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绞窄性肠梗阻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

冯佳申

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 中毒性休克, 护理
摘要:肠梗阻是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即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时称为肠梗阻,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它不但可以引起肠管本身的变化,而且可导致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其病情复杂多变,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给以手术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产科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按手术的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送入术后苏醒室即给予半卧位、免按压宫底,2h后协助其翻身.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送入术后苏醒按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按压宫底第1次,以后每半小时压1次共3次。观察两组产妇在主观舒适度、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不影响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产妇的主观舒适度,减轻产妇术后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美德;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胆外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68例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投诉的资料,分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总结分析科室针对护理投诉制定的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68例护理投诉主要原因为:执行岗位职责不到位20例(28.41%)、护理技术23例(33.82%)、服务态度9例(13.24%)、法律意识浅薄8例(11.76%)、其他8例(11.76%)。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正确对待并积极解决患者护理投诉,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浦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23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总结胆囊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患者23例,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6例,慢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样病4例,胆囊继发肝病改变1例,胆囊癌1例。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疾病,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无创的优点,可以作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秋冬腹泻患者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并给与小儿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思密达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观察30例患者中显效有24例,占80%,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63.3%,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并且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在稽留流产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稽留流产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戊酸雌二醇治疗稽留流产;对照组服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清宫术。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行清宫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1次清宫成功率较对照组均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戊酸雌二醇治疗女性稽留流产患者具有出血量低、安全、疗效好的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叶仁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对改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改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我院的高血压并主动脉扩张的患者10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实验室资料和主动脉内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心血管死亡、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140/90mmhg , LDL>3.2mmol/LhsCRP>121mg/L ,年龄>65岁。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延缓主动脉扩张的增长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安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多卡因宫颈旁封闭在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对减轻疼痛及减少手术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对妊娠8周以内的初孕妇分别采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和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宫口也易于松弛,人流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既能松弛宫颈,减少术时出血,又能更好的减少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光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几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将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活动之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患者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作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1.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教育人们树立新的健康观,鼓励人们具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并帮助其实现这一愿望。今年以来,我院对82名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帕金森氏病人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的“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美国 APDA 称年龄小于四十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有患者这样向他读幼儿园的女儿解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一般在五十至六十五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六十随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70岁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我国目前大概有一百七十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目前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护理: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护理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晚期卧床的病人,其护理任务则越来越重。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注意膳食和营养,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活动量给与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蛋白质可影响多巴胺的治疗效果。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全日总量40~50g。在限制范围内多选用乳、蛋、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适量进食海鲜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

    作者:张秀利;赵秀玲;李亚男;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近视眼与眼调节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眼调节和近视眼的联系。方法:根据50例自愿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对其100只眼睛进行研究,通过屈光不正的情况还有检查的结果来对为患者的近视眼和眼调节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小20岁,大的30岁,屈光不正大为-10D ,为其进行了调节,幅度从6.25D至13.70D ,平均一分钟9.64周。结果显示患者的屈光度和调节幅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调节敏捷度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屈光不正可以通过眼调节幅度来进行改变,较低的幅度则会产生较高的屈光度,相反亦然,临床中近视患者可以通过对调节幅度进行训练来减慢眼睛近视度数加深的情况。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1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及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误诊时间在1-15个月,其中45例误诊为支气管炎,27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3例误诊为扁桃体炎,5例误诊为支原体肺炎,余者分别误诊为百日咳、原发性肺结核及支气管异物各1例。所有患者采用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措施,1-8周止咳。结论: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的原因有多种,医生要详细了解患儿的慢性咳嗽病史,掌握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要点,大程度上防止误诊。

    作者:胡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手术解剖入路及损伤的预防

    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和良好的血管神经结构的放大作用,近年来国内较多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手术适应症逐步扩大,腔镜下喉返神经的解剖对预防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腺癌的根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传统的开放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的比率为0.3%-9%。(1)开放手术中如对喉返神经常规解剖可使其损伤率降至0.4%;(2)本文探讨腔镜下喉返神经手术解剖入路,对喉返神经进行解剖,满足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需要,并降低腔镜下喉返神经的损伤几率,扩大腔镜甲状腺的手术适应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1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3例,年龄24~49岁。术后病理回报结节性甲状腺肿18。甲状腺腺瘤1例。甲状腺微小癌1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回报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微小癌1例。超声检查发现单侧甲状腺单发肿物10例。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质增生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骨质增生临床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达到理想效果,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ET/CT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甲状腺癌常见病理类型。发病年龄多为30~50岁,其中女性约是男性患者的3倍。该病病史较长,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90%以上[1]。但易发生区域淋巴转移,文献报道淋巴转移率达27%~82%,目前手术治疗是 P T C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包括原发及颈淋巴结的处理。所以更准确的在术前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就PET/CT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优势报告如下:1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处理原则临床上对于cN0患者的处理争论关键是相当部分的 cN0患者实为N+且术前较难界定。吴毅等[2]回顾性分析181例cN0甲状腺癌未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复发率,随访2~17年,复发率仅为6.0%(10/168),全组仅1例因远处转移死亡。殷玉林等[3]回顾性分析4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166例cN0患者经过10年以上观察,颈部复发率13.9%(23/166),23例颈部复发患者再行治疗性颈清扫后的10年生存率,与258例cN+初治时行治疗性颈清扫患者的10年生存率(82.2%比80.4%)相似,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cN0患者不必行选择性颈部淋巴清扫术,如果发生颈部淋巴复发也不会影响患者生存。

    作者:王睿;万海涛;徐鹏;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55例,采取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和系统的临床护理后,痊愈31例(占56.4%),显效17例(占30.9%),无效7例(占12.7%),其总有效率达87.3%。结论:对于原发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丽华;安怀银;杨通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护理高血压病人的体会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器官缺血,血管硬化、破裂,危及生命。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不应忽视心理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血压患者常常会因为心里问题而引起疾病的发作,临床中对患者提供护理的时候,注重心里护理时非常有效的途径,患者的心态良好,能够积极的面对疾病,接受治疗,有助于其病情的改善,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该血压患者的配合度是优质护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让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患者的恢复才会有所改善,此次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马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糖尿病肾病中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 )临床检查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实际意义。方法:以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22例,糖尿病患者2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0例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将健康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三组患者的血浆、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来作为分析的依据。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比糖尿病患者的水平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检查能够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是早期诊断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贾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例左房粘液瘤患者的护理

    通过一例左房粘液瘤患者的护理,了解左房粘液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重点,以及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杜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心内科中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生脉注射液应用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例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所改善,临床中表现比较优秀,比原用的治疗方式效果要好。结论:对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了改善。

    作者:付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52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9.2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79%,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其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崇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