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杰;李小云;范雪亮
目的 了解地区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对该市收集的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表现、主要涉及品种、原因、剂型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27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无死亡病例,44.06%的患者出现皮肤黏膜过敏样反应,17.83%的患者出现胃肠道系统损害.结论 国家基本药物在该市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江勋;杨学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家庭自储药品的现状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住院患者265例,发放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主动的护理干预.结果与结论 家庭自储药品的存放、检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给予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家庭自储药的管理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田华;秦瑶;代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妇科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2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2.82%,对照组患者为1.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患者可以耐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玉凤;李雪鹏;孙宝华;崔国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口服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葡萄糖酸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止泻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退热、止泻和住院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善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以抗疟药羟氯喹(HCQ)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糜烂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1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糜烂型OLP患者580例,从临床应用HCQ治疗效果的角度进行计划性分析和研究,着重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按近期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组,结果显示观察组467例中显效率为34.04%,有效率为55.03%,总有效率达89.07%,远高于对照组的37.16%;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34%,主要集中于皮肤、黏膜和神经系统反应方面的诸如色素沉着、脱屑、头晕头痛、失眠等轻型症状,其中严重的为视网膜病变,仅发生1例,停药后病情稳定.结论 针对OLP的治疗,以HCQ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可消除糜烂和降低恶变危险度,产生的毒副反应可控,不会影响其临床应用.
作者:洪礼琳;叶茂昌;刘扬;丁鳌;周媛;白冰;卞颖颖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结核病耐药监测中的涂阳肺结核,经实验室检测对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年龄18~ 65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3RFTAm Ofx Pto PAS-INH/10RFT Ofx Pto PAS-INH方案,B组治疗前3个月加用胸腺五肽1.6 mg肌肉注射、每周2次.分别于治疗后2周及1,2,4,8,13个月时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抗酸染色.结果 B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7.88%和93.94%,均明显高于A组的71.88%和81.25% (P<0.05).结论 免疫增强剂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可获得良好疗效,且优于单用常规抗结核药物.
作者:李泽贵;杜识博;黄嘉;程蓬江;龚华斌;杨永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脉平片中维生素C和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维生素C测定以甲醇-0.2%磷酸溶液(2∶9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 nm;大黄素测定以乙腈-0.2%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维生素进样量在0.110 4~1.1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68%;大黄素在0.020 9 ~0.209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42%.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脉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罗秦英;宋愿智;刘应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WV、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WV、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WV、血脂及hs-CRP,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钱中良;李旭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化学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缓解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1);观察组下肢浮肿、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金阿荣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银连感冒茶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连翘、黄芩、薄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确立了制剂中连翘、黄芩、薄荷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0.031 6~1.264 0 μg测定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0.85%(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勇;沈雪梅;陈慧明;冯秋萍;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炎琥宁注射液的临床配伍安全.方法 对炎琥宁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进行综述.结果 药物的性质、环境温度、pH和用药方法等是影响其配伍安全性等重要因素.结论 应采取药品上市后的观察和评价,掌握配伍禁忌信息,尽量单独用药等措施,提高炎琥宁注射剂的安全性.
作者:张鲲;解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板蓝根药材中尿苷、腺苷、鸟苷、表告依春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批次板蓝根药材含量,再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特定预测含量下的各批样品的调配比例,按此比例调配混合样品,后测定混合样品的含量.结果 组分调配的样品含量与经计算预测含量符合程度中,尿苷、腺苷、鸟苷、表告依春含量的RSD分别为1.63%,1.17%,1.64%,1.95%.结论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板蓝根药材中尿苷、腺苷、鸟苷、表告依春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可行,对组分板蓝根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张博;王建雷;杜会龙;赵志强;陈进钱;陈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大鼠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将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结扎组;结扎组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于手术前、手术后1,2,3,6,9,12h和1,2,3,4,5,6,7,14d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中H-FABP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结扎组血清H-FABP含量均在术后1h即开始升高,3h达到高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且一直持续到术后9h.结论 血清H-FABP可作为评价试验动物心肌损伤的灵敏性检测指标.
作者:李峰杰;段昌令;张金艳;李贻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烟肼丁醇片中盐酸乙胺丁醇和异烟肼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方法 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为0.6mL/min,柱温为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撞击器状态为关闭,漂移管温度为50℃.结果 盐酸乙胺丁醇和异烟肼质量浓度分别在105.80 ~ 529.00 μg/mL和39.60 ~ 198.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酸乙胺丁醇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0.45%(n=6);畀烟肼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65%,RSD=1.02%(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烟肼丁醇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春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动物试验探讨伤科贴膏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采用豚鼠进行过敏性试验.结果 伤科贴膏对小鼠完整皮肤无急性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反应.结论 伤科贴膏是较安全、使用方便的新型外用药.
作者:陈淑映;庄学潮;潘见欢;何宝凝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减轻医、药、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重复劳动,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对医院2010年3月至12月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及分析,在2011年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方法.结果 实施该方法后,退药组数与去年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退药行为,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对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鸿;陈红燕;韩娟;刘莉;李阳;史丽娟;郭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乐舒洗液中黄柏碱和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SPD-20A C18柱(250 mm×4.6 mm,5.0 μm)为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A)-磷酸调pH=3.95的0.2%三乙胺(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黄柏碱的质量浓度在6.3~201.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在12.6~ 403.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黄柏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3%,RSD为3.16%(n=9);小檗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7%,RSD为1.50%(n=9).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乐舒洗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毛桂福;陆肖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舒神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神灵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甲醇提取效果好,因此提取溶剂选甲醇;丹参酮ⅡA含量在8.4~268.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2.00%,符合含量分析方法要求.结论 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快捷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
作者:李红玉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顺行肱骨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6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钢板组(33例)和髓内钉组(32例).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评价其疗效差异.结果 髓内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在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中,髓内钉组明显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5.341,P <0.05);在Hss肘关节功能评定中,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Z=2.471,P>0.05);髓内钉组患者感染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 顺行肱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增平;陈剑;蒋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日常饮食与临床用药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从进食与服药时间间隔、食物种类及活性成分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 日常饮食的习惯和结构对临床用药治疗有双向作用,饮食得当有助于治疗,饮食不当则不利于治疗.结论 临床医药工作者应了解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实例,以便指导患者在用药期间的合理饮食.
作者:杨敏;饶友义;卢静;徐珽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