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谏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1月-6月的择期手术患者21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观察组焦虑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不但可以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为医院的医疗护理临床路径和优质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江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具有紧急抢救性,多学科综合性,应急应变性强的科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安全、健康咨询、妇女及儿童保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举倒置的新举措,医疗民事诉讼案例日益增多,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妇幼人员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造成其心里压力增大影响了妇幼工作的开展,尤其县、乡保健院妇幼人员更为突出。
作者:阮会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雾化吸入后2~3min 开始起作用,5min 后咳嗽逐渐减少,吸入3次后咳嗽停止35例,4次56例,5次5例,5次以上4例。结论:沐舒坦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感染较早地得到控制,操作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起效快,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而且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李霄艳;郭静;宋官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药处方调配是中药调剂操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分析了中药处方调配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了中药处方调配的规范化操作措施。
作者:郭育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存在高血压的病人进行原因的分析,高血压对病人的危害处理和应用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方法:通过观察和血压监测,患者的症状及调节透析过程中的透析液的钠值,温度,对病人限制钠盐的摄入,通过控制病人的干体重,增加透析次数,降低血容量,指导病人正确选择和应用降压药物,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上述方法,正确选择和应用药物收效良好,真正的起到了降低透析过程中高血压发生的危险,现代透析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于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开展社区体检时,查出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40~81岁,空腹血糖在7.6~15.8mmol/L,合并并发症者27例。
作者:魏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阐释 TGF-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2)与骨髓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骨髓塑料包埋法制备半薄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骨髓组织中 TGF-β2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组织中 TGF-β2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2在骨髓纤维化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智辉;田亚宁;何春玲;梁漫;董昌虎;李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疗护理纠纷日趋上升。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才能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本文结合现代医疗护理管理理论和我院日常工作实践,探讨有关产科护理工作在护理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20岁88岁,平均56岁;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17分;氧合指数146.5±36.5;疾病诊断:肺部感染8例,多发伤5例,胰腺炎1例,脓毒症5例,低温休克1例。本组病例均符合1994年美欧联席会议(AECC) ARDS 诊断标准。
作者:於静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37例,无变化5例,死亡5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横切口手术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162例。所有患儿均具有手术指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小儿疝气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则使用横切口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并针对上述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患儿手术均获成功,但研究组患儿各项手术情况及术后住院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小儿疝气采用横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其能够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明显降低患儿手术创伤程度,更拥有手术时间少、痛苦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故此方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华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效果。方法: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40例,根据抢救程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结果: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阿托品用量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不过两组的氯磷定用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胆碱酯酶转正常时间也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多伴随有严重预后,血液灌流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罗凤;郭合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ER 和 PR 的阳性率分别为80%和60%。临床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术后辅以放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术后第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7%和68.9%。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差,其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易伟光;付晏;张丽;赵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病例资料患儿,男,生后4小时30分钟,因面色青紫20分钟于2004年12月28日转入。系第2胎第2产,孕37周宫内窘迫行剖宫产,脐绕颈1周,l 分钟 Apgar评分8分,羊水Ⅱ度混浊,胎盘无异常,体重2800g。生后给吸氧4小时,停氧后面色青紫,未开奶。母亲孕期体健,否认服药物史及病毒感染史。
作者:王东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对各项诊断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急性心肌梗死和束支阻滞都会对心室除极与复极向量造成一定影响,两者共同存在时不能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实施心电图诊断,这不仅加大了诊断的难度,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束支阻滞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的各种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的临床诊断价值,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患者的临床诊断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陈镇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以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发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死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为0.9%-14.5%,而截肢率约为30%-75%,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而早期采取积极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溃疡,及溃疡导致的截肢,现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分级和护理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王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上由于老年患者咽喉粘膜萎缩、变薄,喉感觉减退,咽缩肌活动减弱,吞咽动作无力,反应迟钝,加上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容易发生吞咽困难、误吸。误吸的发生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而隐性误吸占50%-70%。根据吸入量的多少又分为少量误吸(<1ML)和大量误吸(>1ML)。在临床工作中隐性误吸或少量误吸很容易被遗漏。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常不明显,从而掩盖病情,不能及时被医护人员发现。误吸是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文献报道:因误吸所致的吸入性肺炎病死率高达40%-60%。临床上因误吸引发患者严重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时,常造成医患纠纷。因此,老年患者误吸的问题应该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临床工作中整理的关于误吸的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蒋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一种以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综合疗法。方法:治疗组(90例)以针刺颈部的夹脊穴及风池、完骨、百会、四神聪,配合汤药、颈椎牵引、中药塌渍、功能锻炼;对照组(30例)给予香丹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汤药、牵引、中药塌渍等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肖家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采血前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经静脉采取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采血前后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仅给予常规采血操作。比较两组患儿采血后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啼哭时间、不哭人数及采血结束后20s 内的啼哭人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啼哭时间、不哭人数、采血结束后20s 内啼哭人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荣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诱发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4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54例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结论:帮助糖尿病患者分析低血糖的原因,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的认识,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学会血糖自我监测、合理饮食、用药,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进行治疗。
作者:于伟;于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