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关节置换静脉血栓发病率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

王洪炳;高晓冉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 静脉血栓, 发病率,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静脉血栓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150例,查找这些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有102例患者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后未出现静脉血栓,而另外48例患者则出现了静脉血栓,将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和会引起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这些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32%,主要集中于60岁到70岁的体重偏大的女性,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血栓发病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研究尚未有明确答复,但发现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60岁到70岁的体重偏大的女性,对这类人群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前要做好安全评估,避免出现静脉血栓。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析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对照组是80%,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2.5%,对照组是72.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思治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探讨

    对9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90例病人护理后,仅5例气管切开患者、3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死亡,无一例管道脱落、堵塞或者意外拔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魏真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结膜移盖在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接受结膜移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的6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来分析,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单纯药物治疗,B组使用结膜移盖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19例患者被治愈,2例失访,3例化脓性眼内炎。6例角膜穿孔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B组有27例被治愈,3例失访,8例结膜移盖脱落二次三次手术。B组的炎症控制和角膜透明性比A组高。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接受结膜移盖治疗的临床成功率比较高,效果好。

    作者:朱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于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患者中挑选,按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实验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美托洛尔,治疗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的病症缓解率为92.0%,高于72.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作用显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许美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改善普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改善普外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手术患者,对其术前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S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08例影响患者焦虑情绪的前三因素为:对手术及麻醉不了解、担心手术时会很疼痛、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诊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自2015年06月~2016年06月以来,在中医肛肠科进行手术诊治的70例慢性肛裂患者。参照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划分(每组各35例),分别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和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22.86%),在治疗总有效率(100.0%)方面较之对照组患者(91.43%)显著偏高,两组之间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其时间短、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杨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科护理的临床风险及对策

    目的:探究儿科护理的临床风险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不做风险防范措施,观察组做风险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和医疗纠纷情况。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68.75%,纠纷率37.50%,观察组满意度为93.75%,纠纷率15.63%,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包括护理用药差错、护理观察不及时、意外伤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玉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4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围术期采取标准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肾结石取净率927%,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可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

    作者:周之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现状,积极探讨临床效果,把握其应用要点,为日后的子宫肌瘤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提升治疗子宫肌瘤的能力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对其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进行跟踪性观察调研,并对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探讨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后,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不良症状减少,临床效果较为突出。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当加强其发展。

    作者:吴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今后社区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将本社区2015-2016年社区门诊接收的98例老年糖尿患者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干预为每一位糖尿病老人建立一套健全的档案,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在护理的基础上,对每一位糖尿病老人进行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普及。结果:经过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观察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与其6月前相比(P<0.05),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的下降。结论: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代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新形势下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76例心血管病介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于各个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介入治疗患者对于手术各个阶段的知识掌握度得到明显提高、对比健康教育之前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度也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讲解新型的健康理念以及疾病专科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治疗的配合情况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吴平平;王秀梅;韩丽君;王惠娟;张东超;张红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195例病残儿鉴定结果分析及建议

    目的:了解病残儿的发生状况及疾病分类,分析致残原因,探讨降低病残儿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我县2005年11月~2015年12月1195例符合病残儿医学鉴定标准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195例,年龄2~17岁,其中男性501人,点41.92%,女性694人,占58.08%;脑性性瘫痪居非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65例,特发性癫痫居遗传性疾病的首位,占178例。结论:病残儿的发生与育龄群众的文化素质低,优生优育意识不全,对儿童的监护力度不够,医疗卫生条件不足及生活环境有关。建议开展孕前咨询,加强孕前优生检查,孕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力量,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工作,提高群众对危险的防患意识是降低病残儿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辉;李娟;伍兰成;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效果。方法:转变护理理念,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强化护理效果考核机制,完善各方面护理指导,全面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结果:全面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之后,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且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也明显的上升,提升了医院的社会信誉及市场竞争力。结论:在基层医院全面的实施责任制护理,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肺复苏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的体会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急救护理学的心肺复苏实践操作与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级护理系1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2名,实验组65名。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及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比2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课程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教学考核成绩为(93.43±3.9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9.75±2.66)分,(P<0.01)。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82.3%,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3.8%(P<0.05)。结论:对于急救护理学教学的心肺复苏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和齐拉西酮组(给于齐拉西酮治疗),并以健康对照组比较,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并对患者进行PAN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2、IL-6及 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2水平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4, P<0.05)治疗后TNF-α与阴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于晓婕;孙国平;高安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气道湿化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气道湿化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氧气驱动湿化气道吸入疗法,对照组40例常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ID或TID进行对比研究;对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痰液粘稠、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低、呼吸道感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间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疗法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提高排痰效果方面疗效满意,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文霞;徐邦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措施探讨

    目的:本文就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护措施进行了相关的讨论和分析。方法:就我院2013年01月01日-2016年01月01日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进行讨论和分析。同时,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结果: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后发现,对于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护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暴露事件的发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对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伤害。结论:由于供应室护理人员处于暴露的危险中,因此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暴露事件的发生,减少供应室护理人员危害的发生,以确保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

    作者:孙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于2014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纳入此研究中,根据其入院病床单双号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模式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以及综合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5.41%、21.62%,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建数据经对比计算后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梁夷凤;张倩云;孙慧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于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性分析

    目的:研究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各类抗生素使用患者60例,观察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结果:不按时使用的患者占51.7%,不按规格25%、超量使用20%、不对症使用26.7%,不良反应患者过敏反应21.7%、毒性反应1.7%、二重感染15%、耐药性10%。讨论:由于患者对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认知不足,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作者:程娟;张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先天性无阴道的重建

    先天性无阴道是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MRKH综合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系双侧副中肾管在胚胎形成的4-12周内未能融合致阴道畸形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多合并始基子宫或先天性无子宫。临床医生常因患者原发性闭经或性交困难发现此病,此类患者第二性征大多发育正常,有正常的倒三角女式阴毛和乳房发育,染色体核型为有正常的女性(46,xx)。临床的各种辅助手段(超声、MRI及腹腔镜)有助于诊断该病。

    作者:常兰;金延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