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伟
0引言血氧饱和度是患者重要的生命指针之一,过低的血氧饱和度在人体组织中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缺氧性损伤。因此,临床上通常用简单的脉搏血氧仪来测量动脉血氧饱和度,这成为快速有效地发现患者的血氧不足的依据。
作者:陈晓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中动、静脉和淋巴管的保留情况及术后复发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组精索静脉结扎术是否能够提高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前瞻性地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显微镜组( n=35)和腹腔镜组( n=35).比较接受这两组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精液质量的改善情况;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微镜组保留动脉和淋巴管率为100.0%,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显微镜组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能更好地保留动脉和淋巴管,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降低,可作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峻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窝沟封闭剂联合含氟凝胶预防及治疗儿童龋齿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0例儿童龋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对所有儿童进行日常口腔护理,常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氟凝胶或窝沟封闭剂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窝沟封闭剂联合含氟凝胶进行治疗,氟凝胶浓度为1.23%,含氟离子12300 mg/kg,用托盘装入氟凝胶放入上下牙列,嘱其轻咬,使凝胶布满牙面与牙间隙,在口内保留4 min后取出,拭去残留凝胶,对沟裂应用窝沟封闭剂,注意放置适量的材料,使得封闭剂渗入窝沟处,以排出窝沟内的空气,并对两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及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龋齿发生率、邻面龋发生率、龋均值分别为6.45%、3.57%、(0.91±0.3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36%、20.53%、(1.17±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含氟凝胶联合窝沟封闭剂预防和治疗儿童龋齿是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式.
作者:徐继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振动排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其接受治疗后排痰量以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黄天霞;杨超勉;于虹;张良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行保乳术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65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3)和治疗组( n=3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取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可以提升行保乳术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欲晓;张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喉罩通气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在临床麻醉中的比较.方法:选取了2014-01/2014-12入院进行手术的患儿9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 n=45)和对照组( n=45).其中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使用喉罩通气全麻.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控制点血流动力、平均动脉压和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或者喉罩置入前的血流动力、平均动脉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或者喉罩置入后、拔除气管插管或者喉罩时血流动力、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苏醒时间比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时间更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操作更简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史新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院前纠纷在各大医院现在非常普遍,为了解决院前纠纷的问题,首先应该了解院前纠纷出现的原因。院前纠纷主要是在医院外,医护工作者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的急救措施,所产生的纠纷。在弄清楚原因的同时,医护工作者应该也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并且对有必要学习了解有关该专业的法律制度,切实维护好自己以及患者的权益。
作者:广红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对其采取临床观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缺氧状况得到改善,睡眠时呼吸暂停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甲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10/2015-05我院收治的64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n=32)和观察组( n=32).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制定心理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SDS量表变化情况,同时调查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平均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占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对高龄产妇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从事放射工作二十年余,在工作中曾经与患者发生本不应该发生的矛盾,也亲眼目睹同行与患者发生过类似的矛盾。为什么本不应该发生呢?源于临床医生开出了不恰当的放射检查单。举一简单例子,如临床医师初步诊断患者掌骨骨折开出了手掌正侧位X射线片检查,这本身很不合理,因为手部某些骨折在侧位片上是表现不出来的,投照技师在给患者检查时可能会选择正、斜位,这就与临床医师开出的检查单不一致了,加之患者不懂医学且过分相信临床医师,总认为放射技师应无条件按照临床医师开出的检查单执行,因此矛盾产生了。患者会找放射技师理论,质问为什么不按照临床医师的要求实施检查。而对这种矛盾产生的缘由,我们可以谅解患者之不懂医,但对于临床医师开出的不恰当检查单,我们就应该多加探讨了[1]。
作者:颜中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双侧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重要方法,对抢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双侧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双侧颅内血肿、双侧脑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急性脑膨出、外伤性脑积水等,因而术后需要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达到缓解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重型颅脑双侧开颅手术创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旨在为重型颅脑双侧开颅手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杜振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4-02/2015-02我院门诊收治的疑似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中未检测出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 n=40),检测出已发生糖尿病患者分为B组( n=30),对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性别、年龄、长期吸烟史、外伤感染、周围神经病变是是B组发生2型糖尿病的主要影响因素,A组与B组的上述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性别、年龄、长期吸烟史、外伤感染、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实施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运用艾司西酞普兰及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3-10/2015-02我院收治的82例强迫症患者分组,A组( n=41)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B组( n=41)选择帕罗西汀口服,再于治疗后第4、8周末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药物副反应.结果:①两组基线期的Y?BOCS评分比较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末,A 组的Y?BOCS评分相比 B 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药物副反应出现,但发生率(9.76%比12.20%)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药效要较帕罗西汀更理想,并且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适合推广.
作者:关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常规腔镜器械技术辅助用于乳腺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1-08/2015-06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常规腔镜器械技术辅助用于乳腺瘤手术治疗女性可触及乳腺纤维瘤8例,观察切口长度、病灶大小和距离切口的长度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皮下淤血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8例患者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2~59(平均38.5±13.9) min,出血量5~20 mL.住院时间3~6 d,术后无并发症.病灶大小、手术时间、切口距离肿物远端的长度三者成正相关(R2=0.785).结论:经乳腺下缘皱襞切口入路常规腔镜器械技术辅助用于乳腺瘤手术,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能够达到微创美容效果.
作者:王志勇;李雪岩;姜洪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将中医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5-01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对其进行中医护理,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期间,患者无感染现象发生.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施彩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妊娠期肥胖对产妇以及婴儿的不良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1收治的足月分娩产妇80例纳入研究.结合产妇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将早孕体质指数≥25,分娩过程体质指数≥28的产妇设为肥胖组;将体质指数正常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肥胖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总产程比对照组长,胎儿体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难产、巨大儿发生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肥胖产妇的妊娠情况容易受到影响,包括新生儿体质量、妊娠情况等,因此产妇早期阶段需要对体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徐卫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咽喉炎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11/2015-09我院接收治疗的咽喉炎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61)和对照组( n=61).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压缩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并精心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痊愈40例(65.57%),有效17例(27.87%),无效4例(6.65%),总有效率为93.44%(57例);对照组中痊愈30例(49.18%),有效19例(31.15%),无效12例(19.67%),总有效率为80.33%(49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压缩雾化吸入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在咽喉炎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精细化被膜解剖、血管骨骼化移行凝闭离断法等手术理念以及新型手术器械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01/2015-09我院收治的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双极电凝处理使喉返神经全部暴露,也处理甲状腺上级血管,疗效甚好。结果:60例采用甲状腺全部切除手术,其中男35例,女25例;良性病变50例,甲状腺癌10例,均使用双极电凝处理甲状腺上级血管及全程暴露喉返神经,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障碍,1个月后复查血清钙及甲状旁腺素均正常,其余患者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甲状腺手术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转变,全甲状腺切除结合新型手术器械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作者:米林;哈那提;邢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7收治的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治疗.患者中伴有鼻息肉或鼻中隔偏曲的经同意分别给予鼻息肉切除或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鼻炎情况未得到有效改善,而观察组经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雷诺考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两药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过敏性鼻炎症状,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哮喘症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立新;杨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12/2014-03收治的4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胃肠镜检测的方式,确诊患者42例,其中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12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4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疾病症状,选择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其中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治愈的患者有5例,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出血情况,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病症情况得到了控制。结论: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病因多与患者消化性溃疡有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