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辩证治疗肺癌89例报告

苗文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辩证施治, 中医药
摘要:本文报告89例肺癌按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的结果。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约占70%(62例)。疗后证候总有效率达88.8%(79/89);一般功能状态提高加稳定占89.9(80/89);可评价客观疗效者69例稳定加部分缓解率为86.5%(PR7%,5/69;S78.3%,54/69)。说明中医辩证施治对晚期肺非小细胞癌能达到改善证候,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之效,且有一定客观缓解作用。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B病毒VCA-IgA抗体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及变化与鼻咽癌预后关系。方法对1984年6月~1988年9月收治的433例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前VCA-IgA抗体滴度分为四组:阴性组、低滴度组(1:5~1:20)、中滴度组(1:40~1:80)和高滴度组(1:160以上),追踪各组的5年生存率。结果阴性组、低滴度组、中滴度组、高滴度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69%、42.97%、42.77%、35%。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180例,有定期复查VGA-IgA的患者97例,其中滴度下降70例,占72.16%,不变23例,占23.71%,上升4例,占4.12%。结论 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与远期疗效有密切关系。

    作者:邹浩元;黄国栋;郑志坚;熊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内照射并化疗对严重梗阻的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5年1月~1998年5月对20例晚期食管癌引起食管严重梗阻的患者先行腔内照射,缓解梗阻症状,解决进食困难,再行全身化疗并与同期单纯化疗者比较局部效果,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作者:刘彤;张芬菊;高宁梅;徐玉祥;孔雪洁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美施康定控制晚期肿瘤癌性疼痛47例临床分析

    晚期肿瘤患者多伴有癌性疼痛,其发生率约70%,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及心理恐惧,应用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可有效控制其癌性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自1998年4月~2000年4月,对47例晚期肿瘤患者口服美施康定控制其癌性疼痛,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小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9例纵隔肿瘤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2年5月~1998年5月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纵隔肿瘤25例,手术切除的有9例,现就9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岐;忽京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89例贲门癌联合化疗分析

    目的探讨贲门癌联合化疗佳方案。旨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自1992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89例贲门癌患者,采用联合化疗,其中FAM方案109例(A组),EAP方案80例(B组),对于A、B两组的疗效,主要毒副反应及其1年、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其1年及3年生存率亦明显高于A组(P<0.01)。但B组3级以上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贲门癌行EAP方案化疗疗效明显提高,其主要毒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李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恶性肿瘤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后死亡病例的致死原因。方法对32年来诊治的356例甲状腺恶性肿瘤及227例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2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是91%、83.3%及80.2%。死亡率是19.8(45/227),因肿瘤致死者中84.4%(38/45)死于术后5年以内。分化型癌死亡率是15%(31/206),其它类型为93%(14/15),Ⅲ期以上病例为82.2%(37/45),行根治手术者为31.3(14/45)。结论影响术后甲状腺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金涛;李金平;张朝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平消胶囊对声门上型喉癌术后的疗效

    目的比较手术加单纯口服平消胶囊与手术加辅助放疗对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分析局部原发灶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控制,并采用Kaplan-Meier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41.7%,原发灶控制率为47.6%,颈部淋巴结控制率为56%,但两组之间的比较,包括在原发灶、转移灶的控制及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辅助放疗与加服平消胶囊可以取得相似的疗效。

    作者:李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256例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5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病人。随机分为扩大的局部切除组(简称扩大切除组)129例和姑息性局部切除组(简称姑息组)127例。结果扩大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优于姑息组(P<0.01)。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的病人,均应及时采用以扩大的局部切除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李耀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胰管栓塞对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

    胰管栓塞术治疗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追踪随访27例胰管栓塞、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状况时发现:胰管栓塞术有效解决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同题,而且降低了患者晚期疼痛及黄疸的出现率。同时又发现肿瘤复发时间延后,三年内癌肿复发率低于传统手术方式。

    作者:王炜;秦兆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36例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998年收治的36例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中食管癌26例、贲门癌10例;有糖尿病史者9例,无典型症状者27例,空腹血糖7.8~16.7mmol/L,尿糖(++~+++);合并高血压病者3例,冠心病者9例;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围手术期注意加强监护,根据手术前后血糖和尿糖情况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及时处理;术中除7例失血量大于200ml给予输血外,其余29例均无输血;仅发现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2例肺部感染患者,未见其它并发症及死亡者;根治性切除33例,姑息性切除3例,切除率100%。结论食管、贲门癌伴糖尿病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合理应用胰岛素,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加强术后早期胃肠道营养,对促进体质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宗战;范荣章;王东升;欧宝梁;邱献华;罗淑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膜后类癌1例报告

    患者女性,43岁。主诉:查体发现下腹包块。于1999年9月中旬月经后50天未再来月经,查体发现下腹包块而入院。患者无面部潮红、腹痛、腹泻、心悸或哮喘等症状。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头颈及心肺无异常发现。右下腹可扪及一直径8cm大小包块,质硬、界清、表面光滑、可移动、无压痛。腹部B超:右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大小为8.2cm×6.4cm×6.7cm。入院诊断:右卵巢肿瘤。

    作者:白晓梅;成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剂量率192Ir后装腔内加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高剂量率192Ir后装腔内加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28例Ⅱ、Ⅲ期放疗后宫颈癌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Ⅱ期47例,Ⅲ期81例。全盆腔外照射Dr20Gy/10次,全盆中间挡铅4cmDr20Gy~30Gy/10次~15次;后装A点剂量48Gy~56Gy/6次~7次。结果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1%、81.8%和67.36%;Ⅱ、Ⅲ期1、3、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03%(9/128)。结论高剂量率192Ir后装腔内加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盆腔局部复发仍是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青;侯晓玲;赵淑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置入金属支架,结合其它治疗方式综合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价值。方法采用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87例,继而80例实施放化疗。结果疗效满意,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置入支架后生存时间为3~34月。结论置入支架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安全有效,适用于临床。`

    作者:韩泳涛;李强;林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th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TGF-β)是一类对靶细胞具有多种特殊作用的生长因子,对组织和细胞的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刺激或抑制多种细胞的增殖,并且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着显著影响,是迄今为止了解的功能复杂的生长因子之一,TGF-β-则是这一家族中重要的一员。

    作者:贾军;张志明;杨世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超抗原分子SEA在肝癌细胞的表达和HLA-I分子递呈

    目的将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分子转入肝癌细胞以增强其免疫原性,开辟肝癌免疫排斥的新途径。方法从产SEA标准菌株中获得SEA基因全长片段,构建SEA逆转录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后转导肝癌细胞,并进行T细胞杀伤实验,同时利用抗体阻断的方法研究递呈途径。结果成功的获得了表达SEA人肝癌细胞株HHCSEA。结果显示微量表达的SEA蛋白即可引发高效的免疫活性。将细胞表面的HLA-Ⅰ分子利用抗体阻断后,杀伤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肝癌细胞表达的SEA分子具有较高的免疫激活能力,且有可能主要通过HLA-Ⅰ分子递呈。

    作者:李增山;隋延仿;姜永强;雷祚荣;尚继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9例中晚期贲门癌放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晚期贲门癌放疗效果。方法放射治疗采用60Co-r线,常规分割照射,总量4000~6500cGy。结果经放射治疗后91.8%(45/49)的中晚期贲门癌进食情况明显改善,2例病人得到手术治疗,1、3、5年生存率达79.6%,4%,1%。结论中晚期贲门癌虽然失去手术机会,但行单纯放疗仍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亦可使部分病人得到手术治疗。

    作者:陈微;刘文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E- cadherin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癌细胞侵袭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癌在侵袭转移中,癌细胞和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胞外基质之间的粘附与解离起决定性作用。E-cadherin(E-cd)是钙依赖性同种上皮亲和性粘附分子,是维持正常上皮完整性和极性的跨膜糖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E-cd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孙红;李明众;韩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辩证治疗肺癌89例报告

    本文报告89例肺癌按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的结果。本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约占70%(62例)。疗后证候总有效率达88.8%(79/89);一般功能状态提高加稳定占89.9(80/89);可评价客观疗效者69例稳定加部分缓解率为86.5%(PR7%,5/69;S78.3%,54/69)。说明中医辩证施治对晚期肺非小细胞癌能达到改善证候,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之效,且有一定客观缓解作用。

    作者:苗文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腮腺混合瘤手术体会(附36例报告)

    腮腺混合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涎腺肿瘤,与面神经等解剖关系十分复杂。就我院自1986~1999年间,收治的36例经组织病理学确定的腮腺混合瘤的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造成的原因,处理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林真桐;邱文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膜后先天性巨大囊性淋巴管瘤1例

    囊性淋巴管瘤常见于颈部,发生于腹膜后者极少见。我院手术切除1例儿童巨大囊性淋巴管瘤,报告如下:患儿女,1岁6个月,第二胎足月顺产,以腹胀逐渐加重入院,患儿生后即发现腹胀,未作任何治疗,逐渐加重,近3月来呕吐,食欲差,不发烧,无腹泻及便秘现象。家族史(-)。检查:T36.7℃,P102次/分,R25次/分,发育营养差,消瘦,全身皮肤(-),浅表淋巴结正常,头颅无异常,心肺正常。腹部高度膨隆,平卧位腹部高于剑突下3cm,扪诊可触及28cm×24cm囊性包块,固定,肝脾触诊不满意。X线钡透发现小肠挤向左侧,腹部中央偏右密度增高,致密阴影周围为肠管。B超探查为多房性囊肿。

    作者:杨汉民;刘天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