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癥散外敷在保守性微创术联合米非司酮防治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陈树萍

关键词:消癥散, 保守性微创术, 米非司酮, 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用消散外敷预防保守性微创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4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行保守性治疗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2例予以保守性手术+米非司酮口服,术后加用中药《消散》外敷;对照组52例,予以保守性手术+米非司酮口服。结果: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 PEP,实验组在 PEP 发生率治愈成功率、血β-HCG 降至正常所用时间、患侧输卵管复通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后加用中药《消散》外敷能成功预防保守性微创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 PEP 的发生,避免术前因为警惕 PEP 发生而对病例进行筛查,扩大了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范围。而且还大限度地保留了输卵管组织的完整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消散外敷在保守性微创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有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疗效,为临床上更好的护理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出血现象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5例妊高症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现象,所占比例为27.5%,对这55例妊高症产妇实施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的积极护理。结果:所有产后出血的妊高症产妇中仅有3例因救治后仍大量出血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剩余5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针对具有产后出血的妊娠高血压产妇,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降低死亡率,提高母婴生存率。

    作者:李秋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性维生素D冲击治疗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 D 冲击治疗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对1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在常规血液净化基础上予以活性维生素 D 冲击疗法(2~4ug,每周2次口服),观察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 Ca、P 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 iPTH 显著下降(P <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净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予以活性维生素 D 冲击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张勇;冯志鹏;马燕;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开放护理技能中心对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目的:观察开放护理技能中心对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情况。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选取护理技能中心开放前2011级学生40人作为对照组,护理技能中心开放后2012级学生4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教学与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优良率为65.0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技能中心的开放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和珍惜实验室资源的主人翁精神。

    作者:戚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实验教学环节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点,科学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巩固护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更好地为职业素质的培养提供机会与平台,对本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实验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国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指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护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以期为护理学实验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柯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2005年-2013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手术后病理证实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7例,腺癌2例,鳞癌1例。G1级5例、G2级8例、G3级7例。A 期5例、B 期6例、C 期6例、D期3例。1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5例行保留肾脏姑息性切除。17例随访患者中,术后生存<2年3例,2-5年7例,≥5年7例(41.2%)。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张楠栋;吉日嘎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患9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77.78%,两组病患的相关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对病患使用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着疗效好,副作用少,恢复时间快的特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更年期综合症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更年期综合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关海燕;袁会峰;杜晓娜;任芳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蹲式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蹲式分娩方式对妊娠分娩的助产效应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孕39-40周初产产妇3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1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第二产程实施常规仰卧位分娩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第二产程实施蹲式分娩法。结果:实施了蹲式分娩法的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产程耗时、母婴状况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 <0.05),自然分娩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初产产妇进行蹲式分娩方式,能够缩短第二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会阴裂伤发生率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难产及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分娩质量。

    作者:蒋爱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患者透析过程中分别对新透析患者和容易发生血液透析综合征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医院积极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医院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带教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其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护理带教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其在临床带教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68例护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带教,观察组护生给予分层带教,观察比较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带教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显著强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效果较好,能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生满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7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总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其中 Y 形钛板固定肘关节优良率为75.7%,克氏针加螺钉固定肘关节优良率73.5%;Y 形钛板固定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肘关节疼痛,克氏针加螺钉固定仅有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疼痛,P <0.05。结论: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内固定方法,并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科学合理,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作者:肖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重症药疹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艾滋病重症药疹的观察,护理方法的分析。结果:42例患者能正视自己的疾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的创面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继红;王翠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的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选择传统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的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术后的并发症少,有利于身体恢复,促使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祝银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4月-2014年11月接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为66.67%(40/60),研究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8.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罗北;侯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合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服务结合管理,以期达到医疗服务准则。方法:我们围绕优质护理宗旨,在乳腺癌临床路径医师版表格增加"护理措施"栏、"宣教"、"计费栏"进行医护共管。2013年1月-12月笔者对所在医院收住院的乳腺癌患者共52人按以上方法管理,作为研究组;以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该医院所有收住院的乳腺癌患者共46人的资料作为对照组,2012年全年乳腺癌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及优质护理,但医护分开管理。两组以"患者满意度"、"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对比,"发生差错纠纷率"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低,"发生差错纠纷率"方面,与对照组对照分析,P 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在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合临床路径管理达到了"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准则。

    作者:张志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年龄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年龄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按照其年龄分为婴幼患儿组和年长患儿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肺外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在低热(≤38℃)、高热(>39℃)、咳嗽、湿罗音、喘鸣、胸部 X 线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中热(38~39℃)以及肺外表现比较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 MPP 患儿在发热、肺部体征以及胸部 X 线片等临床体征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肺外表现上差异并不明显。

    作者:卢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来本院体检中心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措施。结果:对照组6个月前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血糖的改变,经临床统计学分析 P >0.05,表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干预前后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血糖的改变:见表2,经临床统计学分析 P <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后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指导营养膳食,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陈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西环素、典必殊眼膏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典必殊眼膏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60例,12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成3组,A 组,采睑板腺按摩联合药物治疗;B 组,采用药物治疗;C 组,单纯睑板腺按摩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各组疗效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A、B、C 三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显著性;A 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 B、C 两组。结论:睑板腺按摩联合药物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小环;王昆;任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靶控静脉联合用药麻醉用于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靶控静脉联合用药麻醉对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行神经外科手术的202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入院时选取的麻醉方式分不同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分别采取血浆靶控注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麻醉和靶控注入丙泊酚和芬太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0.05),而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靶控静脉联合用药麻醉效果较好,患者麻醉后具有更稳定的体征,苏醒较快,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国肖;王彦花;张梦云;张凤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薄芝糖肽治疗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后的 PIT、Hb、RBC、WBC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研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神疲乏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缓解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 <0.05。结论:对老年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加用薄芝糖肽,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象,改善全身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