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兰艳;郑萍;陈少尉;刘芳群;毛艳梅
目的 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 (s 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 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 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治疗, 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 (P<0.05), 餐后2 h血糖值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腹泻、恶心、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 对照组为6.3%,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对比, 治疗后两组的Homa-IR明显下降, FINs明显上升 (P<0.05);与对照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Homa-IR、FINs差异明显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s PLA2分别为 (55.20±11.92) U·mL-1和 (64.22±12.84) U·mL-1, 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 (85.22±10.47) U·mL-1和 (86.20±13.82) U·mL-1 (P<0.05), 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新诊断T2DM患者有利于降低s PLA2的表达, 能更有效地发挥调节机体胰岛功能, 从而促进血糖的降低, 安全性也比较好,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婧;徐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临床上尿毒症患者癫痫发作常有报道.本文以具体病例为例, 结合临床实践及文献分析探讨此患者癫痫样发作的原因, 并进一步总结尿毒症患者癫痫样发作的常见原因, 以提高临床对尿毒症患者癫痫样发作的认识,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郭步;陆国忠;王科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生儿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合并骨髓炎的治疗过程, 从药效学、药动学、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经济学等方面优化治疗方案, 开展药学监护, 实施个体化给药, 在感染患儿治疗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间隔调整、不良反应监测和家长用药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玮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PDCA管理模式促进重点监控药品在区县级综合医院的合理使用, 以期减少重点监控药品的医保不合理支出.方法 采用PDCA管理模式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进行管理, 并对PDCA干预前 (2016年) 后 (2017年) 使用重点监控药品的患者人数、销售金额、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用药频度 (DDDs) 、限定日费用 (DDDc) 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 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PDCA管理后, 前10位重点监控药品销售金额构成比除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天麻素注射液外, 其余均降低;实际使用天数和DDDs除天麻素注射液外其余9种药品均降低;重点监控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百分比10种药品均下降.经管理后重点监控药品费用占药品总费用比例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14.56%下降至2017年第四季度的7.10%.结论 PDCA有效促进了重点监控药品在区县级综合医院的合理使用, 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保基金.
作者:李波;姜黎;吴倪;刘天虎;张毅;蔡亚南;尚天琼;贺朝久;王芊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为心力衰竭患者肝损伤的原因辨别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肝损伤救治, 通过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协助临床医师评估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原因, 及时处理并制定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分析判定患者并非心源性肝损伤, 考虑为肝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 为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对患者的处理和预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 临床药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肝损伤的分析与监护, 对患者的诊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席兰艳;郑萍;陈少尉;刘芳群;毛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药师参与1例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治疗, 根据自身专业特点, 协助临床医师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 并对患者初始给药方案选择、后续方案调整、疗效观察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通过采用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三联治疗, 患者体温及炎性指标明显好转, 病情稳定.临床药师在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 利用药学专业知识, 协助医师调整抗菌治疗方案, 保障了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方洁;孙敏;陈虹;卞晓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对1例格雷夫斯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与用药方案进行评估, 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 探讨严重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的药学监护方法, 为临床药师的工作提供参考, 以期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周元分;王邦福;倪铭;石卫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后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adverse reactions/events, ADR/ADE) 的相关危险因素, 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按照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NCCS) 的设计, 将某院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中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823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队列, 以发生ADR/ADE的患者作为病例组 (47例), 然后分别依据成组设计 (model 1) 和个体匹配 (model 2) 的方法按照1∶4的比例筛选对照组 (188例), 分析导致注射用红花黄色素ADR/AD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model 1筛选出来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的因素为年龄、过敏史和单次用药剂量;model 2筛选出来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的因素为过敏史和单次用药剂量.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model 1中终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 (P≤0.05) 为年龄和单次用药剂量, model 2中终筛选出来的危险因素 (P≤0.05) 只有过敏史1项.结论 年龄大于40岁, 有过敏史和单次超剂量给药是注射用红花黄色素ADR/ADE发生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作者:李君霞;焦雪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传统的静脉补钾对浓度及速度均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 危重症患者应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快速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成为一种新的补钾方法.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监护1例15%氯化钾注射液原液静脉泵入给药患者的药学实践, 探讨高浓度氯化钾静脉泵入给药的可行性及限制性.
作者:谭娜;庄红玲;范成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药师通过分析与处理1例丙硫氧嘧啶诱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作用.结合患者具体病情, 探索临床诊断和药学关联性分析, 总结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重点.丙硫氧嘧啶诱发的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临床异质性大, 可表现为皮肤、关节、肺、肾脏、消化道、骨髓损害, 常有特征性免疫抗原、抗体异常, 通过停药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可缓解.临床药师全程参与诊治, 利于患者被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丙硫氧嘧啶诱发的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早期不易诊断及判别诱发药物, 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个体差异大.临床药师在参与药源性疾病诊疗过程中, 能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何鑫;刘丽华;张明香;李昕;唐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相关的高血氨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含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后出现高血氨脑病, 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卡培他滨相关的高血氨脑病属罕见不良反应, 可能与机体处于某些特殊状态下氟尿嘧啶代谢中间产物蓄积引起的血氨浓度升高有关.结论 当肿瘤患者处于体重下降、肾功能不全、感染或者血容量不足的状态时, 应用卡培他滨化疗需警惕高血氨脑病的发生.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陈思林;胡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华法林目前仍然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的唯一选择.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HIT) 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重要并发症, 而HIT患者应用华法林会增加血栓形成及肢体坏疽的风险.本文将就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HIT患者的抗凝治疗探讨HIT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作者:张韶辉;李璐璐;邓体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药师对1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 包括分析药物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药物疗效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用药指导等.患者眼病症状得到控制, 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说明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协作, 参与治疗方案的调整, 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 从而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李语玲;马雅斌;石卫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1例他克莫司相关的肥厚型心肌病进行分析及机制探讨, 提出药学监护要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病史的追踪和国内外文献的查阅, 探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机制.结果 目前他克莫司导致肥厚型心肌病机制尚未明确, 但其不良反应发生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患者自身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患者在长期使用他克莫司治疗期间, 应定期监测其血药浓度及相关参数水平, 将药源性损伤降到低.
作者:李肖肖;徐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为临床上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规范化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有关抗血小板药物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关文献和资料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肝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状态对各种抗血小板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抗血小板药物在患者体内吸收、代谢、排泄过程, 体内清除率降低和半衰期延长, 从而导致抗血小板效果增强, 出血风险增加.结论 临床上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应当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相关症状,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及剂量, 进行个体化用药, 降低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
作者:廖艺楠;范国荣;李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支架内血栓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虽然其发生率较低, 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却很严重.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支架内血栓患者的药物治疗, 分析患者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可能原因并进行药物调整, 分析并处理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 分析讨论此类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和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期的药学监护.旨在提高支架术后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弓小雪;祁聪聪;苏昕;江沛;郭玉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查房过程中协助医师判断、处理及分析讨论遇到的药品不良反应, 在处置过程中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处置, 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置能够提高临床救治效果, 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危害,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吴琪;郭锦辉;魏艳芳;康林泉;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本文报道了6例与辛伐他汀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 这6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8岁.在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口服, 每晚1次, 平均治疗10 d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这6份病例中1份病例同时出现转氨酶升高和血清胆红素升高, 1份病例同时出现了转氨酶升高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另外4份病例出现了转氨酶升高.在平均给予保肝药物治疗9 d后, 4名患者的肝损害均治愈, 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恢复正常水平, 1名患者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 转氨酶轻微高于正常水平;1名患者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轻微高于正常水平, 其余几项转氨酶指标恢复正常.
作者:王淑燕;李瑞琪;苏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并总结药学监护要点.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 患者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 病情好转, 治疗16 d后出院.因此, 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尚伟;穆守芳;王娜;胡秀萍;陈新贵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药师参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药物治疗全过程, 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 探讨抗凝治疗的获益和风险及抗凝药物的选择, 分析多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提出暂不予抗凝治疗的建议, 并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建议经采纳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疗效.通过参与特殊患者的药物治疗, 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团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累了对特殊人群进行抗凝治疗和药物调整的经验.
作者:黄娟娟;郑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