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君;王永团;刘飞云;陈丽;杨桂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促进模式,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中收治的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结合健康促进模式(HPM )的方式。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循医嘱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情况方面也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很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节约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 值、心率、呼吸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防止并发症产生,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子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手段对在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中应用注射 A 型肉毒毒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86例在我院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患者,将其均分至采用单纯眼袋整形术治疗的 A 组与眼袋整形联合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鱼尾纹减轻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眼袋切除术联合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的B组在静、动两种情况下,无论是眼袋减轻情况42例(97.7%)、鱼尾纹减轻情况43例(100%),还是治疗后皮肤光泽增强度40例(93.0%)均明显优于 A组。两组不良反映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眼袋整形术联合注射A 型肉毒毒素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武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份-2013年3月份间在我院眼科120名眼科住院患者,对眼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患者对眼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中发现,69.17%的患者认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为眼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大不安全因素,患者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睡眠障碍和感染。结论:眼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注意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熟练的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事件,提高眼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

    作者:罗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围术期时期,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例进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用异丙酚和异氟醚进行麻醉,观察麻醉开始前60min、切皮后、麻醉后60min三个时间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 两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较正常的高,但是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没有显著变化。B组的血糖、皮质醇水平、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正常的高。 A、B两组在这四个指标上均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结论:对下腹部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异丙酚的影响较异氟醚小,异丙酚更适宜作麻醉药。

    作者:张进领;陈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眼底病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眼底病患者,随机抽取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应用药物治疗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92.5%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具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照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眼底病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不但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医治效果,且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苟诗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中医医院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必要性

    目的: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护理过程中采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39例观察组和3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沟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9.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运用护患沟通理念,能够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史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胫骨 Pilon骨折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其临床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全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则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骨折处进行 X 线片检查,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浅表皮肤患者4例,占比8%,没有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等术后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折移位10例,占比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率差异显著(p=0.041<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密度基本改善状况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诊治中,优先选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患者胫骨解剖结构以及功能的正常,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避免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患者骨骼恢复较快而且效果较理想。

    作者:张智文;张浩;毕锐;侯建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8.7%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气分析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P H值、PaO2和Pa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PH 值和PaO2明显升高,而 PaCO2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 AECOPD疗效可靠,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有效改善酸中毒,提高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医院外科在1996年至2006年间施行的2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心理护理能减少手术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自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外伤出血的院外急救探讨

    目的:对外伤出血院外急救方法进行讨论,探究正确的急救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3年收治的40例外伤患者,对其院外急救的方式以及效果进行讨论。结果:针对患者的受伤程度和受伤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其中1例患者由于伤势过于严重,院外急救不及时,当场死亡,其余39例外伤出血患者均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导致外伤出血的原因有很多,要求在治疗中,采取适当的救治方法,达到挽救患者的生命的目的。

    作者:何羡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896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的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尽可能保护妇女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洱源县计划生育服务站2009年1月-2014年4月,共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1896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从 IUD 类型及型号,放置年限,受术者的社会生物学特征,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68例中,92例因随访或临床症状就诊于我站确诊 IUD 位置下移择期取出;56例因带器妊娠行人流术时取出;12例因腹痛、流血等副反应取出;4例IUD自行脱落;2例IUD异位至腹腔,经腹腔镜下取出;1例 IUD部分异位于宫颈阴道部,经取环钳取出;1例带器宫外孕,转诊上级医院。结论:IUD类型及型号,放置年限,受术者社会生物学特征,服务质量等均为IUD避孕失败的因素。

    作者:杨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技巧及术后粘连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技巧,并对术后粘连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64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分析,观察其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64例产妇均顺利将胎儿娩出,其中2例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损伤膀胱,均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5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经治疗均已痊愈。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时存在着较大的危险,这就要求术者充分评估患者,熟悉解剖学结构,提高术者手术技巧,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莉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在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先兆早产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给予观察组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先兆早产的首选。

    作者:刘稳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妇8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人。对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特殊的护理方式,而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则进行日常常规护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评定护理干预对缓解术后疼痛的效果,并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在无痛及轻度疼痛的百分比(70.0%)显著多余常规护理组(38.0%),且护理干预组相对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指导、休息指导、日常指导等,可以大幅度减轻或降低产妇疼痛感,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使产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从手术室护理工作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人性化管理策略,总结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为优秀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手术室工作整体环境,确保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以及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

    作者:唐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记录我院接收治疗的16例穿透性心脏外伤病人急救手术中所做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配合经验,探讨护理配合注意事项,归纳护理配合心得。结果:15例穿透性心脏创伤病人顺利完成手术,心脏恢复功能,康复出院;1例病人由于抢救时间及病情特别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穿透性心脏外伤手术要求严格,病人情况复杂,手术时间紧迫,高效、合理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护理配合体系。

    作者:桂雯婷;毕丹;王外英;利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如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

    目的:探讨如何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及对其抢救和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对955例的病人进行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及回顾。结果:全组955例的病人,死亡251例(26%),植物生存32例(3.4%),重残93例(9.7%),中残108例(11%),恢复良好471例(49%)。结论:除脑疝外要保持呼吸均匀,手术后尽快恢复脑水肿,积极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用催醒剂、神经营养剂及物理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存活率和意识障碍苏醒率。

    作者:李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婴幼儿腹泻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婴幼儿腹泻治疗采用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6月间,我院门诊治疗的婴幼儿腹泻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益生菌、止泻、助消化治疗和止泻、助消化、抗菌素对照组,分析两组在临床疗效的区别。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婴幼儿腹泻患者,常见原因为饮食不当、肠胃受凉或病毒感染所致,给予肠道益生菌、适当止泻、助消化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运城市第二医院肾内科长期透析1~32年患者350例,339例前臂内瘘,9例上臂内瘘,2例移植内瘘常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内瘘穿刺方法为阶梯式或局域穿刺,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或弹力绷带压迫法,有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A组,无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 B组。结果: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A 组)42例(12%),29例(69%)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伴高血压,但和B组61%高血压患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57.1%)患者为透析10年以上的长期透析患者仅9.6%为透析5年以下患者。42例患者前臂内瘘35例,上臂内瘘6例,移植内瘘1例,主要发生于穿刺点部位的瘤样扩张29例,近吻合口的瘤样扩张8例,静脉全段扩张3例,假性动脉瘤2例。 A 组采用局域穿刺的比例为69%,远高于 B组21%(P<0.01)。2/3的上臂内瘘患者伴血管的瘤样扩张。内接吻合方式、透析后止血方式、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瘤样扩张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与局部反复穿刺、内屡部位、血压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预防:内瘘的瘤样扩张对内瘘的长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人性化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患者200例,100例给予常规护理,100例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5.1±7.9)d低于对照组(38.4±4.2)d ,基础次数、患者满意度分别为(213.6±93.1)次/人、(89.0±5.3)分高于对照组(143.2±43.9)次/人、(76.2±22.7)人,不良结局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70例次低于对照组90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运用人性化服务,有助于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