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张燕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得到较快康复,并顺利出院。结论:对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系统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底纳入本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完成此次研究,报名区民为120人,把120位居民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经过6个月的管理,对比两组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居民血压、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过群组管理,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体重等指标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开展群组管理的应用模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使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居民血压、体重等数值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谢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筛查中高频B超检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癌筛查中高频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地区3100名女性进行以临床乳腺检查、选择性高频 B 超、选择性乳腺钼靶(MG)为模式的乳腺癌筛查。结果:以病理诊断为终标准,共检出3例乳腺癌,检出率为0.0968%,其中,3例高频 B 超阳性,敏感性为100%;2例MG 阳性,1例假阴性,敏感性为66.67%。结论:高频 B 超在乳腺癌筛查中效果较好,敏感性较高,且具有适应范围广、价格低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温针灸与针刺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 HSS 膝关节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时,温针灸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治疗,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广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重症 COPD 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重症 COPD 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重症 COPD 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0分钟以及治疗后4h 肺功能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10minFEV1.0%变化不明显,治疗4h 后 FEV1.0%从原来的0.43±0.15升为0.60±0.2,与治疗前和治疗10min 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对重症 COPD 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状,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延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经过统计与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症状来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规则与特点,随意选取在2014年01月01日--2015年01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当做我们这次临床试验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分析这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详细临床治疗信息来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实际临床现状、并发症的现象以及其临床治疗的效果等概况。结果:这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血压值和临床症状都有所不同程度的变化。效果显著的有22例,效果一般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例数为25例,其余的13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无效,由此可见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有效率为78.3%。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会引发许多高危性并发症,所以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在现实中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应当按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实际临床状况进行诊治,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率。

    作者:李芳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西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治疗的156例西药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中,常见的西药给药途径主要包含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与口服给药等,其中静脉滴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临床症状表现部位主要包含:附件与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结论:在临床应用西药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西药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对于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具备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得到降低。

    作者:车生英;张成安;杨彦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四年间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为硝咪唑类、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林可霉素类。使用率在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呋辛51例(占42.5%)、甲硝唑38例(占31.7%)、克林霉素30例(占25%);采取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1次/d,一般是手术中给药一次,术后连续5~7d;产科52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天数为4.5d,妇科6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平均天数为5.5d;妇科68例使用抗菌药43例,15例未使用;产科52例均使用抗菌药(P <0.05);9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前30min 给药85例,应为合理;术前1~3天用药10例表明存在潜在感染,用药应算基本合理;术后用药76例2天内停药,基本合理;13例3天停药,算为基本合理;另外5例4~7天停药,不合理;后1例存在术后切口感染;95例使用抗菌药后不良反应较轻微、相对较安全。结论:我院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来说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用药选择给药时机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需要加强相应合理用药的管理。

    作者:蓝春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作者:张萌;张敏;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椎小关节错缝采用中医针刺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颈椎小关节错缝采用中医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4例患者均采用中医针刺进行治疗,7d 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64例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成功45例,有效14例,失败5例,治疗成功率为70.3%。结论:采用中医针刺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取得了极佳的临床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培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BD 预设性动脉采血器与传统注射器抽取动脉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 BD 预设性动脉采血器与传统注射器抽取动脉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提高临床穿刺成功率。方法:对2014年11月1日-12月31日期间213例患者随机采用 BD 预设性动脉采血器与传统注射器抽取动脉血气进行观察,对穿刺失败、误抽静脉血、混入气泡、皮下血肿的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D 预设性动脉采血器组(A 组)穿刺失败、误抽静脉血、混入气泡、皮下血肿的现象明显低于普通注射器组(B 组)结论:采用BD 预设性动脉采血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防战士高发消化性溃疡因素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统计从事高危行业的武警消防战士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分析和探讨影响武警消防战战士消化性溃疡高发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参加铁军比武训练100人,新训队100人,普通训练强度100人。通过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症状分析以及胃镜检查,确定发病者,并统计各个影响因素人次、发病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患胃溃疡者15人,检出率5%,十二指肠溃疡者45人,检出率15%,复合型溃疡3人,检出率1%。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21%。结论:消化性溃疡在武警消防战士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武警消防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从事高危行业,训练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吸烟,服役年限短,加之身处异乡新兵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同时面对火警高发不能很好得到饮食休息导致消防部队战士心理应激状态等有关。

    作者:侯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 Scr、BUN 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Barthel 指数均显著上升(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配合护理干预疗效更佳。

    作者:段良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有关肛肠术后患者肛周护理临床探索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患者手术切除后的肛周护理方法,从而促进创面早日愈合。方法:对收治的260例肛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0例患者中1例肛瘘患者愈合缓慢,2例混合痔患者术后痔核脱落期并发大出血,其余257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肛周仔细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情况,有效预防便秘,创面良好换药是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究一次性心电电极不同更换时间对危重患儿的影响

    目的:研究和观察一次性心电电极不同更换时间对危重患儿的影响。方法:收集危重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各100例,对照组1患儿24小时更换一次性心电电极,对照组2患儿72小时更换一次性心电电极,观察组患儿48小时更换一次性心电电极,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和对比三组患儿的皮肤过敏反应和监测的效果。结果: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的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18%和6%,波形不清晰比例为2%、5%和2%,电极粘贴不牢的比例为2%、6%和3%。结论:在对危重患儿进行心电监测时,每隔48小时更换一次性心电电极合理,能够降低患儿皮肤过敏的发生率,保证心电监测的效果,并在大程度上降低了治疗的费用。

    作者:钏新;杨雪梅;齐琳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和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通过实验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差异较为的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生存率的比较结果而言,治疗组的近1、2年生存率为80.0%和50.0%,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的明显(P <0.05)。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联合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上进行广泛的使用。

    作者:郭玉仁;郭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论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初步探讨

    近几年,手足口病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它是由于感染肠道病毒以后造成的"皮肤黏膜损害",具有传染性。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是臀部、脚底以及手掌出现小水疱和丘疹等,同时有部分患者也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以及心肌炎等并发症,婴幼儿是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人群,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尽大努力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特征和现状,然后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陈利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 ICU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 ICU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的一些新问题,以及对于该病症的医治疗效。采用多种方法与之相比较,选着医疗效果好的方法。方法:首先在本院进行调查前的准备,做好一切准备措施。之后对以前在本院进行医治的患者做走访调查,进一步确定并且核对信息,要做到尽可能核对详细的信息,有助于日后的研究。在近几年在本院医治的病人多选出几例,进行综合的评价并且要做到细致入微,切不可马马虎虎,要全心全意的对病人负责,做好调查研究的一切任务。对进行肾脏替代医治的病人与其他医治法的病人进行相比较,以及一些体征特征数值的比较,总结出哪种方法是对病人有效的一种医治方法。全过程要求医生全心全力,认真负责,态度良好,不怕吃苦不怕繁琐,要有耐心。选取60名 ICU 危重症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名,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加护理,对照组30名,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也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对比,以及病人的一些相关信息,在本院医生的全体努力下,我们发现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医治的病人在医治后,身体各项体征明显恢复,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身心健康以及病人的状态都十分的好,与一般的医治方法相比较,此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的方法,这对于医学领域的创新有很大的突破作用。对以后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结论:在各种医治方法中,连续性肾脏替代医治法是操作十分简单的一种方法,并且在各种方法中,此方法医治的临床医治效果很好,在以后的发展中,此方法是未来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个领域的医学专家们要格外重视,并且要有极大的发展,在医学领域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医学专家们重视并且努力发展此方法[1]。

    作者:路欣;许岩岩;白雪;刘珊;孙长安;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胃溃疡穿孔采取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胃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胃溃疡穿孔中的治疗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均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特征。结果:所有病例通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抽取的50例患者手术较为成功,其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9.3±1.25d 和2.23±0.56h,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其中56%的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至 I 级,39%恢复至 II 级别,5%恢复至 III 级。结论:应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可以有效的降低复发率、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穿孔和溃疡问题效果较好。

    作者:陈苏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移动互联网科普潮对针灸科普的启示

    近年,由于移动互联网影响力大、互动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越发受科普界的欢迎,并成为科普界的新潮。但从目前针灸科普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过于依赖科普宣讲、活动等传统方式,落伍于时代发展,不利与针灸科普的发展。因而,深受移动互联网科普潮的启发,时不我待,针灸科普应该重视和应用新科技,以推进针灸科普,发扬和发展针灸。

    作者:赵家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肾病48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甲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乙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临床可推广。

    作者:孟利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