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瑾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散治疗跟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跟骨莿患者38例,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62.5岁,病程2个月到15年,男20例,女18例,均做跟骨X片示有跟骨刺。随机分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胶囊0.1g ;治疗组:给予活血止痛散患侧足跟外敷Bid ,一个月一疗程。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3.6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活血止痛散治疗跟骨刺,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应鹏;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就诊的相关性病例的前列腺癌患者给予随机分组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虹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治疗过程使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不同的预后,健康教育是以使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对手术的耐受力,让家属及患者以获得大的心理支持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方法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修正,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以预防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颊侧径路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的54例需要进行对下颌中低位置阻生的第三磨牙做颊侧径路拔出手术的患者,牙总数为54颗。其中中位水平阻生患者牙数为25,其中单根牙数为6颗,2根牙数为8颗,3根牙数为7颗,畸形根牙数为4颗。低位水平阻生患者牙数为29颗,其中单根牙数为7颗,2根牙数为10颗,3根牙数为8颗,畸形根牙数为4颗。再手术后,对54例患者从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开口度,还有愈合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4例患者中低位第三磨牙拔出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颊侧径路拔除法对下颌中、低位置的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拔出有着良好的临床医用效果。
作者:陈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例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疼痛和颈椎功能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有显著改善;颈椎功能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贺国涛;代铁柱;张教明;史峰波;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肝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佳治疗方案,但精神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围手术期发生死亡的风险。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该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免疫抑制药物是主要因素之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很多,从轻微震颤到死亡,其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在肝移植患者的术后管理中,高度重视、迅速诊断、及时治疗该并发症对于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作者:宫琳;施露;袁伟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剖宫产手术中一些常见并发症。希望工作者对剖宫手术的指征严格掌握,同时希望广大家属、产妇也要配合,争取尽量阴道分娩。1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1.1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2002年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对470例剖宫产进行调查,平均出血量475.35ml ,24小时总出血量平均589.71±280.46ml ,中位数532.14ml ,经阴道分娩24小时平均出血量398.6ml ,中位数是341ml ,可见剖宫产的出血量比阴道分娩的出血量明显增多。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口创面出血、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致远期产后出血等。
作者:肖永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乡镇管理的糖尿病的老年患者74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747例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4例、对照组373例。观察组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结果,观察指标为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副反应率为5.34%,对照组为20.11%,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严重副反应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出现窒息状况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并采取合适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分析后,新生儿脐带异常33例、产程异常18例、胎儿窘迫8例,病理妊娠5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情况与产科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产妇进行产前、分娩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玲;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早期如何及时有效的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伤员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5年间收治的167例伴有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诊治情况。结果:14例伤情严重和/或伤后较晚到达科室患者死亡。153例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总体救治成功率91.6%。其中1h内接受处理患者死亡率4.6%;1~6 h接受处理患者死亡率10.8%。结论:早期积极、准确判断伤情和提前干预病情,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作小组,简化住院流程、缩短各个环节可能延误的时间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胡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和三管引流在十二指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以来施行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被漏诊,早期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充分引流,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洪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针对100例高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拔牙术中的危险发生几率。方法:在高龄患者拔牙术中实施舒适护理,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指导,术后护理干预等,以评价其拔牙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100%,拔牙手术过程顺利,无明显意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讨论:对高龄拔牙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使其在拔牙术中处于佳身心状态,而正确评估患者状况、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高龄患者的合作程度,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利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咽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顽固且不易治愈。临床病理主要分为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三种。该病症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炎性。
作者:陆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菟丝子为常用药材,因其产量的减少和用药量的增加,目前市场上伪品较多,南菟丝子已成为商品的主流品种。本文从原植物和性状上介绍了正品菟丝子与几种常见伪品的鉴别,还有关于理化鉴别的一些方法,并建议扩大菟丝子的药源。
作者:金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对大肠癌患者的药理学疗效。方法:将4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30例,观察组在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扶正化瘀丸(主要药物:太子参、天冬、炙黄芪、山楂、土茯苓、乌梅等)治疗,对照组单用上述西医治疗,两组均在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91.30%、81.74%,而对照组(分别为75.65%、46.09%),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对治疗大肠癌患者进行药理学研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俊华;刘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引火归原法,是指因肾水亏损于下而致虚火上升所出现的一系列眩晕耳鸣,面红轰热,腰酸足冷,或口舌溃烂,咽喉干痛,齿龈浮痛等上热下寒见证,而采取在大队滋阴药中少佐桂附等辛热之品而引“虚火”“浮阳”“龙雷之火”下行归肾的一种治法。
作者:苏泽;程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护理质量检查、手术医生及手术病人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护士长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职责。提高手术室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明确手术室护士长的职能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保证。探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护士长的职能与素质要求。
作者:冯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54名行子宫颈锥切术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病理检查结果和子宫颈锥切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发现,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与宫颈锥切术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26例完全符合,占总数的48.15%;另外28例不符合,占总数的51.85%。宫颈锥切术后,有3例患者因发现早期浸润癌而在上级医院实施广泛子宫切除术,占总数的5.56%,有32名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占总数的59.26%。有30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痊愈。对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其中有2名患者妊娠并已分娩。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存在保留生育功能需求患者的治疗中,并且它不能被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取代。
作者:田维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腹腔闭式引流术患者128例,对其实施精心的护理,观察患者康复及满意情况。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康复率100.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125例,满意度高达97.66%。结论:腹腔闭式引流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更好的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明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肌间沟置镇痛泵配合康复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自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对23例肱骨远端 C型骨折术后患者行肌间沟置镇痛泵配合康复手法治疗。男13例,女10例,年龄17~65岁。在麻醉医师协助下置入PCEA 型镇痛泵,进行康复锻炼,鼓励病人主动锻炼。治疗2周及2个月进行 Mayo评分。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p<0.01),肘关节组活动度较对照组改善约6.2±2.00。 Mayo肘关节评分18例为优,5例达到良,优良率达到100%。结论:采用肌间沟置镇痛泵配合康复治疗肱骨远端 C 型骨折,可明显提高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减少其并发症,且其方法安全、方便、可行。
作者:王川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