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吸痰对 ARDS 患者肺通气及顺应性的影响

於静宜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痰, 机械通气
摘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20岁88岁,平均56岁;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17分;氧合指数146.5±36.5;疾病诊断:肺部感染8例,多发伤5例,胰腺炎1例,脓毒症5例,低温休克1例。本组病例均符合1994年美欧联席会议(AECC) ARDS 诊断标准。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祛皱技术--取代玻尿酸等注射方法

    皱纹的出现是人体衰老的主要表现之一,祛皱抗衰是爱美者亘古不变的话题,眼下眼花缭乱的祛皱方法,吸纳了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成了美容界重大经济来源之一。

    作者:林采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9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9例,进行常规治疗以及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患儿17例,自动出院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5.9d。结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其病情较为复杂且严重,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精心护理,能够对新生儿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文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引经药桔梗作用及机理

    桔梗作为常用中药,在方剂学中多处用作佐使药,以“载药上行”。并且发现桔梗是一味广泛用于心胸、脾胃、心等脏腑的多功效药物,能够通利三焦,入气分。通过临床应用,将有助于进一步正确理解桔梗在方中的配伍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桔梗提供一些新的依据。

    作者:雷莹;陈立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2例肝脾破裂大出血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

    肝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伤,它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和抢救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争取时间抢救生命,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1]。

    作者:张子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诊管理的体会

    门诊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门诊管理,才能搞好门诊工作,本文从实践的角度探索门诊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从整章建制、加强考核、简化门诊服务流程到改善门诊条件、提供人性化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彭守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

    妊娠12-24周,用人工的办法终止妊娠叫做妊娠中期引产。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胎盘已经形成,胎儿较大,骨骼变硬,娩出时需要充分扩张子宫颈。另外,子宫增大,子宫壁充血变软,手术时容易损伤子宫壁,因此中期妊娠引产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积极做好护理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佳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患者 ICU 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 综合征是指在 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ICU 综合征会导致人机对抗、气胸、血流动力学紊乱、自行拔管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刘国华;姜秀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2月6月因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者24例(腔镜组)和开腹手术者24例(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24h 及手术后24h、48h、72h 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血糖(BG)、皮质醇(P)、C 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 h 的 BG、P、CRP 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的 BG、P、CRP 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胆囊切除机体应激反应比较小。

    作者:顾杨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量少的药品供药管理的体会

    在各大医院中,临床中有一些应用量比较少的药品,此类药品的供药管理体系往往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加强供给临床中用量较少的药品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来说极为重要,这成了医院供药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如何做好临床少量用药的管理工作,成了困扰很多医院药品管理者的难题。只有完善医院的供药体系,切实的做好供药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供给问题做了相关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薛蔚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冈地区妇女更年期症状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本地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调查外冈地区沪籍、非沪籍各100名45-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以询问法获得沪籍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72.7%。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率82.8%。非沪籍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69.1%。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率24.4%。结论:更年期女性,特别是流动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口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近3年来住院的16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8例病例中,159例产妇痊愈出院,9例遗留高血压疾病,围生儿死亡3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应提高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危害的认识,做好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产前检查和临床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病率,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孕期个体化营养饮食效果分析与评价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孕期个体化营养饮食在孕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2年3月份建档的120例孕妇。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孕期个体化饮食营养指导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饮食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孕期体重控制效果及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期个体化饮食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孕妇的孕期体重,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降低剖腹产率,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夙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县级中医医院医疗纠纷现状及解决途径分析

    目的:了解某县级中医医院近三年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找出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收集某县级中医医院2010年-2012年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医疗纠纷发生数量稳定,医闹减少。但在处理方式上仍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加强医患沟通,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坚持依法处理以及正确引导舆论有利于医疗纠纷的解决。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乳房按摩对泌乳的影响

    产后早期促进泌乳,减少乳腺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乳腺按摩能促进乳汁分泌,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下奶后,乳腺按摩能缓解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许多产妇产后对乳房缺乏正确的早期护理,导致产后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减少,加强产后乳房早期护理能减少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我科自2013年1月起对产后产妇实施乳房按摩,经过半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产后实施乳房按摩可使乳汁分泌早,且乳汁量多,现将乳房按摩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低血糖58例分析

    葡萄糖是人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肝糖原和肌糖原是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形式,而大脑几乎无能量储备。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新生儿的常见代谢紊乱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可使血糖调节机制失衡,从而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可使脑细胞的修复失去基本能量来源,影响脑细胞的代谢与发育,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现就本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新生儿低血糖58例,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损伤的关系。

    作者:曹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脉压及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PP与PPI用以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对优越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用0Pearson相关分析PP、PPI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PP及PPI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p =0.5899、rP I=0.6386,P﹤0.01)。结论:PP及PPI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两者对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且PPI更有优越性,PPI可作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作者:廖婉玲;徐贻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地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丛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患者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引起心理压力,使他们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孙彩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外科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

    护理胃肠减压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更是普外科患者非常重要的诊疗措施,在普外科应用极为广泛。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和张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邱兰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于乳腺癌化疗止吐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于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出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乳腺癌患者,分为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组(实验组)及臀部肌注盐酸氯丙嗪针组(对照组),观察效果。结果: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组患者 CINV 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足三里注射盐酸氯丙嗪针应用于乳腺癌化疗后出现 CINV 患者后,效果良好,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晓菲;吕晓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