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人质控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路红梅

关键词:人人质控, 急诊护理管理, 急诊小组, 作用
摘要:目的:对人人质控在急诊护理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实施人人质控的护理人员20名,并将其设为甲组,并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之前运用传统质控时的护理人员20名,将其设为乙组。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各种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上,甲组护理人员要显著优于乙组护理人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当中,实施人人质控的管理方式明显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使之可以把潜在的质量问题主动查找出来并及时改进,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理纠纷发生率得到降低,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186例。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设为B1组(观察组93例)与B2组(对照组93例)。B2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B 1组: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老年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B 1组与B2组老年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快患者临床康复速度,成功凸显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杨长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教育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就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医生、护士来解答更多的生活中的有关疾病的小知识,比如这个病在日常生活应该吃什么东西食物跟药物会不会相克、吃什么药有没有副作用、做什么运动,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医生面对众多的患者,众多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那多,更多的就是对疾病的管理。它已经延伸为医疗服务的一种模式。为了帮助老年心衰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就应该做好健康教育管理。

    作者: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癌性疼痛护理干预56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治疗的112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组干预前疼痛Ⅰ级22例,占39.2%,疼痛Ⅱ级17例,占30.4%,疼痛Ⅲ级17例,占30.4%,护理干预后疼痛Ⅰ级54例,占96.4%,疼痛Ⅱ级2例,占3.6%;对照组护理前疼痛Ⅰ级22例,占39.3%,疼痛Ⅱ级18例,占32.1%,疼痛Ⅲ级16例,占28.6%,护理后疼痛Ⅰ级40例,占71.4%,疼痛Ⅱ级9例,占16.1%,疼痛Ⅲ级7例,占12.5%,两组护理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护理后,干预组疼痛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疼痛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干预、加强饮食指导和基础护理,大大了减少了患者的患者疼痛级别,可减轻癌性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宫颈高频电波刀锥切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行各类宫颈病变锥形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0例行高频电波刀(Leep)锥形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发现,治愈率达到100%。结论:Leep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夏玉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青光眼用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青光眼的发病速度较快,且对患者的危害很大,该疾病患者时时刻刻有失明的危险,属于较为常见的疑难眼病。青光眼从性质上来看,有以下几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以及继发性青光眼。通过判断眼压提升时患者的前房角情况(开放或闭合),青光眼还可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及闭角型青光眼。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治疗青光眼也有较为理想的多种方案,主要目的为保护视神经以及降低眼压,相对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更加安全可靠。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在青光眼用药时对其用量、用法的认知有误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也使患者更加痛苦。本文从青光眼用药护理安全隐患入手,分析用药的规范性和错误防范方法,终根除用药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保障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救治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及护理,分析其结果。结果:经仔细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并进行细致护理后,4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具有起病快、发病率和危险率高等特点。对产妇产后状况进行紧密观察,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及早判别出血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其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为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张留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女性慢性盆腔炎诊治观察及健康宣教

    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不稳定,复发频繁,导致病情日益加重;我院继承祖国医学理论精髓,审因论治。在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发作的同时配合以“活血化淤、理气散结、热解毒祛湿”的中药辅佐,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同时依据患者不同的体征表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强个性化护理;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日常生活健康生活指导工作,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董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40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20)与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n=20)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评分在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5.2±1.7)d,明显少于对照组(8.2±1.4)d,观察组感染、出血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为1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在围术期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程,确保临床安全。

    作者:尹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泊酚复合氯诺昔康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与氯诺昔康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产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丙泊酚(对照组,n=50)与复合氯昔康(观察组,n=50)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例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VAS评分苏醒时、醒后15min、醒后30min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取丙泊酚与氯诺昔康联用,对患者宫缩痛有抑制作用,使丙泊酚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缩短,对减轻循环、呼吸抑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一种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具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木;陈碧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5.1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宁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产科处理胎膜早破的临床体会

    目的: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对于胎膜早破的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引起医学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实践工作者的相应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的98例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未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组孕妇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情况进行研究后可发现,研究组孕妇顺产的比率72.44%低于对照组孕妇89%,而接受阴道助产比率5.26%、新生儿窒息比率32.65%、剖宫产率22.14%则高于对照组孕妇的阴道助产比率2%、新生儿窒息比率9%、剖宫产率9%。数据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的妇产科而言,及时、准确的处理胎膜早破,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难产率,大程度的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单位的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11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RS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应用高压氧治疗失眠症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易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膈疝致胸片误诊的X线影像分析

    目的:了解膈疝的X线影像学特征,并深入探究膈疝致胸片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X线检查并因发生膈疝而诱发胸片误诊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膈疝影像特征多表现为肺部疾病型、液气胸型、横膈病变型及肿瘤型,经由CT检查、胃肠造影等检查手段可进行确诊,术前X线胸片检查误诊诱因主要包括经验、检查手段缺乏及诊断方向偏离等。结论:临床上必须要采用多种影像技术对膈疝进行诊断,有助于减少误诊率,指导临床早期治疗。

    作者:杨生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9月-2013年12月53例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53例患者经换药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切口均得到愈合。结论:治疗不及时、病程延长、术中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缝合缺陷,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当以及未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引起切口感染是导致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切口感染是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关键。注重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术中、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降低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膀胱原发印戒细胞癌病理、影像、超声和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病理、影像、超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均发生尿频、尿急现象,75.00%患者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经CT检查可知75.00%患者膀胱两侧壁及下壁局限性增厚;经超声检查可知均出现膀胱左侧壁低回声占位(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及时对疑似膀胱原发性印戒细胞癌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廖其军;黄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病案管理的运用

    优化病案管理是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病案管理的优化涉及整个医院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传统的病案管理如纸张病案体系,花费时间多,传输效率低,对内容的保存等方面都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病案管理需求,而且还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存储空间等资源。因此,为了优化病案管理,必须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作者:胡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食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对其实施针灸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10日-2014年5月12日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在症状评分以及体征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食道型颈椎病患者,选择D1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肯定,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头孢曲松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易发生,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患肺炎较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引起多种重症并发症,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以来共收治了112例小儿急性肺炎患者,均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均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并与同期单独给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现将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