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张旭;刘丽秋;孙玉鸿;朱艳丽;赵玉德;江清林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组织因子(TF)、CD34的表达,探讨 TF 在 NSCLC 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F、CD34在30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TF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TF在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43.33%、16.67%。微血管密度(MVD)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别为28.97±4.17、53.95±6.07、101.33±19.84,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 TF 阳性表达的 MVD 与TF 阴性表达的 MVD 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癌旁组织中 MVD 在TF阴、阳性表达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正常组织中MVD在TF阴、阳性表达间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 TF的表达及MVD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组织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NSCLC 癌细胞可产生表达 TF;(2)NSCLC 组织中 TF 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3)TF 及MVD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与否、组织病理类型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无关。
作者:张燕;夏曙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核受体辅激活蛋白5(NCOA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 NCOA5蛋白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NCOA5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水平(0.27±0.1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68±0.06)(P<0.05);NCOA5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复发转移及分化程度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NCOA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提示NCOA5的低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其可能在肝细胞癌的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华鹏;方红波;曹胜利;阎冰;郭文治;张水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ⅢA 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ⅢA期N2 NSCLC患者80例,40例行胸腔镜手术为研究组,40例行传统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均予诺维本联合顺铂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化疗后7~14 d 给予6 MV-X 线适形放疗50 Gy/25次/35 d。比较2组的1、2年生存率、完成总疗程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疗程时间明显缩短(χ2=9.45,P=0.002),术后化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χ2=41.32,P=0.00),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升高(χ2=15.12,P =0.002)。2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ⅢA期N2 NSCLC患者胸腔镜术后化放疗可以达到较好疗效,且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缩短术后辅助化疗开始的时间及总的疗程时间,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翟小明;顾科;俞家华;王建平;张军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胸腹部联合损伤,腹壁破裂,部分肠管外露,无意识,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腹部开放性损伤、左侧胸腔积液,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膈肌撕裂、部分小肠坏死、部分降结肠坏死,行膈疝修补术+肠部分切除术+结肠造瘘术+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中输浓缩红细胞及血浆,因病情危重,术后3d 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平素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入院查体:结肠造瘘口排便通畅,全身多处瘀斑、瘀点,多处皮肤软组织擦伤,左腰背部皮下血肿,可及肿块,伴有波动感。入院查泌尿系CT (图1):考虑有左肾挫伤。入院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抗感染、保肝、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因左腰背部皮下血肿积液行切开引流,持续有脓液渗出,并坏死组织脱出(图2),给予定期换药期间腹部伤口不愈合,遂行清创缝合术。入院2个月后病情平稳复查 CT (图3)示左肾缺如,肾窝局部有渗出。建议行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及家属不同意行该检查。同时,本例患者左腰背部瘘口间断仍有脓液渗出,不愈合,行造影检查(图4)考虑与后腹腔行通,建议行探查或清创术,患者及家属暂不同意。目前患者病情平稳,肾功能正常,已办理出院。
作者:任瑞民;成建军;程伟;张雁钢;米振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需要采用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在神经刺激器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记录并对比两组不同方案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起效维持时间、补液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麻醉准备和操作的时间(Tr)、感觉完全阻滞的时间(T1)、感觉恢复的时间(T2)、运动完全阻滞的时间(T3)、运动恢复的时间(T4)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第1次排尿的时间(Tu)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麻醉之后5 min(T5)、20 min (T20)平均动脉压下降,T20时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低于观察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结论:神经刺激器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更明显,特别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患者更适合采用此方案。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胃癌中 RhoA 及 C-myc 蛋白的表达及其其相关性,初步探讨它们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6例胃癌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RhoA 及 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RhoA、C-myc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hoA、C-myc 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RhoA与C-myc 具有相关性(r=0.62,P<0.05)。结论:提示RhoA与C-myc 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胃癌发展过程中,两者可能共同作用,参与细胞的癌变过程,并促进癌变细胞的浸润、转移。
作者:王莉;张旭;刘丽秋;孙玉鸿;朱艳丽;赵玉德;江清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eytoma, HPC )是Stout 首先提出并报道的一组来源于血管周细胞的软组织肿瘤[1]。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HPC)较少见,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4%及脑膜肿瘤的1%~7%,是极具侵袭性、复发及远处转移特性的肿瘤[2]。笔者通过对5例颅内 M-HPC 患者的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淳彩璞;淳采雯;袁伟军;张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聚束蛋白(Fascin1)基因沉默后对人鼻咽癌细胞 CNE-2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探讨Fascin1在鼻咽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构建Fascin1-shRNA干扰载体,包装成慢病毒以感染CNE-2,构建干扰Fascin1表达的CNE-2细胞系;定量PCR及Western-blot 法检测Fascin1、E-cadherin Vimentin 及Twist1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法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Matrige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干扰组(shRNA-Fascin1)与对照组(shRNA-ctrl)比较,Fascin1蛋白及 mRNA 表达均明显降低;下调Fascin1后 CNE-2细胞侵袭能力无明显变化,但细胞运动能力明显降低,且与 EMT 相关的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上调(P <0.05),而 Vimentin 表达下调(P =0.0062),Twist1表达下调(P =0.0019)。结论:靶向抑制Fascin1基因表达可降低CNE-2细胞运动能力,抑制CNE-2细胞EMT,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imentin和Twist1表达及上调E-cadherin表达有关。
作者:孔霞;陈锦;顾帝水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TAK1)在人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2年9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AK1蛋白在食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TAK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AK1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1.25%;TAK1的阳性率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此外,研究还发现TAK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反比,高表达TAK1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085)。结论:TAK1可能是食管癌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靶向TAK1的治疗有可能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乔飞;TONG Qiang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患者男,19岁,因多动、站立不稳等姿势和步态异常3个月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经头部 MRI、腹部彩超、铜蓝蛋白以及K-F环的相关检查,证实患者合并有基底节、脑干、肝脏、脾脏、角膜及血液系统的多系统损害;无家族遗传史,参照《实用儿科学》关于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 WD)诊断标准综合判断为疑似 WD。取外周静脉血400μL (2%EDTA 抗凝),按照血液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天根公司)说明抽提基因组DNA。取无遗传家族史的体检健康者的外周静脉血为正常对照。经0.8%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微量分光光度计定量。根据文献合成ATP7B 基因第8外显子的相应 PCR 扩增引物:ATP7B-E8-F:5’-AACCCTTCACTGTCC TTGTC-3’;ATP7B-E8-R:5’-AGGCAGC TCTTTTCTGAAC-3’。第12外显子的PCR 扩增引物:5’-CTTGTGGTGTTT TATTTCTTC-3’;5’-ACCACCATATAGC CCAAG-3’。
作者:张传领;李春阳;高迎春;程国强;徐亚楠;李灵;张波;肖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声速匹配对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成像价值,建立人体正常组织器官声速匹配参考值。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90例,检查肝脏88例、脾脏85例、肾脏140例、膀胱74例、甲状腺78例。声速匹配后观察图像质量变化,测量肝脏 s5、s6、s7、s8段及脾脏、肾脏、膀胱、甲状腺的区域声速指数、区域声速值。结果:声速匹配后图像质量有所提升,各肝段区域声速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肝、脾、肾、膀胱、甲状腺间两两比较区域声速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声速匹配技术对图像横向分辨率及对比度的提升有应用价值,人体各器官区域声速值存在差异,运用此技术研究组织器官病变有广阔前景。
作者:陈爱琴;陈心春;董常峰;钟周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继发胰腺感染坏死是影响 SAP 发生及转归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及控制继发胰腺感染坏死,有助于降低病死率。降钙素原(PCT)和C 反应蛋白(CRP)作为细菌感染炎症的实验室指标,已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已有相关研究探讨PCT和CRP在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但鲜有动态监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血清 PCT 和 CRP 水平的研究,本实验拟动态观察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坏死与单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和CRP的差异。
作者:郭湖坤;倪晓斌;彭启全;吴苏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果蝇蛹吸入七氟醚对羽化后果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果蝇蛹暴露于七氟醚后,待果蝇羽化后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进行果蝇行为学研究,分别检测各组果蝇的嗅觉短期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和平均寿命,观察七氟醚对果蝇行为的影响。结果:在巴普洛夫嗅觉相关短期记忆测试、攀爬能力试验、平均寿命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七氟醚各浓度组果蝇的嗅觉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均明显降低,平均寿命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对发育期果蝇具有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修欢欢;邝立挺;林世清;单智铭;温婧;徐康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术前头部周围神经阻滞对颅脑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幕上颅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头部周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S组)和单纯静脉全麻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S组用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行眶上、滑车、耳颞、枕大和枕小神经以及对侧头钉所在的位置相应的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麻醉镇痛药的用量以及清醒拔管后0.5、2、6、12、24、48 h 的VAS值。结果:与C 组比较,上头架、关颅时S 组SBP、DBP、HR 明显降低(P<0.05);S组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清醒后0.5、2、6、12、24、48 h VAS S组均低于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辅助术前头部周围神经阻滞在颅脑手术中能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梁友君;杜林;陈铎鑫;张济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输尿管长段狭窄在临床上不常见,但引起的后果较严重,且处理较为棘手,虽然有多种手术方式可用于修复[1-4],但利用回肠替代病变的长段输尿管仍为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笔者从2002年5月至2012年7月间共治疗6例单侧输尿管长段狭窄,采用了带血管蒂的游离回肠替代单侧输尿管,同时在回肠输尿管吻合处采用回肠壁与腰大肌间隧道抗反流技术,术后对其进行随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向军;郭晓;白志强;金轶刚;汤志灵;张宏;吴云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SOX17基因表达、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的相关性。方法:使用RQ-PCR和RQ-MSP 技术分别检测SOX17转录本及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结果:34例CML患者中SOX17转录本含量明显低于30例对照(P=0.001);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 SOX17表达的 CML 曲线下面积为0.748(P=0.001);SOX17和bcr/abl转录本水平呈正相关趋势(r=0.439,P=0.068)。3例(4%)CML患者出现SOX17启动子高甲基化改变,与32例对照无统计学差异。 SOX17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SOX17表达下调是CML的一个常见分子事件、对CML疾病诊断具有辅助价值;SOX17表达下调不是启动子甲基化所致。
作者:唐春艳;安翠;姚冬明;刘清;郭竑;闻向梅;林江;马吉春;张铭;肖高飞;杨磊;钱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脑复苏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复苏患者30例,按预后(3个月生存率)分为清醒组(7例)、植物状态组(14例)及脑死亡组(9例)。连续记录脑复苏患者24 h、1周、1个月BIS值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测定颈部动静脉氧饱和度差(SaO2-SjvO2),评价患者BIS 值、GCS 评分、SaO2-SjvO2在脑复苏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结果:与清醒组相比,脑死亡组、植物状态组24 h、1周、1个月的BIS值、SaO2-SjvO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死亡组、植物状态组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损伤更重,且可能存在氧利用障碍。与24 h的BIS值、SaO2-SjvO2比较,清醒组、植物状态组在1周、1个月的BIS值、SaO2-SjvO2呈现升高趋势,提示脑缺血缺氧改善,脑细胞氧利用功能有恢复趋势;脑死亡组1周、1个月的BIS值、SaO2-SjvO2呈现降低趋势,提示脑缺血缺氧和脑细胞氧利用功能进一步恶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是一种有用的脑复苏预后评估工具,结合SaO2-SjvO2,对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作者:汪晓波;王仁数;曲巍;尤荣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是一类少见的含有肉瘤成分的低分化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低[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影像学表现文献报道较少[2-3]。笔者收集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PSC 患者资料,分析其 CT 表现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黎君翔;王振平;陈集敏;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