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娜
目的:经过统计与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症状来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规则与特点,随意选取在2014年01月01日--2015年01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当做我们这次临床试验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分析这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详细临床治疗信息来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实际临床现状、并发症的现象以及其临床治疗的效果等概况。结果:这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血压值和临床症状都有所不同程度的变化。效果显著的有22例,效果一般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例数为25例,其余的1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无效,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有效率为78.3%。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会引发许多高危性并发症,所以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在现实中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应当按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实际临床状况进行诊治,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率。
作者:李芳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肾病48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甲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乙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临床可推广。
作者:孟利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妇女阴道病原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判断清洁度,查找线索细胞、霉菌和滴虫。结果:3381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的比例为92.5%,Ⅲ~Ⅳ度的比例为7.5%;检出病原菌254例,占送检总数的7.5%,其中细菌感染率为5.88%,霉菌感染率为1.24%,滴虫感染率为0.38%。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原菌主要以细菌和霉菌为主,应做好预防及诊治工作。
作者:唐金薇;韩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的临产后护理。方法:通过我院就诊的3例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分娩过程中,产后宣教及护理,对其进行总结。结果:这些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顺利分娩。结论:足月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复杂多变护理是否得当,观察仔细,可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平产分娩率。
作者:龙玲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米非司酮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意外妊娠停经小于等于49天的早孕妇女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囊排出情况、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及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的孕囊排出时间及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安全有效,与米非司酮相比可以加速孕囊排出及减少出血量。
作者: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经阴道一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 -O 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间75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对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讨论,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生活质量高的11例,生活质量一般的33例,生活质量差的31例;护理后生活质量高的57例,生活质量一般的15例,生活质量差的3例,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戴乐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8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晚期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医院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对治疗组则采取护理干预。入院当天和入院后一个月,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 -36)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入院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肿瘤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妇科盆炎清栓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经期前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妇科盆炎清栓和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盆腔炎患者使用盆炎清栓联合金刚藤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治疗盆腔炎,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等级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对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严重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晓莉;孙宁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非典型心肌梗死;识别;护理。方法:现将我院内科收治的18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一介绍,提高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提高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危及生命,据有关资料报道15%~75%的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病患者,发病后常无明确的胸痛表现,发展迅速,自始至终均未出现冠心病的特征性胸痛,不易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注意。
作者:秦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血液净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诊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高血压的46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分为甲、乙组,对比循证护理和基础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1)两组比较,甲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显著优于乙组85.7%,P <0.05;2)两组高血压发生率对比,甲组的发生率8.0%(2/25)显著低于乙组23.8%(5/21),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高血压的出现,临床护理价值高。
作者:许秋俊;张瑞华;李晶;贾四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4年12月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91例,其中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6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血栓29例,年龄22~88岁,平均(63.5±11.1)岁,均经 DSA 及手术取栓或溶栓证实。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管壁、内膜、血栓回声、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检测,对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很好的显示血栓部位及周围血管情况,超声检查与 DSA 符合率91.9%,与手术取栓、溶栓符合率95.3%,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血栓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孙文清;韩洋;曾燕荣;陈洁;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病例导入方法的体会。方法:该研究选取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8人,其中一个班有62人为对照组,另一个班有6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接受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比两组在调查问卷和课程考核中的差异,并通过软件 SPSS11.5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对观察组实施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考试成绩都比对照组显著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临床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及热情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对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书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兴行业出现在人们面前--催乳师,可以说他们是哺乳期妇女和新生宝宝的福音,通过催乳师的手法,不仅可以改善产妇产后无乳、乳少等问题,还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以及乳汁淤积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催乳师市场尚处于发展时期,诸多制度还不够完善,其中大的不足便是专业人才的匮乏,这势必导致了整个催乳师市场的混乱。同时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和国民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本文综合两者的共同问题,提出了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催乳技能培养的优点,并且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作者:修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5月~2010年05月之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20例阑尾炎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分别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疤痕遗留率(3.33%)、切口感染率(0)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67%,13.33%),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 <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的差别不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陈豪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四年间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为硝咪唑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林可霉素类。使用率在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呋辛51例(占42.5%)、甲硝唑38例(占31.7%)、克林霉素30例(占25%);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1次/d,一般是手术中给药一次,术后连续5~7d;产科52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天数为4.5d,妇科6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天数为5.5d;妇科68例使用抗菌药43例,15例未使用;产科52例均使用抗菌药(P <0.05);9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前30min 给药85例,应为合理;术前1~3天用药10例表明存在潜在感染,用药应算基本合理;术后用药76例2天内停药,基本合理;13例3天停药,算为基本合理;另外5例4~7天停药,不合理;后1例存在术后切口感染;95例使用抗菌药后不良反应较轻微、相对较安全。结论: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来说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用药选择给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需要加强相应合理用药的管理。
作者:蓝春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小儿干燥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蜂蜜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能接受患儿29例,占85.3%,对照组能接受患儿15例,占42.9%,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取蜂蜜水对小儿干燥性鼻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采取复方薄荷油进行治疗,且患儿能接受程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桩+金属烤瓷冠与单纯金属烤瓷冠对后牙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共95颗后牙体缺损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金属烤瓷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桩+金属烤瓷,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37例,治疗失败3例,成功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成功31例,治疗失败9例,成功率为7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成功率上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纤维桩+金属烤瓷冠修复后牙缺损优于单纯金属烤瓷冠,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以降低烤瓷冠失败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对左侧顶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恢复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影像表现及特征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该患者发现头部肿瘤时间>2年,由于头部出现间歇性头痛到我院进行治疗。颅骨 MRI 检查表现为 TIW1和 T2W1高信号,可见放射针状低信号间隔,增强后呈非均匀强化;颅骨 CT 检查显示板障呈边界清楚的膨胀性骨破坏区,内部伴有放射状骨嵴骨性间隔;X 线检查发现以肿瘤为圆点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的骨针。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对该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比较低,对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十二指肠瘀滞症的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临床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探讨 X 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瘀滞症的病例进行 X 线和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例中,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均可见造影剂不同程度的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和十二指肠升段笔杆样压迹。采用俯卧位及右侧卧位,造影剂很快通过。结论:X 线钡餐造影是十二指肠瘀滞症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可减少对本病的误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贵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