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王海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4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18例患者治疗显效,6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使血压恢复正常,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德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结合患者病例对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3年1月-2008年6月治疗的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患者资料50例,对患者的术后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感染3例,死亡1例,剩余46例患者都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或者是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切除一期吻合手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不仅减轻了患者承受的痛苦,而且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王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康复新液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奥美拉唑(对照组,n=50)口服治疗与康复新液(观察组,n=50)口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症状痊愈率为46%(23/50),临床总有效率为78%(39/50);对照组选取病例症状痊愈率为44%(22/50),临床总有效率为76%(38/5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在症状改善上两药作用相当。胃镜检查示两组溃疡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临床复发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康复新液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率,为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作用。
作者:谢福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主要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以此作为制定提高术中护理质量方案的重要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72例患者宫腔镜检查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和总结护理配合对于宫腔镜检查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影响。结果72例患者在术中接受精心的护理服务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并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手术后两天后所有患者身体机能均基本恢复,能够下床自由活动,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给予患者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以及术前术后等多种精心的护理服务能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颖;王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应用脑苷肌肽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脑苷肌肽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7d、14d、21d的NIHSS评分分别为(19.1±7.4)分、(16.3±6.4)分、(10.1±5.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达88.0%,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神经损伤。
作者:陈昌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深入观察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132人,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含患者72人,对照组60人,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氢氯噻嗪片、硝酸异山梨脂片、尼群地平片等药物进行口服治疗,为观察组中的病患提供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病患控制血压情况、冠心病临床表现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都比对照组好,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时,使用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药物联合治疗,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患的血压,还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洪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普通的一般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心理情况、生活质量实施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冠心病患者护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金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3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射血分数为(43.62±11.23)%,治疗后射血分数为(65.61±12.29)%;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射血分数为(44.69±10.73)%,治疗后射血分数为(56.72±10.27)%。两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33例,有效4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30例,有效50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避免硝酸甘油治疗对患者引起的心悸、头痛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患者耐受性好,治疗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阳艳;黄大为;唐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对血压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117例OSAHS患者按照按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随机选取35例无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检查,监测睡前及醒后血压,同时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睡前及醒后血压水平在OSAHS患者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前及醒后血压相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OSAHS组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OSAHS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OSAHS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本身可以引起夜间血压的升高,且血压的变化随着OSAHS程度的加重而加大。OSAHS在睡眠时有较大的心率变异性,夜间可见明显的高频峰,心率变异夜间大于白天。
作者:李雪;刘江峰;李瑾;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后如何预防血栓性疾病。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使用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72人,在手术治疗前以及术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分别测量D-二聚体(DD),对测量结果详细记录。结果本次研究的病患在手术治疗后,DD检测平均值相较于手术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有15例病患DD值上升明显,超过1000mg/L,有3例病患DD值持续上升,并且都产生血栓。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时,病患血液中的DD值有可能上升,但是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如果病患血液中的DD值持续上升,一般为血栓性疾病产生的前兆,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有助于血栓性疾病高危病患的排查。
作者: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后血糖异常升高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发病规律,为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检查,观察血糖检查结果。对比不同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血糖检查结果。同时比较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与血糖的关系。观察血糖异常升高患者的预后。结果随访患者1年。脑干出血血糖异常升高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出血组,P<0.05;出血量在40ml以上的患者发生血糖异常升高比例高于出血量<20ml、出血量在20~40ml的患者,P<0.05;从发病到入院时间越长,患者的异常血糖升高率越高,P<0.05;随访发现,有血糖异常升高的患者,其死亡率、致残率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后血糖异常升高多预后不良,与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和就诊时间有一定的关系,需要医生在工作中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韩锋;隋建美;徐源;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采取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采取心血管介入手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以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区分,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7.1%,对照组满意率为7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手术采用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室性心律失常采用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慢性心衰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单一采取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4.2%,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衰伴有室性心律失常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盐酸胺碘酮片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姚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本院18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取患者使用Sysmex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实施末梢血常规检查,对比在室温下不同时刻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末梢血检测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PBC)和血红蛋白(Hb)的检测值均明显好于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静脉血白细胞(WBC)、红细胞(PBC)、血红蛋白(Hb)指标在测定前后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血小板计数(PLT)指标放置后降低,中间细胞百分比(MXD)指标放置后升高(P<0.05)。结论血常规化验在检验的过程中制约因素较多,选取静脉血在2h以内进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查可以降低检查误差。
作者:赵风雪;张春;王耿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我国基层医院中所使用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进行诊断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明确我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5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像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所抽取的5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包括323例冠心病、76例高血压、31例心律失常、17例心肌病、13例瓣膜病、26例冠心病并糖尿病,24例高脂血症。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我国的医疗诊断中,但是在我国的基层医院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方法还一直在使用,与高新技术相比较而言,各有优势,有效保证了基层医院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值得在我国基层医院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穆正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成分输血138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成分输血的效果以及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38例患者进行成分输血后,对患者病情控制均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成分输血在临床中应用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作者:庞良锦;李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40名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对再次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症状、类型以及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0名患者中有35例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占总数的87.5%,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有31例,占总数的77.5%,大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单纯室早,另外少部分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为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速以及室颤,再通的时间为(52.9±17.3)min。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脉再通以后可有效的缓解胸痛症状,但是该项治疗手术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再次灌注后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变化情况。
作者:袁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实践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011年6月-2013年6月列为本组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共130例,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为观察组130例,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6.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老年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抑郁、焦虑情况,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加强重视。
作者:穆正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房颤并发栓塞与哪些危险因素相关,并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房颤的患者60例,其中并发栓塞患者40例,然后记录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等病史,讨论慢性房颤并发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以上相关的危险因素都与慢性房颤并发栓塞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尽量的消除或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其并发栓塞有重要意义。
作者:康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功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4例围绝经期功血伴中重度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27例患者血红蛋白均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血红蛋白回升超过110g的只占据了48.1%(P<0.05)。结论非米司酮在绝经过渡期功血伴中重度贫血贫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安全可靠,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史庆绮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