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10年~2011年在我院托管的社区高血压病病人252例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家庭访视、卫生行为干预、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药物干预等,然后比较病人的血压情况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不同。结果: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
作者:蒋春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氧疗护理、疼痛护理、溶栓护理等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疼痛、心源休克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疼痛、心源休克病情均比对照组病情改善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策,可减少其并发症和病心率,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王淑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进行益血生胶囊对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使用氯氮平以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12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加用鲨肝醇片,每次服用2片,每天服用3次;观察组的患者加用益血生胶囊,每次服用4片,每天服用3次。每隔15天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第1次与第6次的白细胞化验中正常的患者分别为23例与39例,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为15例与32例,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中,益血生胶囊有着较好的预防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梁识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射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鼻咽癌患者直接实施放射治疗,未使用任何增敏剂;研究组鼻咽癌患者在实施放射治疗的同时应用增敏剂甘氨双唑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放射剂使用量、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放射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高达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67.65%;研究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5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61.76%,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疗效,降低放射剂使用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发生率,增加临床治疗安全性,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治疗后从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来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中医证候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同时明显减少了心绞痛发作次数、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等,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符以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左室肥厚(LVH)、心动超声以及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来说,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有利于血压的有效控制,并可逆转左室肥厚,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与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3.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咯血量的重要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林虹;洪东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的不同种类胎儿畸形的处理以及预后的策略。方法:通过对产前超声检查时诊断的118例畸形胎儿的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总结。结果:118例畸形胎儿中64例选择引产,其中有6例为染色体异常。54例胎儿为非致死性畸形,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孕妇继续妊娠。2例胎儿胎死宫内,1例胎儿生后当天即死亡。20例胎儿经术后手术治疗有18例健康存活,2例术后发生死亡。31例胎儿生后密切观察和调查,10例泌尿系统异常者恢复正常,7例仍在观察中;3例轻度侧脑室扩张者,2例经生后追踪调查未发现异常,1例仍在观察中;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有2例发生新生儿期死亡,6例患儿已经进行手术治疗,正在恢复当中,2在等待手术;1例卵巢囊肿的胎儿在生后2个月后消失并且健康存活。还有其他异常的患儿接受治疗。结论:非致死性的胎儿畸形或异常在家属和产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择继续妊娠者,通过与儿科密切合作,密切观察胎儿的情况并对异常情况采取手术或其他方法及时正确的处理,尽力使胎儿和孕妇满意。
作者:朱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观察分析了46例患者并发症与血脂、血糖、病程及体重的关系,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冯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与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的8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的治疗组45例患者,同时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4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1.43%。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安丰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血压升高引起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目前呈上升趋势,其病死率和病残率都较高。由于现代外科手术的干预,病死率较以往有所下降[1]。近年来,我们应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世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下气汤”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气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下气汤”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炎,可有效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少、无创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海利;陈高峰;武如通;李寿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片,并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病患的血压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4%,对照组病患的总有效率是69.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效果优于硝苯地平,且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药效时间相对较长、副作用小,适合于治疗老年高血压。
作者:凌龙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加巴喷丁对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58例ASA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41~59岁)参加此次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患者分别纳入加巴喷丁组或安慰剂组,每组29例,分别在麻醉前口服加巴喷丁1200mg或匹配的安慰剂。患者均接受丁丙诺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术前焦虑、术后疼痛、镇静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四点顺序量表、焦虑评分量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较,加巴喷丁组术后疼痛(静态和动态)程度降低、丁丙诺啡总用量减少、第1次追加药物(PCA)时间延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焦虑度评分低(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口服单次剂量的加巴喷丁1200mg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减少丁丙诺啡的使用量、降低PONV的发生、缓解焦虑。
作者:刘鹏;崔修德;李军;荆凤娥;刘有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回顾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效果及重要性。方法:63例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给予护理配合。结果:经护理配合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意外发生,无继发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无感染发生。结论:对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护理配合至关重要,疗效显著。
作者:赵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康复锻炼,可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此背景下,我国城镇布局将发生新的变化,城镇化的质量也将得到提升,城镇中流动人口会逐步市民化,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显得尤为必要。文章论述了城镇中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从卫生服务可及性方面,探讨了提高城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措施。
作者:张运花;马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卡对眼耳鼻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眼耳鼻喉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眼耳鼻喉患者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孙春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7例比较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8%,观察组44例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5例比较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27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6例掌握一般,7例掌握较差,观察组40例患者疾病掌握程度较好,8例掌握一般,2例掌握较差。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掌握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原辩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胰腺钩突层面的CT解剖及径线测量,为胰腺钩突病变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非胰腺疾病患者的CT图像,对胰腺钩突的上下、左右、前后径进行测量,并观测胰腺钩突所在层面与脊柱的对应关系,同时观察正常胰腺钩突的边缘,形态及与肠系膜上血管的关系。结果:在脊柱L2水平胰腺钩突可100%显示,钩突大小、形态在不同个体差异较大,3种径线测量无统计学意义。钩突尖端到达肠系膜上动脉者较少,均未超越其左缘。结论:通过螺旋CT对正常胰腺钩突进行了界定、测量,为胰腺钩突肿瘤的术前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蕊;张爱军;郭军;杨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