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炎中的应用

温澍;郭宇兰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结核性胸膜炎, 皮质激素治疗, 现报告如下, 胸水, 胸膜肥厚, 导管置入, 胸膜腔, 特异性, 发生率, 炎症, 疗效, 间断, 基础, 化疗, 抽液, 抽放
摘要: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的特异性炎症,以往多主张间断抽放胸水,由于抽液不及时而胸膜肥厚的发生率较高.我科在化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彻底放胸水,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增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前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和特点,是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者心律失常与猝死的研究日益深入,长期的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较为严重,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1].如何提高此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是临床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现分析我院24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以探讨高血压左心房增大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陈丽萍;梅彬;殷湘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包虫病的CT和MR诊断

    包虫病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但主要发生于肝脏.脑包虫病较少见,约占全身包虫病人的1%~4%,以往已经有文献报告过脑包虫病的CT表现,但MR报告却罕见.本文报告经过手术证实的5例脑包虫病的CT与MR表现.

    作者:易进武;姚成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应用中广泛的药物,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增多,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不断发生.本文就我院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伏醒;张英梅;韩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增生症的近红外线扫描分析

    目前临床已经将近红外线扫描作为对女性乳腺疾病的普查手段之一.本文700例女性应用该技术做了乳腺检查,诊断乳腺增生症3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泗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囊虫病的MRI诊断分析(附167例分析)

    脑囊虫病是常见的人类神经系统中的寄生虫病,在我国北方及南方农村地区多见[5],而且因其病情严重,致残、致死率较高[1].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俗对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缺乏足够的认识,极易造成误诊.现就我们收集的2000年~2004年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断的167例脑囊虫病的MRI检查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找出其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探讨MRI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郑田玲;古丽哈娜;安尼瓦尔;张方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病人营养支持效果观察

    阻塞性黄疽可对机体多个脏器系统造成损害.由于肠道内因胆汁缺乏而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由于胆道压力增高,导致肝细胞结构与功能受损,出现肝功不全,使其对糖、氨基酸和脂肪的代谢能力降低,影响肝脏对蛋白质的合成,出现低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疽还可使机体出现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一改变与黄疸持续时间和深度呈正比,而且营养不良将加重这一改变.因此,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如能实施适当的营养支持,将有利于营养不良状态的纠正及免疫功能提高,这时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以及提高保守治疗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近两年我院12例保守治疗的阻塞性黄疽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玉珍;祁成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诊断

    胰岛细胞瘤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分泌不同性质的激素,病人症状明显,就诊早,易早期发现,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无特异临床表现,出现包块或压迫引起的临床表现而就诊.发现晚且易误诊,回顾性分析8例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病例以加强对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认识并进行进一步探讨,提高CT诊断符合率.

    作者:梅合利;刘艳;孙莉;冯伯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PNS)血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PNS患儿83例血脂的变化.结果:患儿肾病期高T-ch、高LDL-ch、高TG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5.29%、91.9%和88.7%.缓解期三者的发生率分别是52.6%、56.1%和48.8%.肾病期血浆T-ch、LDL-ch、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高于后者,有显著性意义(P<0.001).缓解期血浆T-ch、LDL-ch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42例肾病期常规ECG检查结果:窦性心动过速13例、T波异常(平坦或倒置)5例、其中2例分别伴Ⅱ°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早博.结论:鉴于高脂血症对于心肾的毒性,我们认为在肾病期应重视血脂变化并给予积极治疗.

    作者:赵桂臣;于静;拜尔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多脏器衰竭60例临床分析

    顽固性心力衰竭由各种疾病所致的反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造成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升高.本文就6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游碧荣;王贵鹏;任生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老年人口增加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心血管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相当比例,国外有不少报道心血管病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其多表现为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1].国内梁志坚等调查也显示冠心病患者心理反应,其多表现为情绪障碍,尤其以焦虑为常见,其中93.75%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严重焦虑约16%,抑郁约34%,中度抑郁占4%[2].也有研究显示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仍有60%患者存在肯定的焦虑,52.5%存在轻中度抑郁情绪[3].

    作者:谢秀华;吴庆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非心脏病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护理

    开胸手术直接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随着手术适应症的日渐扩大,术后心律失常日益成为开胸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开胸术后心脏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3.7%[1].老年人随着增龄,心脏储备功能差,在进行非心脏手术时,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脏事件[2].我科1998年1月~2003年6月为37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非心脏病开胸手术,发生心律失常者197例,占52.39%(197/376),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江静云;李萍;王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介入治疗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6%.在经食道超声(TEE)和经胸超声(TTE)指导下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是近年来一种替代外科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对于大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的报道是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测量球囊指导下完成,本文报道我院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完成缺损在24 mm以上的ASD10例封堵病例,探讨TTE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开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扶严宁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1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1月~2004年9月期间应用扶严宁霜治疗130例皮炎湿疹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建;解晓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是由日本1994年首先研制开发成功的,它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外消旋体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其抗菌谱覆盖了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非典型致病菌和分枝杆菌.体外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右旋体的8~128倍.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骨髓、耳鼻咽喉等感染的治疗.临床资料表明它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半衰期长,85%经尿液排泄.与其它喹诺酮类相比其毒性小,耐药性低,安全性好.其不良反应常见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便秘、腹泻,其发生率较低,一般耐受性良好,此外有中枢兴奋,如失眠、头晕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归纳,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健;李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常给受术者带来损伤和痛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医院对人工流产术采用多种麻醉、镇痛方法.为了减轻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因疼痛所造成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特购置无痛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取得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冶青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对医院后勤服务中质量管理的反思

    医院后勤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从属性、日常性,经济性、经营性、广泛性、多变性、准确性、整体性的主要特征,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学医院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医院管理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内容.而后勤服务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建筑,为医院医疗质量提供物资保障能源供给,各类设施、房屋建筑的维修保养、环境净化、美化,涉及通讯、信息、交通、生活服务等,它的运转效能、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声誉.

    作者:成永昕;李华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腭切牙管囊肿的CT诊断

    临床资料一、例1,男性,74岁.主诉:上腭肿物半年余.患者6个月前发现上腭正中前部有一肿物,大小与本人拇指甲盖近似,无任何症状,肿物缓慢生长,3周前受凉后自觉肿物迅速增大,但无疼痛及其他不适.专科检查:上腭正中见一肿物约占硬腭的前2/3,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无压痛、界清、穿刺液为淡黄色清亮液体.

    作者:穆合塔尔;刘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严重闭和性腹部损伤475例早期急救分析

    急性腹部损伤特性具有突发性,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易误诊漏诊,死亡率高.我院自1998年初~2004年底共收治腹部闭和性损伤475例,经早期诊断及有效急救,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周军;刘莉;欧阳军;周燕燕;张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炎中的应用

    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的特异性炎症,以往多主张间断抽放胸水,由于抽液不及时而胸膜肥厚的发生率较高.我科在化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不定时反复彻底放胸水,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澍;郭宇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嗜铬细胞瘤30例临床分析

    嗜铬细胞瘤系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其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回顾我院1998年7月~2005年7月共收治30例嗜铬细胞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作者:严金龙;李燕林;王秀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