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炎坤
目的:探访INSURE技术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作用。方法:本文以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例NRDS为治疗组(采用INSURE技术),以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例NRDS为对照组(采用CPAP)。结果:治疗组需要机械通气1例,对照组需要机械通气7例,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INSURE技术在防治NRDS中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该技术应用可避免或减少在机械通气几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江玲;江小英;李国辉;易冬兰;吴海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及急救方法。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4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0天。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发病因素复杂,治疗的关键是在发病初期的急救和护理。
作者:何玉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改变与本体感觉相关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以探讨“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提高颈椎功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采用本体感觉检测系统(Pro-kin系统)对1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观察评估。分别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3周,患者的VAS评分和本体感觉检测的三项基本参数:闭眼/睁眼长度比值、闭眼/睁眼面积比值、平均轨迹差(ATE)。结果:经过治疗,患者从疼痛评分量表和本体感觉的参数上都符合症状改善的表现,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增强本体感觉对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关系密切。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的使用及护理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对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带涤纶套双腔导管使用情况及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导管栓塞。经尿激酶溶栓,改用纯肝素加尿激酶封管后,导管复通。无1例发生感染。导管使用长18个月。9例使用该导管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均能达到所需血流量。结论:加强置管及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方法。
作者:顾毅;陶年华;王娟;苏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充分认识什么是家庭医生及职责,才能投入到此项工作之中。方法:浅谈家庭生的任务,分析我们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采取及时的解决的方法。结果:明确任务,掌握方法,克服不足,准备充分,就能准确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是社区目前将要开展的一项利民工作,必须做好准备,以便顺利开展。
作者:胡炎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术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行Miles术的直肠癌患者采取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总结直肠癌Miles术护理措施。结果:65例经过术前、术后护理均恢复健康,2例发生造口粘膜分离,1例造口脱垂。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治疗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典型病例患者,女,23岁,于1小时前G1P0孕40周阴道分娩一足月女婴,体重3000g,产后胎盘尚未剥离情况下,助产士牵拉脐带并徒手剥离胎盘,胎盘剥离后,患者自觉腹痛加剧,见阴道出血较多,探查见子宫内膜暴露于阴道内,出血较多,考虑急性子宫内翻,行经阴道徒手复位术,因宫颈环较紧,且阴道大量出血,复位失败,予阴道填塞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后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表情淡漠,重度贫血貌,查体:T:36.0℃ P:110次/分 R:30次/分 Bp:90/50mmHg,急查血常规:红细胞2.10×10*12/L,血红蛋白64.2g/L,白细胞22.2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3。立即予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同时紧急合血、输血1200ml,转入手术室,全麻下自阴道取出三块血性纱布,见阴道内大量血凝块,子宫内膜暴露于阴道内,有持续性出血。遂予子宫复位还纳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予抗炎、补液、输血、促宫缩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出入量,术后恢复良好,5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郑建华;张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1991年,Hara发明了囊袋赤道环,1995年,Cionni率先报道张力环的临床使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自此被时代赋予及其重要的功能,现就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的应用历史、产生背景、作用机制、设计、分类等作一综述。
作者:高先新;王国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护士培训的目的是促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1]。因各科室的培训记录不完善,形式多样,为进一步规范分层培训工作,我院设计了科室护士分层培训签到表,并于2013年1月开始应用于临床科室,效果满意。
作者:薛新琴;高泽宇;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种采用小切口治疗腋臭减小术后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11年以来,采用小切口腋臭皮肤打孔法治疗腋臭病例,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经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皮肤打孔引流可有效的减少腋臭术血肿并发症。
作者:孙健宇;林渊;汪雁;朱唯力;潘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衰竭(CRF)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血中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小剂量罗钙全对慢性肾衰继发性甲旁亢早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3例,治疗组每天口服罗钙全0.25ug.3个月后测定患者血iPTH、Cr、Ca、P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血iPTH显著降低,血Ca明显升高,血P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血iPTH显著升高。结论:iPTH可作为早期诊断CRF继发性甲旁亢的敏感指标。口服小剂量罗钙全治疗早期SHPT的疗效与iPTH水平有关。
作者:唐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鞘膜积液的成因、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治疗原则。结果: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0min,无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1.5天,近期随访无术后复发,切口疤痕小且隐蔽。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具有麻醉安全、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美观、有效等优点,可达到治愈目的;适合任何类型的小儿鞘膜积液,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侯晓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为了解五华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五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组织开展慢性病监测及其危险因素人群基线调查工作。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按照多阶段分层单纯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了大观、华山、莲华。普吉4个街道办事处的8家居委会开展了高血压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抽样调查工作。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个居民小组,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确定每个年龄段分性别调查人数,依次测算各年龄别人群纳入的调查对象。共完成有效调查3218人,其中男性1589人,占49.4%;女性1629人,占50.6%。
作者:张洁;周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后不同时间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根据伤后出现脑疝距手术减压时间间隔分别为<1小时、1-2小时、>2小时组,比较不同时间手术术对患者疗效影响。结果:重度颅脑损伤出现脑疝后<1小时与>2小时手术减压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一侧瞳孔散大与双侧瞳孔散大后手术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后手术的时间直接影响其预后,越早手术预后越好。
作者:耿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血管内栓塞灌注对肝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介入栓塞灌注化疗肝恶性肿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这一技术在各级医院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通过对30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适应症、术前准备、使用仪器、治疗方法、使用药品、操作技术、术后反应几方面的总结,阐述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在各级医院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对30列肝恶性肿瘤进行介入栓塞灌注化疗手术均获成功,临床疗效肯定,说明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肝恶性肿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结论:血管内栓塞灌注化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操作技术较为简便的方法,对使用仪器、设备要求不高,在各级医院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李钊;金波;汤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和常规西药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对照研究。方法:病例来源全部为湖北省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志愿接受研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8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8分,共入选病例12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丹栀逍遥丸58人),对照组(常规西药62人),总疗程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作胃镜、HP测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结果:丹栀逍遥丸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丹栀逍遥丸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时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卜文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微波照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7.50%,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8.33%,两种治疗方式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对于促进妇产科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的综合筛查,分析筛查效果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选择25团已婚妇女1060例进行宫颈癌相关调查和宫颈LCT检测。结果:巴氏涂片提示9例异常,6例阴道镜检查排除癌变;3例活检,经检查1例慢性宫颈炎,1例宫颈原位癌,1例CIN I级。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巴氏涂片异常的发病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孕产史、文化程度、吸烟和避孕(P<0.05)。结论:25团2013年妇女宫颈癌筛查出来的发病率相对比较低,但是也要根据危险因素加强预防。
作者:王慧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眼科手术大部分都是在患者神志清楚的局麻状态下完成的,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需要医生、护士、患者三方面相互很好的配合。眼科内眼手术一般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青光眼、眼内异物取出等。这些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眼科护理工作与眼疾病的疗效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微细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其医疗结果,如稍有不慎,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张红荃;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拉西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32.0%,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显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无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相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坚持服用药物能够实现24小时血压稳定。
作者:陈月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