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王康宏;陈梨萍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病因、分型、诊断及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16例腹茧症合并不孕患者(A 组)和随机选取的45例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患者(B 组)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FSH、LH、E2、Gn启动日FSH、LH、E2、HCG日LH、E2、P、Gn时间、Gn 用量、获卵数、优胚数以及卵裂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受精率为86.2%明显低于 A 组的94.3%(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4%和43.7%,种植率分别为31.8%和29.1%(P>0.05)。结论:经手术确诊为腹茧症的不孕患者如子宫、卵巢功能正常,应尽早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解决生育问题。腹茧症不孕患者的IVF-ET成功率为40%~50%,与同年龄组一般的输卵管性不孕的妊娠率基本一致。
作者:席红琳;谭新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共60例。年龄介于18~65岁,性别不限。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组成、APACHEII、CPIS、初始呼吸机参数(PSV、O2%、PEEP和f)、MAP、HR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镇静药物用量及总镇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时间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纳入2周时,试验组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CIPS则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比较,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VAS、谵妄发生率、严重不适发生率及意外拔管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护理为主导实施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有确切疗效,且不增加患者严重不适、疼痛及意外拔管等不良情况发生。
作者:唐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 RPLP0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RPLP0抗体;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皮损部位的免疫复合物;常规方法检测自身抗体及补体。结果:健康对照组、DLE 组、SLE 组的抗RPLP0-IgG 抗体的吸光度(A.U.)均值分别为:0.72±0.16,0.53±0.18和1.23±0.62。 DLE 组患者的抗RPLP0-IgG 抗体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组高于 DLE 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 SLE血清抗RPLP0抗体高水平组患者的关节炎、肾脏损害和特征性皮损的频率高于抗 RPLP0抗体低水平组(P<0.05),而抗 RPLP0抗体水平与其他临床表现、SLEDAI、CLASI 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DLE患者与健康人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无差异,SLE患者血清抗RPLP0抗体水平高于DLE患者,且与关节损害、肾损害及特征性皮损相关。
作者:杜艳瑜;谭国珍;叶瑞心;陈娇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组发生于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在形态学、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肿瘤,从免疫学角度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两型,尽管目前传统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近70%[1],但依然有50%~60%的侵袭性 NHL 尚存在复发难治等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针对复发性难治性NHL 的补救方案如 DHAP (地塞米松,阿糖胞苷,顺铂)、ESHAP (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阿糖胞苷,和顺铂)和 EPIC 方案(依托泊苷,泼尼松龙,异环磷酰胺和顺铂),尽管有效,然而顺铂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2],依托泊苷易诱发第二肿瘤,致使这些方案作用受限,因此研究新的药物或联合方案,实现治疗的高效低毒已是必然。吉西他滨(dFDC,2’2’-二氟脱氧胞苷)是一种破坏细胞复制的二氟核苷类抗代谢物抗癌药,是脱氧胞苷的水溶性类似物,可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并将其三磷酸代谢物(dFdCTP)掺入到 DNA 链中的脱氧胞苷位点,导致 DNA 链断裂,致使 DNA合成中断,从而诱导细胞凋亡[3]。吉西他滨对多种实体瘤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膀胱癌等的治疗,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特点[4-5],目前逐步应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本文综述吉西他滨应用于NHL的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探索针对难治复发性NHL的含吉西他滨挽救方案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明宛;郭坤元;许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当今中国工业和交通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眼外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眼外伤并发症中较严重而又易被忽略的是继发性眼压升高和青光眼。据统计眼球挫伤后约60%~94%患者发生房角后退。部分患者由于房角后退导致小梁网撕裂,水肿而后变性萎缩丧失房水外引流功能,导致顽固性高眼压且药物无法控制。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是治疗此类外伤所致难治性青光眼的新选择。我院对房角后退继发性青光眼行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并术中联合及术后使用抗代谢药物,跟踪随访12~36个月,总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珂;赵璐;郭梅清;章余兰;汪昌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评估困难气道的方法,评价其对全麻剖宫产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214例行全麻剖宫产足月孕患者,术前行气道评估并记录Mallampati评分、甲颏间距、体质量指数、张口度、上唇咬合试验结果,插管后将直接喉镜下喉部显露cormack 分级情况为Ⅲ~Ⅳ级的患者判定为困难气道,比较各种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5种方法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唇咬合试验(79.5%)、Mallampati 评分(76.9%)、体质量指数(56.4%)、张口度(51.3%)、甲颏间距(35.9%);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上唇咬合试验(93.1%)、Mallampati评分(86.3%)、张口度(85.1%)、甲颏间距(76.6%)、体质量指数(62.3%)。结论:上唇咬合试验和Mallampati评分是预测产妇困难气道的较好指标。
作者:崔宇;程斌;黄婧;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32岁患者,2008年9月突发寒战、发热、疲乏,诊断“痔疮、肛屡”,切开引流后高热不退,查全血细胞减少,l0月25日转我院,血常规:WBC 0.25×109/L、淋巴占90%,Hb 65 g/L、PLT 4×109/L,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度;阑尾周围脓肿;肛屡;同胞间HLA配型有完全相合供者,供者Rh 阳性O 型血,受者Rh阴性O型血。抗感染等治疗同时11月2-8日 ATG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300 mg/d ×5 d、Flu (氟达拉滨)50 mg ×5 d、Cy (环磷酰胺)40 mg/kg ×1 d 预处理,8日持续高热39~40℃,生命体征不稳定,11月9日、l0日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 MNC 3.05×108个/kg,CD34+细胞7.56×106个/kg ,予泰能、利奈唑胺、卡泊芬净抗感染。 l0日晨病情加重,高热40℃、抽搐,呼吸40~50次/min ,血氧饱和度75%~80%、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血培养为 ESBL+大肠埃希氏菌,确诊:(1)移植后骨髓空虚;(2)大肠埃希氏菌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3)肺部感染、呼衰Ⅰ型。继续上述抗感染及改善循环支持对症治疗,短暂停环孢素,予甲强龙500 mg ×3 d 冲击治疗,患者并发血糖、血压升高,间断意识模糊、烦躁等多种症状,积极联系予 Rh 阴性成分血及细胞因子、丙球、胰岛素等积极治疗,+10 d 中性粒细胞>0.5×109/L ,+14 d 白细胞恢复正常,患者病情渐稳定、意识恢复,仍反复寒战、发热,多次血培养同前,泰能、舒普深敏感,卡泊芬净于+18 d改为伏立康唑片维持3周,+19 d转出移植病房。患者卧床,白细胞正常,HGB 50~60 g/L,血小板4~12×109/L,胸部 CT:肺部感染,右肺大片实变影。痰培养细菌与血培养一致,移植后3周 CSA 改为口服,渐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考虑软组织感染,加抗 G+球菌抗生素后好转,继续泰能、舒普深等交替抗感染。12月15日上午出现腹痛、血便,量约200 mL ,于17:20、18:40及19:20反复鲜血便200~400 mL ,予输血、抑酸、止血等治疗,20时急行肠镜检查明确阑尾口血管破裂出血,局部止血,出血渐停止。12月17日高热反复、胸闷、气短,体温40.1℃,CT 提示右下肺炎症较前略吸收,又予万古霉素、特治星治疗,23~28日再予泰能治疗体温恢复正常,2009年1月12日血象恢复,检查供体细胞完全植入出院。后诊断:(1)vSAA (very severe aplastic anaemia);(2)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3)脓毒血症;(4)肺部感染,I 型呼衰;(5)消化道出血;(6)阑尾周围脓肿;(7)肛屡;(8)类固醇型糖尿病;(9)继发性高血压。随访至今患者痊愈,血型O ,型Rh+,正常生活。
作者:葸瑞;白海;王存邦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构建高表达 asporin 基因 L929细胞株,研究其对子小鼠正常成纤维细胞 L929 TGF-β1及Col2α1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小鼠下颌骨组织中扩增asporin cDNA ,连接酶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所得的重组质粒pcDNA3.1(-)-ASPNⅢ用脂质体法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经过G418筛选,使用 RT-PCR 以及 Western blot 技术筛选 asporin 基因高表达的细胞株。并使用 RT-PCR 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sporin 基因高表达对细胞TGF-β1及Col2α1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asporin 高表达的L929细胞株。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高表达asporin对TGF-β1及Col2α1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asporin基因在L929细胞中高表达能抑制细胞TGF-β1及Col2α1的表达。
作者:赵浩;李新志 刊期: 2014年第1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者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1]。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可出现心、脑及代谢性疾病。研究显示[2],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降低患者因高血压而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中,是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3]。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18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健;贺晓恒;李发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喉罩与面罩通气方式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Ⅲ级的老年患者,根据通气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表面麻醉自主呼吸组(Ⅰ组,n=40)、内镜面罩通气组(Ⅱ组,n=40)和喉罩通气组(Ⅲ组,n=40),其中Ⅰ组经鼻导管吸氧、Ⅱ组通过内镜面罩供氧、Ⅲ组插入喉罩控制呼吸。观察术中通气效果、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纤支镜检查前、中、后的心率(HR)、平均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以及患者和镜检医师满意度。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手术条件好,不良反应少,检查中 MAP、HR 和 NE 波动变化小,手术耗时短,完成度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P<0.05);Ⅱ组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发生率、手术耗时高于Ⅲ组(P<0.05)。结论:面罩和喉罩均可安全用于老年人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检查术气道管理,后者具有通气可靠、血流动力学平稳和便利的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兵;阮祥才;许立新;魏树全;应彦璐;郭静文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脑电生物反馈和利他林治疗不同亚型 ADHD 儿童的疗效。方法:将120例 ADHD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利他林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SNAP-Ⅳ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跟踪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反馈组和利他林组的SNAP-Ⅳ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2组有效率分别为64.81%和81.67%,缓解率为38.89%和43.33%,利他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反馈组(χ2=4.162,P=0.041)。但治疗后3、6个月利他林组的有效率和缓解率显著低于反馈组(均 P<0.05)。2组均为注意缺陷型、混合型患儿治疗后的SNAP-Ⅳ评分降低值显著高于多动/冲动型(均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近期疗效逊于利他林,但远期疗效持久;不同亚型ADHD的治疗效果不同。
作者:杜文冉;崔立华;王平;齐浩;张洁;董静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血尿酸(uric acid, UA)水平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103例发病3 d内住院并行DSA 检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收集患者hunt-hess 分级、尿酸水平、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 SCVS)、脑微循环时间(microvascular cerebral circulation time,MCCT)及出院时改良的 Ranking 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g Scale, mRS)等资料,以病情的轻重、转归和有无脑血管痉挛分别进行分组,另选43例单纯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UA水平与他们的关系。结果:41例重症组患者血 UA 水平[(288.55±90.77) mmol/L]明显高于62例轻症组患者[(244.71±96.17)mmol/L](t =2.315, P=0.023)及对照组[(240.59±87.25)mmol/L](t=2.469, P=0.016)。28例 SCVS 组患者 UA 水平[(297.47±91.55)mmol/L]明显高于非 SCVS 组75例患者[(248.97±94.93)mmol/L](t=2.329,P=0.022)及对照组[(240.59±87.25)mmol/L](t=2.633,P=0.01)。预后不良组22例患者UA水平[(311.92±90.85) mmol/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81例患者(248.64±93.45,t=2.883, P=0.006)及对照组[(240.59±87.25) mmol/L](t=3.076, P=0.003)。 UA与MCCT呈显著正相关性(r=0.67, 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U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血UA水平升高有可能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病理过程。
作者:刘庆新;肖新兴;陈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股骨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5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的临床治疗,术前用三维CT重建测量并分析股骨颈平截面髓腔长径大小、股骨峡部的小髓腔内径,利用股骨颈截面髓腔长径大小及股骨峡部小髓腔内径的测量值对比股骨假体的型号大小来指导选择假体型号,采用模板测量法对照分析比较CT三维重建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两个实验组利用CT三维重建预测型号与实际型号之间存在较高的优秀率,两个实验组与对照组预测假体型号之间的优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良率间的差异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选择股骨假体型号可行,准确性高。
作者:蔡荣辉;李锐军;刘康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儿女,4岁。因自幼双眼视力差伴右眼斜视,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斜视,弱视”,给予配镜治疗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4月9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既往体健,无夜盲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直系亲属眼病史。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2,左眼0.6。右眼外斜20°。双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透明。散瞳眼底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周围可见大面积灰白色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沿静脉两旁向周边辐射状延伸,萎缩区中散在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右眼黄斑区大片萎缩灶,可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图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双眼沿静脉走行萎缩区呈大面积透见荧光,其间色素沉着处呈遮蔽荧光;右眼黄斑区萎缩灶为弱荧光,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呈强荧光,晚期未见荧光渗漏(图2)。OCT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周围萎缩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反射不均匀;右眼黄斑区萎缩灶全层反射明显向巩膜方向凹陷,神经上皮层局部变薄,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反射局部增强(图3)。临床诊断:双眼色素性静脉旁视网膜脉络膜萎缩(PPCRA),右眼黄斑缺损,右眼外斜视。随访观察2年,病情稳定,双眼视力及眼底均无明显改变。
作者:孙则红;郎卫华;戴冬姝;王志学;赵俊华;李菁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检验我院制定的以“有接触史的发热伴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作为咽试子H7N9核酸检测的筛查标准的阳性率及漏诊率,并提出可能的佳筛选标准。方法:以我院2014年1、2月份进行咽试子H7N9核酸检测的61例患者及4例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现行的筛查标准及假设的三种筛查标准的符合率、阳性率和漏诊率。结果:现行标准、假定标准1、2、3的符合率分别为32.8%、24.6%、54.1%、62.3%;阳性率为10.0%、13.3%、9.1%、10.5%;漏诊率分别为50.0%、50.0%、25.0%、0.0%。结论:为减少漏诊率,以“白细胞不高的肺炎”作为筛查标准可能更加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作者:王吉文;丘宇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桂北地区汉族人群整合素α2(ITGA2)基因807C/T 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及其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再根据DN的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T2DM)及DN组,另选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运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三组实验组的血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三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的血脂 TC、TG、LDL-C值均升高(P<0.05),DN组ITGA2基因-807C/T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患DN的相对风险是携带C等位基因的1.72倍(OR=1.72,95%CI=1.176~2.517)。而T2DM组与对照组、DN组相比,ITGA2基因-807C/T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TGA2-807C/T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桂北地区汉族人群的DN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DN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T等位基因可促进血脂TC水平的高度表达而使DN的发病风险增加。
作者:廖雪玲;陈军宁;李小励;邓特;邓一岚;谢旭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经动脉与经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疗效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食道快速起搏心室诱发室颤、建立心脏骤停(CA)模型,起搏开始后4 min 随机经颈动脉(IA-gro=10)或经颈静脉(IV-gro=10)注射肾上腺素0.02 mg/kg,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10 min 无效则放弃复苏。主要观察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及ROSC后小鼠生存时间。结果:心肺复苏时经颈动脉或经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两组小鼠的ROSC 率无显著差异(10/10 vs 8/10)。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生存时间也无显著差异[51±13 s vs 62±24 s;8.5(6.0,17.0) h vs 6.5(2.8,21.3) h, P>0.05]。结论:经动脉与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对小鼠心肺复苏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甘伟妮;宋凤卿;谢露;陈蒙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甲状腺疾病在女性中极为常见,尤其于妊娠期及产后妇女中多见,是发生在育龄期妇女中仅次于糖尿病的常见的内分泌状态紊乱。甲状腺疾病一般都是可以治疗的,若治疗不当就会出现诸多不良后果,因此诊断及治疗女性的甲状腺疾病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从相国;曹梦蝶;陈蕾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小檗碱是否对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n)侵袭人肺Ⅱ型上皮细胞(A549)有保护性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预处理 A549细胞,并与 S.pn 一起与A549细胞共同作用,通过用0.025%的 Triton X-100裂解细胞,然后将稀释后的裂解液涂布 TSAB 平板,培养过夜,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结果:小檗碱的浓度为0,25,50,100,200μg/mL 时,S.pn 对24孔板上每孔A549细胞的侵袭数分别为52±21,29±11,13±10,0,0;在其浓度终浓度为100μg/mL时,未得到可测的细菌数。结论:小檗碱可抑制S.pn 侵袭A549细胞,两者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王蓉;徐邦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对比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B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临床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 A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2.7±7.3)个月,B组为(30.9±6.5)个月。两组患者在角度纠正及高度恢复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P=0.036),B组患者的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优于A组。两组患者在疼痛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B组优于A组;而在工作状态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64)。A、B组均有3例患者手术失败,A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内固定断裂,2例患者出现Cobb角增加≥10°,而B组均为角度纠正丢失。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0),A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B组。结论:人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效果好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经伤。
作者:冯树雄;陈小萍;梁炳权;杨国栋;梁伟明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