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16基因与口腔颌面肿瘤

黄鹤;李春明

关键词:p16 基因, 口腔, 颌面肿瘤
摘要:p16基因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多肿瘤抑制基因,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CDK4的活性,阻止细胞从 G1进入 S 期,直接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p16基因失活原因多样,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明确 p16基因与口腔恶性肿瘤的关系对口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癌细胞 HCT -15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分离及成瘤性比较

    目的:依据人大肠癌细胞 HCT -15的表面标志物,分离其中的干细胞亚群。建立裸鼠体内原代大肠癌荷瘤模型,比较各亚群肿瘤体积和质量。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其中 CD133/CD44干细胞亚群。分选得到 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分别接种于裸鼠体内,并观察肿瘤大小和质量。结果:CD133+CD44+和 CD133+CD44-细胞亚群成功的从 HCT -15细胞中分离出来。接种 CD133+CD44+细胞的裸鼠形成的肿瘤体积[(2.76±0.22)cm3]和质量[(5.2±0.21)g]明显高于接种 CD133+CD44-细胞裸鼠的肿瘤体积与质量[(1.56±0.34)cm3,(3.4±0.18)g](P <0.05)。结论:CD44阳性的大肠癌肿瘤干细胞成瘤能力明显高于 CD44阴性的大肠癌肿瘤干细胞。

    作者:邢亚楠;邓鹏;徐惠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现代肿瘤医学》征稿、征订启事

    《现代肿瘤医学》(ISSN1672-4992,CN61-1415/R),是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抗癌协会系列期刊。本刊系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核心版来源期刊、《CAJ -CD 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刊物主要介绍当前肿瘤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及国内外肿瘤诊疗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刊登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成果以及有创新性,科学性的新方法、新发明、新经验,努力为肿瘤学术交流及学科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专题专稿、论著、基础研究、临床报道、综述、流行病学、短篇报道、经验交流、中西医结合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多排螺旋 CT 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96例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均予多排螺旋 CT 进行扫描,观察其在影像学表现情况。结果:在 CT 上,病灶主要集中在左肺上,病灶大小以8~15mm 为主结节内部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和密度不均匀呈小颗粒堆积状,病灶边缘分叶较深,病灶周围14例可见胸膜边缘呈现磨玻璃样晕影,30例见有线影,胸膜凹陷征40例,支气管血管聚集征9例;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匀强化29例,不均匀强化67例,病灶时间密度曲线呈缓慢升高型。结论:多排螺旋 CT 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作者:郑海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YAP 和 TAZ 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 YAP 和 TAZ 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7例骨肉瘤组织及20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 YAP 和 TAZ 进行检测。结果:YAP 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和30%。TAZ 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和15%。YAP 与骨肉瘤的大小(P <0.05)有关;而 TAZ 则与骨肉瘤的远处转移及 Ennecking 分期有关(P<0.05)。结论:YAP 和 TAZ 在恶性骨肉瘤中的高表达,预示着 YAP 和 TAZ 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骨肉瘤的远处转移,为治疗骨肉瘤及骨肉瘤肺部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制治疗骨肉瘤药物提供新靶点。

    作者:贾楠;张迎龙;刘涛;艳华;聂娜;马琼;范清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紫杉醇联合不同铂类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和毒副反应的比较

    目的:观察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收集58例Ⅳ期食管癌患者,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31例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TN)27例,其中紫杉醇注射液135mg/m2,静脉滴注3小时,d1;顺铂25mg/m2,静脉滴注,d1~d3,奈达铂80mg/m2,d1;21天为1个周期。结果:紫杉醇+顺铂组与紫杉醇+奈达铂组有效率分别为37.10%和51.85%(P =0.315);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42%和81.48%(P =0.703);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8和7.8个月(P =0.678);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4和11.4个月(P =0.4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两种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09和0.007)。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有效率与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但联合奈达铂方案胃肠道毒副反应较轻。

    作者:韩光锋;段爱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膜后纤维瘤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瘤病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腹膜后纤维瘤病侵袭输尿管致严重血尿的诊治,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术中发现腹膜后右侧输尿管末端有一直径6cm 实性肿瘤,固定于盆壁,与髂外动静脉致密粘连,包裹右侧输尿管末端,上段输尿管扩张。行肿瘤大部切除术+输尿管再植术,切除肿瘤大部分为肌瘤样组织,中间坏死形成囊腔,与输尿管相通;术中快速冰冻片报告梭形细胞肿瘤,良恶性待定;术后病理报告为腹膜后纤维瘤病,免疫组化:CD34(-)、CD117(-)、Dog -1(-)、SMAS -100(-)、Vimentin (+)、Desmin(-)、NSE(-)。结论:腹膜后纤维瘤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可以因发生位置不同而以不同临床症状就诊,提高对这一肿瘤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

    作者:代海涛;刘昌茂;夏安;熊鹰;呙林杰;刘远华;郑江;陈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早期鼻咽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选择调强放疗,在放疗期间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地优质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6周。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0%和45.0%,治疗组放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将其进行对比,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 >0.05)。治疗组在进行干预期间的贫血、血小板减少、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脱发发生率无差异。干预后治疗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例数与程度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有很好的放疗效果,而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减少口腔黏膜反应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

    作者:程平;易珑;陈艳;杨继红;王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p53、CyclinD1和 Ki67在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中 p53、CyclinD1和 Ki67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双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3例符合标准并确诊为双原发恶性肿瘤的第二原发癌标本进行 p53、CyclinD1和 Ki67的检测。结果:p53、CyclinD1、Ki67在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标本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30.2%、65.1%。p53的阳性表达与间隔时间、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 <0.05),CyclinD1及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 <0.05);p53与 CyclinD1、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313,P =0.041;r =0.319,P =0.037)。结论:p53、CyclinD1、Ki67蛋白高表达与双原发癌第二原发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联合检测 p53、CyclinD1、Ki67在双原发癌中的表达对评估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并提示第二原发癌在基因水平上可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异常,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董明;魏辉;赵理智;杨得振;田博;侯俊明;任小朋;贾勇;高美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YAP 在黑素瘤和痣细胞痣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 YAP 在皮肤黑素瘤及痣细胞痣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皮肤组织、28例痣细胞痣和32例黑素瘤皮损中 YAP 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YAP 弱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在表皮全层所占阳性率为25.00%。在痣细胞痣中,YAP 表达于靠近表皮的部分痣细胞中,阳性率为32.14%。在黑素瘤中,可见 YAP 高表达于几乎所有的瘤细胞中,阳性率为93.75%。YAP 在黑素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和痣细胞痣(P <0.001)。而在痣细胞痣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YAP 可能参与黑素瘤和痣细胞痣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贾金靖;郑焱;邵永平;李昌吉;景慧玲;樊靖华;王琼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价值的 Meta 分析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价值进行 Meta 分析。方法:选择对关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国内外文献(2005年-2013年)进行检索与分析,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为60篇文章,其中 a 级文献10篇。所有文献资料都有很好的异质性,偏倚性也比较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的平均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2.0%和79.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肿瘤有很好的敏感度,特异度也比较好。

    作者:闵朋;彭虹;江广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成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1例成人 HLH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初治时均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凝血功能异常、血常规三系或二系受累。病因分析中7例(33.3%)为血液肿瘤相关性;10例(47.6%)为感染,其中3例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例(4.8%)肿瘤相关性(骨髓活检示转移癌);3例(14.3%)原因不明。随访中死亡16例,存活3例(长至今已5年7个月),2例失访;生存时间为4天~5.7年(中位生存时间183天)。结论:HLH 为罕见的致死性疾病,成人更为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常伴有多脏器受损,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大多不良。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敏;王建宁;孟庆齐;包红雨;付行财;侯艳秋;张柳波;蒋苏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CD147和 MMP -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 -9)在胃癌中的表达,两者的关系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组织 CD147、MMP -9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进行对比。结果:胃癌组织中 CD147和 MMP -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和81.0%,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25.0%和25.0%)(P 均<0.05)。CD147和 MMP-9的表达都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 Ki -67增殖指数相关(P <0.05)。CD147和 MMP -9的表达呈正相关(r =0.907,P =0.000)。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CD147和 MMP -9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组。结论:CD147和 MMP -9与胃癌侵袭和转移有关,CD147与 MMP -9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作为胃癌判断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周萍;付勇;高文华;卢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子宫颈腺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本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病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特殊染色等。结果:子宫颈腺肉瘤多数患者表现为异常的阴道流血、宫颈息肉或者复发性息肉、阴道排液等,临床和病理上易与良性的宫颈息肉相混淆。本例患者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子宫颈管增粗。镜下见肿瘤由良性上皮和恶性间叶成分组成,良性的上皮成分多为子宫内膜样腺体,间叶成分呈肉瘤样改变。免疫组化肿瘤间质细胞 CK(-)、CKL(-)、CKH(-)、SMA(-)、Desmin(-)、CD10(-)、S -100(-)、HMB45(-)、网状纤维染色可证实其肉瘤成分,PTAH 染色未见横纹,良性腺体成分 CK 和 CKL 阳性。结论:子宫颈腺肉瘤少见,易误诊,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治疗及预后还有待更多病例的长期随访。

    作者:刘静;张锐;朱正龙;曹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低钠血症引起癫痫症状1例报道

    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的20%,其中绝大多数(约15%)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1]。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以肺外症状为首发,极易误诊、漏诊。我科收治1例因低钠血症引起癫痫样症状的 SCLC 患者,现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李政华;刘思瑶;胡玉琴;张栓宝;王蓓莉;姚俊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胸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后动态心电图变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肿瘤、不同治疗方法下调强放疗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95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肿瘤类型分成肺癌组35例,乳腺癌组29例,食管癌组31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单纯放疗组26例,同步放化组34例,序贯放化组3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前在偶发室(房)性心律失常、ST -T 段改变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结束6个月后和治疗前在偶发室(房)性心律失常、ST -T 段改变动态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法和不同肿瘤类型上治疗前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后胸部肿瘤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多在早期出现,且为可逆性。调强放射治疗精确性保证了不同类型胸部肿瘤放疗后动态心电图改变无显著差异性。

    作者:刘孟春;汪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沉默 S100A4基因对人膀胱癌 T-2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 siRNA 技术沉默 S100A4基因表达后,对人膀胱癌细胞系 T -24增殖、凋亡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 S100A4基因特异性的 siRNA 序列,转染人膀胱癌细胞系 T -24,48h 后应用 RT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在 mRNA 和蛋白水平 siRNA 对 S100A4的影响,MTT 法检测 T -2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 S100A4 siRNA 后 T -24细胞凋亡率,Transwell 法观察 siRNA 抑制 S100A4后对人膀胱癌细胞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S100A4 siRNA 转染组 T -24细胞的 S100A4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P <0.05)。MTT 法检测发现 S100A4 siRNA 转染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 siRNA 转染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发现 T -24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 <0.05)。结论:膀胱癌细胞中 S100A4表达与癌细胞侵袭、增殖和凋亡能力有关。S100A4 siRNA 能够抑制 T -24细胞 S100A4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S100A4基因和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其发生转移和复发,以期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孙明;赵文嫣;詹运洪;吴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miR -21和 PDCD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 -2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 Real -time PCR 法检测61例 NSCLC 组织及61例对应癌旁肺组织中 miR -21、PDCD4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同癌旁正常组织相比,NSCLC 组织中 miR -21 mRNA 表达明显上调(88.52%,P =0.000),PDCD4 mRNA 表达明显下调(83.61%,P =0.000)。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 =0.044,P <0.05)。中晚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 miR -21 mRNA 表达高于早期(Ⅰ-Ⅱ期)(P <0.05)。PDCD4 mRNA 表达与 NSCLC 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P <0.05)。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显示 miR -21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 =0.007),相反,PDCD4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具有较长的总生存期(P =0.003)。结论:miR -21、PDCD4 mRNA 在 NSCLC 中的异常表达与 NSCLC 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可作为 NSCLC诊断及评价预后的指标。

    作者:冯春来;刘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脂异常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血脂代谢异常发病情况并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4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未经过放疗及化疗的且经病理确诊为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病例81例。另以子宫内膜正常组,子宫内膜增生组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56例,收集患者和对照者一般资料,既往史,月经史,婚育史,用药史,家族史(包括家族肿瘤史),生化血脂结果,病理结果。结果:子宫内膜正常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三组在发病年龄、月经状态、孕产情况、糖尿病发病情况、肿瘤家族史、PCOS /甲减发病率、HRT/TAM使用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组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血压发病率均高于子宫内膜正常组、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癌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子宫内膜正常组、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 BMI、TG、TC、HDL 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血脂异常很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键因素,有望高血脂将可能作为尽早识别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预警指标。

    作者:郭桂林;古丽比也·沙比尔;阿依佐热姆·穆太力普;阿比达·阿布都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肾上腺素受体β1在肿瘤恶病质脂肪消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 ADRB1在肿瘤恶病质脂肪消耗中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mock 组、ADRB1过表达组、抑制剂干预组。将 ADRB1基因稳定转染进3T3-L1前脂肪细胞,以 MDI 方案诱导分化,利用 Western blot 检测 ADRB1和 HSL 蛋白水平。结果:油红 O 染色证实,正常对照组和 mock 组前脂肪细胞能够分化, ADRB1过表达组无法分化,且可被 ADRB1抑制剂逆转。ADRB1过表达组中激素敏感性酯酶(HSL)蛋白表达增强,且可被 ADRB1抑制剂逆转。结论:ADRB1通过刺激甘油三酯(TG)分解导致恶病质脂肪消耗。

    作者:曹冬兴;钟鸣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ECT2 mRNA 及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ECT2 mRNA 及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5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 ECT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 ECT2 mRNA 阳性表达率为54%,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ECT2 mRNA 均阴性表达(P <0.05)。ECT2蛋白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1306.389±215.824)ng/L 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浓度(502.718±69.440)ng/L(P <0.05),并且与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相关(P <0.05)。结论:外周血中 ECT2 mRNA 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胃癌发生、发展过程的有效分子指标。

    作者:刘瑶;王红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