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红梅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本妇幼保健院登记在案的围绝经期妇女105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不给于任何干预进行空白对照,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的度过更年期时间情况以及心理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度过更年期时间2年以下的38例,2年-4年的12例,4年以上的3例,平均时间为(2.58±0.25)年,对照组度过更年期时间2年以下的11例,2年-4年的32例,4年以上的9例,平均时间为(3.86±0.42)年,对照组度过更年期平均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t=25.144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严重焦虑、焦虑比例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系统化保健干预,可以有效缩短围绝经期妇女的更年期时间,并且降低围绝经期妇女的精神焦虑程度,值得各基层医疗机构组织推广。
作者:张智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细心的护理之后,共有94例患者成功治愈后出院,2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4例患者自动出院,抢救成功率达到9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及时、彻底洗胃进而清除毒物,同时在早期正确合理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维持循环和呼吸功能,认真做好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成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的重要关键性措施。
作者:周洪梅;许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9例,人性化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人性化护理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外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外阴炎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外阴炎、阴道炎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找不同外阴炎、阴道炎的病原菌特点,分析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本研究,对于各种外阴炎、阴道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为外阴部暴露在外面,而且尿道、阴道和肛门等都与其毗邻,所以会使其处在经常湿润的状态,导致细菌极易容易产生和繁殖。此外,外阴部和外界接触的时间更多,更容易受到各种物理和化学性的刺激,这也是外阴部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而且这可能和阴道炎同时存在。此外,因为外阴炎和阴道炎的致病原因非常多,所以很多阴道炎比如非特异性外阴炎,病毒性外阴炎阴道炎等都属于传播性疾病。结论:治疗外阴炎阴道炎,需要弄清病因,对号入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才能够解除广大女性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桂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人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人参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分析人参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结果:在对64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显效36例(56.25%),好转27例(42.19%),无效1例(1.56%),总有效率为98.44%。结论:人参治疗糖尿病效果颇佳,有效成分包括人参多糖、人参皂苷、人参多肽等,可抑制食欲,阻滞肠道葡萄糖与脂肪吸收,改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活性与胰岛素抵抗,加快抗胰岛β细胞死亡。
作者:郑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中临床应用研究,从而改善手术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收集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5月-2013年6月实施优质护理培训前后手术后患者100作为研究对象,以及护理人员的相关考核量化表。分为优质护理培训前和优质护理培训后,按照优质护理“五个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评量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评分,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在手术室中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五个加强”优质护理培训,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简优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将所有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并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使用止痛药上都明显低于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小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举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宣传教育工作,是整个计划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推进新政策的实施,倡导新型的生育文化,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育旧观念的转变,形成稳定的社会氛围等,成为新时期人口的人口计生工作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热依汗古丽·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脑梗塞偏瘫康复期疗法有很多,综合分析采用中药辅佐配合科学康复训练疗效佳。中药辅佐使药力直达病灶,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快速缓解病症;有效的康复训练调节患者脑血管收缩与扩张,对受伤的脑血管起到抗氧化、抗衰老,又抑制了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一旦犯病马上就诊,争取短时间内用上融栓药;制定完善的急性期治疗与护理计划,尽力挽救再次受伤的脑组织,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共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复发率低。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和其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之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全部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级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前和护理进行6个月的时候,采用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改善情况,并采用四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果: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对照组的QOL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传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血样标本不同存放时间对血凝三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血样标本选自2011年6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体检150例身体健康参试志愿者,每例均采集四份血样,按检测时间分为A组(0h)、B 组(2h)、C 组(4h)、D组(24h),每组150例,将所有采集血样置入温室(20℃~25℃)下进行不同时间段检测,比较A、B、C、D组间不同测定结果。结果:与A组即刻测定结果比较,B组血凝三项(PT、APTT、FIB)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C组PT、APTT、各指标差异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延长加重,与A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血样标本立即分离不同存放时间PT、APTT、测定结果和温室放置2h后分离测定结果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FIB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样标本采集后应即刻送检,2h内完成测定效果更佳。
作者:黄建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5%(17/2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5%(13/20),两组患者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产生较好效果,总有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46例,按双盲法分成两组,23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23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平均为(1.4±0.9)d、(17.6±4.5)h、(3.3±0.6)d、(0.8±0.6)d,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不孕症是指在维持正常性生活一年时间,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仍没有成功妊娠的病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孕症发病率随之升高,不仅对人类正常繁衍造成了的一定的影响,同时对社会的和谐安定带来了威胁。现笔者通过对不孕症的病因展开分析,探究其中医中药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杜宝生;张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保守疗法治疗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腰椎间突出患者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保守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和腰椎间突出患者,给予推拿、牵引及药物等保守治疗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专职护士培养在建立B超监视下ERCP术团队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名原ERCP室专职护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系统培训,一组未经过转型培训,按原有经验配合同一术者行B超引导监视下ERCP术。比较其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5±5)min vs (60±5)min,t=11.32,P<0.05,成功率分别为95% vs 60%,X2=0.096,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vs 5%,P<0.05。结论:B超引导监视下新型ERCP专职护士的临床应用不仅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有利于手术配合,更是为医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作者:李雪雁;郑少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制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全方位评估病人、选择教育内容、运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在短期内系统学习糖尿病病知识,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层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间以来收治的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系统化护理,观察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112.3±3.6、159.8±3.3)mmHg;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为(96.5±2.5、141.2±2.7)mmHg,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乡镇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对患者血压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认真探寻洁净手术部物品管理、环境管理对于控制感染的路径。方法:我院自2010年2月启用洁净手术部,通过四年临床工作实践,结合我科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各类人员管理,组织手术部全体护士和相关人员进行洁净手术部理论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操作技术规范、工作标准以及操作流程;加强手术部一次性物品、可复用的器械和物品的贮存、使用,以及使用后处理的管理。结果:通过对洁净手术部环境、物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无菌手术间空气质量在静态环境中细菌菌落数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洁净手术部空气环境卫生学标准,为手术营造了一个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对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重要保障的作用。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结论:通过加强洁净手术部环境管理和物品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潘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