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陈冰
目的:分析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24例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经过术中积极的配合与护理后,存活24例,百分比100%。结论针对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术中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护理,能提高患儿存活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竹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射血分数为(43.62±11.23)%,治疗后射血分数为(65.61±12.29)%;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射血分数为(44.69±10.73)%,治疗后射血分数为(56.72±10.27)%。两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33例,有效4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30例,有效50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避免硝酸甘油治疗对患者引起的心悸、头痛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患者耐受性好,治疗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阳艳;黄大为;唐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不同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49%,组间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丽红;杨薛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房颤并发栓塞与哪些危险因素相关,并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房颤的患者60例,其中并发栓塞患者40例,然后记录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等病史,讨论慢性房颤并发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以上相关的危险因素都与慢性房颤并发栓塞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尽量的消除或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其并发栓塞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我国基层医院中所使用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进行诊断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明确我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5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像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所抽取的5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包括323例冠心病、76例高血压、31例心律失常、17例心肌病、13例瓣膜病、26例冠心病并糖尿病,24例高脂血症。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我国的医疗诊断中,但是在我国的基层医院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方法还一直在使用,与高新技术相比较而言,各有优势,有效保证了基层医院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在我国基层医院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穆正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53例,对影响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相关因素和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检测到的24h尿微量白蛋白与患者的年龄、血压、血脂、收缩压、病程以及甘油三酯等都有关,且呈现正相关的关系(P<0.05)。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联系(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的年龄、血压、血脂、收缩压、腰臀比、病程以及甘油三酯等,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干预,以以延缓老年高血压肾损害的进度,从而降低患者所承受的病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继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3年11月31日期间收治的114例行心脏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静脉麻醉,观察组总计57例在常规静脉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总计57例在常规静脉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与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4例行心脏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注药后5min时MAP值均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在注药后10min、15min和30min时MAP值与基础值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在注药后5min的HR值比基础值明显增快(P<0.05);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麻醉效果,并且能够平稳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目前已经成为行心脏手术静脉麻醉患者的主要药物,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3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单纯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57%,并且观察组患者血脂与血压的下降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大,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调脂药物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以及浓度,进而人体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的活性或者是代偿性会增强,致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也会随下降,甘油三酯的含量就会下降,达到降低血脂含量的作用,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奠定了基础,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蒲仁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MRI快速评价指导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皆低于12小时)261例先采用CT平扫,将有明显低密度梗死病灶的患者排除后,再采取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具体包括DWI(弥散加权成像)、T2W1(T2加权成像)、3D-TOF-MRA(时飞法三维血管成像),终筛选出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采取静脉溶栓治疗,总结治疗与预后效果。结果经急诊MRI快速评价指导后,2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筛选出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5例,百分比为51.72%,皆采取静脉溶栓治疗。135例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溶栓后有10例出现非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死亡,其余患者皆康复出院。三个月后对存活134例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其中良好123例,百分比为91.11%。结论急诊MRI快速评价指导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不仅安全有效,同时能为治疗提供正确、可靠的参考,值得借鉴。
作者:王玎玲;陈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成分输血138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成分输血的效果以及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38例患者进行成分输血后,对患者病情控制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成分输血在临床中应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庞良锦;李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主要病因为围产期窒息,其中意识状态、惊厥以及肌张力变化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不仅对新生儿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也是新生儿后病残儿当中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的在发病机制上不同,同时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当前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只对足月儿适用,基于此对早产儿HIE的诊断标准进行探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早产儿的发病机制出发,简单综述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解郁宁心汤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8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郁宁心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解郁宁心汤应用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福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儿34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儿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静脉注射3d后,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不给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余治疗药物与观察组相同;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及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缩短,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例患者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间该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儿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明确,而且有助于患儿症状的快速改善,这对提升该病的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正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125例于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行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7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内科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前血压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和血糖异常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后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吴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电图动态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主要是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测,收住CCU病房,采取吸氧、绝对卧床、抗凝、抗血小板、溶栓、抗心律失常、镇静止痛、PCI介入治疗等治疗措施。结果42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广泛前壁梗塞7例,前壁梗塞23例,下壁梗塞8例,下壁梗塞合并右室梗塞4例。经治疗,38例冠脉再通,再通率为90.4%,终有37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8.0%,5例死亡,1例死于顽固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急性心力衰竭,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为11.9%。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可根据心电图动态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主要是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测综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PCI、溶栓、抗凝、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治疗方法,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结合患者病例对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3年1月-2008年6月治疗的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患者资料50例,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感染3例,死亡1例,剩余46例患者都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或者是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不仅减轻了患者承受的痛苦,而且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王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封堵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晖;陈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主要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以此作为制定提高术中护理质量方案的重要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宫腔镜检查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和总结护理配合对于宫腔镜检查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结果72例患者在术中接受精心的护理服务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并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手术后两天后所有患者身体机能均基本恢复,能够下床自由活动,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给予患者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以及术前术后等多种精心的护理服务能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颖;王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强化超滤降低干体质量控制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在该院维持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把这48例患者按照1:1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缓慢强化超滤量,进而逐步降低尿毒症患者的干体质量,终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干体质量相对对照组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P<0.05),其收缩压、舒张压的降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超滤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在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故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廖效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手术中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于两组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支气管痉挛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等各项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拔管时间和CICU时间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病手术中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该种麻醉方法使得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大量缩短,术后肺部感染率也出现了下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邓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