手术后,急性生理系统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24h内,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数据不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的48h与72h后,腹腔淀粉酶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在采用微创手术后,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评分,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取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一共有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单一采取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对病人采取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临床使用药物治疗以后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给予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以后的症状减轻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C-反应蛋白和血沉数值变化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取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以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开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疾病特点,探讨其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分析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因素,观察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126例患者经过临床干预护理后,126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2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临床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加强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侍慧玲;哈斯图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及早发现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方法: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来进行。结果:集体就餐者中发病的17人均参加了2013年7月28日的婚宴,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粪便及留样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此事件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孙慧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息肉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目的:通过对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记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得出内镜下胃息肉病症的形态学特征、相关的病理类型分布,另结合胃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关系,探讨胃息肉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患者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某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胃息肉患者共200例,对这200例胃息肉患者临床治疗及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研究分析的200例患者,胃息肉发生位置在胃窦、胃体和胃底发生率高,发生率为80%;胃息肉患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在50-70之间的占56%;息肉直径在0.5cm以下的患者有168例,占总数的84%;患者胃息肉以炎性息肉为主,所占比例为54%;胃息肉患者中幽门螺旋菌的感染率相对较大,为40%,而萎缩性胃炎发生率相对较小为7%;大部分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且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息肉的易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且胃息肉中常见的为炎性息肉,直径一般要小于1.0 cm,临床治疗时需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身体状况可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进行息肉切除。

    作者:于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从脾胃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发病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以记忆力障碍和智能减退为主,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因多种并发症而死亡,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现代医学虽然在某些环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整体上仍然未能揭示其疾病本质,对其治疗也依然处于探索阶段[1]。中医学认为痴呆病位在脑,与五脏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由精、气、血亏损不足,髓海失充,脑失所养,或气、火、痰、瘀诸邪内阻,上扰清窍所致。在对老年性痴呆病机的阐释中,中医学既重视五脏整体的功能状态对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影响,同时又强调脾胃病机的重要作用。盖因脾胃主导气血之生化,又为翰旋气机升降之总枢,《难经》有言:“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此虽以呼吸言气机的升降出入与五脏功能的关系,同时又说明脾胃在调节其它脏腑功能关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脾胃虚弱或调节异常,则心肺与肝肾功能紊乱,气血失和,清阳不升,浊阴内踞清窍,髓海被伤,神机逆乱,则痴呆成矣。故脾胃功能异常关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马东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作业治疗对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活动的影响

    目的:分析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43例分为观察组,余者42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及神经促通技术为主的P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作业治疗,比较两组的 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是偏瘫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炜方;奚红武;奚潮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坏疽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椎体压缩骨折良恶性CT及MRI鉴别诊断

    分析研究MRI鉴别诊断椎体压缩骨折的良恶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7月经我院临床或病理证实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8例,男31例,女27例,进行MR仪扫描。结果:Ⅰ、Ⅱ、Ⅲ、Ⅳ度压缩骨折椎节数、压缩椎体强化、台阶征椎节数、附件及椎间盘受累数在良恶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讨论:MRI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任意方位的直接成像,在鉴别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表现出独特优势。通过 MRI 增强检查以及弥散加权成像等检查,可更好地鉴别椎体压缩骨折的病因。

    作者:陈江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20例,通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引起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因素有身体、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特征等的因素。讨论: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不但对产妇本身健康存在不良影响,还会对婴儿的发育、行为、情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对产后抑郁症进行有效的护理,缓解患者的产后抑郁症至关重要。

    作者:龙海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观察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5%(30/40)。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使老年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广泛。

    作者:凌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50例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350例CO2激光治疗溢脂性角化病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我们收治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350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3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1],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每组分别175例患者,比较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两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采用 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采用 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和液氮冷冻治疗相比更安全、有效、快捷,无明显副作用,对脂溢性角化病[2]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瑾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昔莫司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高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行阿昔莫司药物治疗,分析其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选择30例符合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均分为3组。阿昔莫司组患者每天服2次阿昔莫司,250mg/次,氟伐他汀组患者每天晚上服氟伐他汀40mg,阿昔莫司联合氟伐他汀组患者同时服用阿昔莫司和氟伐他汀,均服药治疗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调脂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组患者调脂效果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阿昔莫司与氟伐他汀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用,3组患者的TC、LDL-C和 TG的含量分别下降29%、32%和40%,HDL-C的含量升高,联合用药组TC、LDL-C、TG的浓度降低,升高 HDL-C的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结论:阿昔莫司和氟伐他汀联用可全面调节血脂,可以有效治疗复杂的高脂血症。

    作者:赵宏;辛忠秋;郑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和管理措施在血液透析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分析了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之首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预防和管理措施。结果:实现了控制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结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许晓妹;许晓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生素和β-巯基乙醇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孤雌发育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维生素及β-巯基乙醇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培养的影响。加入β-巯基乙醇的采卵液,与不加β-巯基乙醇的采卵液对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成熟率明显提高(64.70%和58.34%),孤雌培养的卵裂率却偏低(81.80%和87.57%)。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 A、D、E,则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提高(P<0.05),孤雌培养的卵裂率也明显提高(91.80%和83.27%),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梁妍琰;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150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n=75),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或肌肉注射镇痛(n=75),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其他一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48h、72h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72h完全镇痛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首次下床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能有效减轻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康复,护理应注重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

    作者:陈玲萍;程彩萍;叶宇挺;李爱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4例肺小结节病例手术诊治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和分析肺小结节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0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4例肺小结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治疗在小结节诊疗过程中的疗效。结果:肺癌21例(62%),肺良性病变13例(38%),其中肺癌病例随访2-5五年,3例死于全身转移,余18例(86%)未发现癌症转移。结论:对于肺小结节病例应考虑到早期肺癌的高危因素,对于短期治疗或随诊无明显变化者,积极的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郑永华;迟英民;曹宏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