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3例

张淼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 MG)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 hs - CRP,β2- MG,UAER,BUN,SCr 明显改善( P ﹤0.05),且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心绞痛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冠心宁20 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次/日,15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s - CRP,FIB 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后 hs - CRP,FIB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能降低患者 hs - CRP,FIB 水平,提高疗效,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徐丽君;刘学凯;刘云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实践及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高危药品的潜在风险,结合医院管理实际,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总结应用后的体会。结果与结论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的实施,应结合医院实际,确定高危药品品种,设定专区专柜,完善药房药品货位标识,落实责任制等管理措施,建立高危药品的信息化网络,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等。

    作者:许秀娟;万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我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统计功能集成平台,对2013年1月至6月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镇痛药的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药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药品使用频度。结论与结论医院癌症患者止痛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

    作者:傅玉新;曾文谊;林颖;陈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射干药材评价研究

    目的: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射干药材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射干中具有止咳、抑菌及抗炎作用的11个药效物质基础成分为指标,结合 SPSS 软件对不同来源的射干药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根据得到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对射干药材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达84.36%的3个主成分,计算每个样本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射干药材进行排序评价。结论以射干药材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能较全面地反映射干药材样本的信息,评价指标合理,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

    作者:张晓瑞;张婧涵;李国信;尤献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抗真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介绍现阶段抗真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抗真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进展分类进行综述。结果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取得了许多新进展。结论新的抗真菌药物及现有药物的新剂型,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作者:周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3例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 MG)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 hs - CRP,β2- MG,UAER,BUN,SCr 明显改善( P ﹤0.05),且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例万古霉素引起药物热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对化脓性心包积液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方法通过研究该患者所使用的抗感染用药,分析其可能的发热原因。结果万古霉素引起的药物热是该患者发热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万古霉素可能引起的药物热。

    作者:裴斐;张新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多聚甲醛的解聚方法

    目的:优选多聚甲醛快速简单的解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解聚状态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解聚的主要因素(温度、加热时间、振摇时间)进行优选。结果加热至95℃左右、120 min 时多聚甲醛完全解聚,含量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可直接用于稀甲醛的配制,适用于医院制剂室推广。

    作者:武晓琼;闫荟;杨锋;贾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70岁,因反复腰痛10余年伴双下肢麻木1月于2013年8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脑梗死病史9个月,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时体格检查示体温36.8℃,心率72次/分,血压140/85 mmHg,CT 提示 L4椎体滑脱、腰椎管狭窄,入院诊断为 L4椎体滑脱,L3-4,L4-5,L5- S1腰椎管狭窄症。完善各项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于8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 L4椎体滑脱,L3-4,L4-5,L5- S1腰椎管狭窄症经后路切开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前0.5 h 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感染,术中情况良好。为促进椎体融合,术后当天给予复方骨肽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304061,规格为每支5 mL :75 mg)150 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8月28日,在输入复方骨肽注射液5 min后,突发胸闷、心慌,伴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5℃,血压降至70/45 mmHg,心率116次/分,怀疑为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同时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间羟胺注射液50 mg、多巴胺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50 mg、安乃近注射液0.25 g,并用冰袋冷敷。2 h 后病情趋平稳,血压稳定在105/60 mmHg 左右,心率稳定在105次/分左右。8月29日晨,体温37.3℃,收缩压一度升至150 mmHg,心率90次/分,对多巴胺予以减半。复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6.6 U / L,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81.8 U / L,肝功能轻微损伤。8月31日,停用升压药,血压稳定在115/60 mmHg 左右,心率稳定在80次/分左右。

    作者:邵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及管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涉及5大类13个品种,以理血剂为主,其次是补益剂和清热剂;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前2位的均有注射用血塞通。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及管理。

    作者:杨作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个月后,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 / 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 组)、糖尿病组(DM 组)、利拉鲁肽100μg / kg 组(L100组)、利拉鲁肽200μg / kg 组(L200组)4组。NC 组与 DM 组均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利拉鲁肽组分别予利拉鲁肽100μg / kg 或200μg / kg 腹腔内注射干预每日2次。干预12周后,测体重、肾重、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肌酐、尿素氮。用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利拉鲁肽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重/体重指数( KW / BW)、平均肾小球体积( MGV)、系膜面积比( FMA)的增加并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其肾功能( P ﹤0.05);可减轻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等病理改变。与 L100组相比,L200组大鼠肾脏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病理改变减轻更明显。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且200μg / kg(每日2次)较100μg / kg (每日2次)的剂量效果更好。

    作者:李里;卢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对照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 Meta 分析

    目的:评价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对比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 5.2.6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543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 RR =1.24,95% CI[1.10,1.40],P =0.0006)、完全缓解率( RR =1.33,95% CI[1.04,1.71], P =0.02)、发热发生率( RR =2.07,95% CI[1.44,2.96],P ﹤0.0001)高于顺铂,而胸痛( RR =0.34,95% CI[0.14,0.84],P =0.02)、骨髓抑制( RR =0.05,95% CI[0.02,0.16],P ﹤0.00001)、消化道反应( RR =0.20,95% CI[0.13,0.30],P ﹤0.00001)的发生率低于顺铂。结论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顺铂,且不良反应较顺铂少,需注意较易导致发热。

    作者:周俊翔;蒋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50例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选择至少出现过3次潮热的更年期亚健康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坤泰胶囊治疗)和对照组(戊酸雌二醇治疗),每组50例。均用药3个月,期间记录患者症状,如乳胀、阴道出血等,治疗后进行改良后的 Kupperman 评分(K 评分)、潮热评分,检测患者血清中雌二醇水平(E2)和阴道细胞脱落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 K 评分有效率分别为44.00%和48.00%,3个月后分别为86.00%和80.00%;试验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潮热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2.00%,对照组分别为86.00%和94.00%;治疗后两组 E2水平均升高,试验组升高更明显( P ﹤0.05)。结论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亚健康综合征安全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丽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芦荟大黄素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AE)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长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 HaCa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结果芦荟大黄素质量浓度在20~80μg / mL 范围内可抑制 HaCaT 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镜下观察到细胞稀疏,生长减慢,细胞形态拉长,细胞被阻滞于 S 期而凋亡。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抑制 HaCaT 细胞的增殖、诱导 HaCaT 细胞的凋亡,可用于治疗银屑病。

    作者:曾德贵;莫衍石;刘荣丰;杨春燕;林世平;陈小谊;兰柳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54例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碳酸钙 D3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治疗6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密度检查、椎体压缩楔形指数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98.1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为(1.68±0.91)分,对照组为(1.70±0.81)分;桡骨骨密度 T 值,观察组为(-2.64±0.63),对照组为(-2.41±0.57)。以上数据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压缩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41%,对照组为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提高胸腰椎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的骨密度,缓解其疼痛,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舒;解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 MS / MS)法。方法色谱柱为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 ×2.1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含0.01%甲酸的水溶液(70:30),流速为0.3 mL / min,进样量10μL,电喷雾离子化(ESI +)正离子 MRM 扫描。检测离子为 m / z 559.2[M + H]+→440.5[M + H]+(阿托伐他汀),m / z 315.5[M + H]+→109.3[M + H]+(黄体酮),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50℃水浴氮气挥干,用黄体酮作为内标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血药浓度在0.01~50 ng / mL 线性关系良好( r =0.9989)。回收率在95%~106%之间,萃取回收率在72%~79%之间( RSD ﹤4%,n =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 RSD 均小于5%( n =5),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2 ng / mL。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戴立;吴晓莉;杨昌云;甘惠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胸科医院2013年第一季度出院带药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丹参酮”“不良反应”“安全性”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94年至2013年所有中文文献。阅读、筛选所有描述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报道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22篇,收集其不良反应27例。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事件多发生在给药后30 min 以内,绝大多数经治疗后转归良好。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洪锐;李东;翁浩聪;岳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74例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对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对治疗后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琴;刘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80例

    目的:探析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石辛含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瓜霜含片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溃疡疼痛缓解早起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者溃疡面积为(0.19±0.22)mm2,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47±0.65)mm2( P ﹤0.05);试验组患者溃疡疼痛缓解早起效时间为3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 min( P ﹤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 P ﹤0.05)。结论石辛含片可有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吕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