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婧月;王小彦;黄枢
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已成为治疗心动过速的可靠方法。该技术在许多心脏中心已日渐成熟,但在复杂病例受到影像学定位方面的限制,并且即使常规消融术时X线曝光时间仍达44~66min,这对患者及术者均构成潜在危害,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RFCA的广泛开展。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rdiography;IE)是近年来开发出的新技术,于RFCA中能直视心腔内结构,且不受曝光时间限制。本文对IE在RFCA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 IE有助于增加导管顶端定位的精确性 Chu等[2]的研究表明,IE可很容易地观察到作为RFCA消融定位标志的右房5个部位: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的嵴部;下腔静脉与有心房交界处及尤氏瓣;右心耳底部;卵圆窝;冠状窦口。
作者:钟敬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智能障碍与CT上所示梗死部位、梗死容积及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韦氏智力量表检测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容积等诸多因素的关系。结果 110例患者出现智能障碍,其中轻度41例,中度38例,重度31例。智能障碍与其梗死体积呈明显正相关,与各皮层及皮质下萎缩因素呈明显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左侧大脑较右侧大脑病变智能障碍的发生率高。结论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梗死体积、慢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皮层及皮质下病理改变、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李彤;刘平;吉四辈;袁彬;刘艳霞;王玉梅;马铭心;毛兴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择25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SCTA检查,成像技术为表面遮盖法(SSD)和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结果 25例脑动脉瘤患者术前均准确定性、定位,全部经神经外科手术证实。结论SCTA是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具有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江金带;李扬彬;谭理连;李树欣;周少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50岁,农民。因自幼驼背,胸、腰、背部疼痛2个月。门诊以“脊柱侧弯”收入院。胸、腰、背部以右侧疼痛为重。行走时需扶双膝。查体一般情况下,痛苦表情,被动侧卧位,胸腰段右凸,偏离中线大距离6cm,呈“剪刀背”畸型。X线片示,胸腰段侧弯,弧顶椎体间有骨桥形成,Cobb's角45°,诊断为“成年疼痛性脊柱侧弯”。拟手术神经根松解内固定术加长拍胸腰椎正侧位片,可见,T8椎体骨质破坏,T8-9椎间隙变窄。CT进一步检查证实为T8椎体结核并周围脓肿。改为抗痨治疗,症状缓解后,行病灶清除手术。
作者:门士军;王振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对102例患者的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了超声检查,分析其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探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性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2例,男74例,女38例,年龄6~65岁,平均37岁,均行手术并送病理组织学检查。使用仪器为ATL超9HD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5~10MHz。采用直接检查法,先通过二维显像,常规探查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边界,并记录纵横比(L/T),同时注意观察有无邻近组织浸润,然后打开CDFI开关,观察肿大淋巴结内及其周围的血流信号。再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血管内(调整角度<60°),观察血流频谱,记录大血流速度(Vmax)、低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
作者:柳婧月;王小彦;黄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观察卵泡生长、发育、排卵过程及其在治疗排卵障碍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52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从月经第九天开始B超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记录卵巢内卵泡数目、纵横数值。结果 52例患者经诱导排卵,卵泡发育成熟排卵者37例,占71%,其受孕者28例。结论B型超声是一种有价值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手段,在排卵障碍不孕症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董铄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36例≤2cm的小乳腺癌和19例良性小肿瘤的彩超表现和特点。结果两者在彩色血流丰富程度检出率有显著差异(P<0.05),阻力指数也有显著差异(P<0.05),小乳腺癌动脉血流峰值速度虽高于良性小肿瘤,但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小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丰富程度和阻力指数高低是鉴别诊断重要指标,能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任永富;阎若元;吴幼波;唐丽娜;尚志红;沈友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室管膜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的CT表现。结果幕上12例脑实质内8例,幕下3例中四脑室2例。20~35岁6例。室管膜瘤幕上脑实质内多见,并多有囊变与瘤周水肿,且多为恶性,其余部位多为实性肿块。平扫实性部分为等密度,易钙化,增强强化较明显。结论室管膜瘤有较为特殊CT表现,结合发病部位、年龄,多能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斯光晏;唐光才;吕惠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肺动脉压力是判断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估测肺动脉压力对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典法认为准确测量肺动脉压力的金标准为心导管检查,但该方法因其有创性,不能作为普查或筛选肺高压的检查手段而广泛应用。无创性诊断肺高压的方法通常包括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片、心脏核素显影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心动超声技术的完善与提高为临床无创而准确的估测肺动脉压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自1975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常用的多普勒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力的方法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作者:冷晓萍;田家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MRA探测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们搜集30例病人,其中20例有近期SAH,全部病例都行3D TOF MRA和DSA检查。回顾性分析3D TOF MRA和SE MRI图像,并与其DSA表现相比较,分析MRA显示动脉瘤的敏感性。结果 DSA显示了全部病例的30个动脉瘤,3D TOF MRA显示25个动脉瘤(1个假阳性),6个动脉瘤未显示,1例误诊为动脉瘤。MRA显示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0%,假阳性为4%。漏诊动脉瘤多位于C1-2或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直径在5mm以下。结论 3D TOFMRA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方法之一,动脉瘤的大小和局部出血影响动脉瘤的清晰显示,动脉瘤的发生部位亦可能与显示有关。
作者:梅其在;朱凤水;杨小平;李慎茂;李坤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脑动脉瘤患者30例,行SCTA后一周内行DSA及GDC栓塞治疗。结果①SCTA检出了DSA发现的35个脑动脉瘤中的34个(97.1%),32个动脉瘤诊断正确(91.4%)。②32个选择GDC栓塞治疗的脑动脉瘤中,SCTA测量的佳投照角度与DSA相同30个(93.8%)。③MIP对动脉瘤瘤体及瘤颈测量值准确可靠,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SSD法立体感优于MIP及DSA,对瘤体测量值与DSA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瘤颈测量值与DSA有显著差异(P<0.01),SSD常夸大瘤颈宽度。结论SCTA不仅能较准确诊断脑动脉瘤,而且可以为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提供佳投照角度及精确测量值
作者:左长京;王培军;田建明;许奕;刘建民;萧毅;崔恒武;王敏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动脉血供类型与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81例肺癌共165次支气管动脉造影征象,了解其血供特点;采用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BAI)和/或支气管内栓塞治疗(BAE)。结果富血型42例,较多血型30例,乏血型9例;BAI和/或BAE后部分缓解(PR)50例,61.7%,无变化(NC)22例,27.2%,进展(PD)9例,11.1%。部分缓解中有21例获二期手术切除,PR病人均为富血型或较多血型。并发症经治疗可痊愈。结论BAI和/或BAE治疗富血型和较多血型肺癌可达到满意效果,是安全、有效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李忱瑞;刘德忠;张明利;史仲华;李槐;曾辉英;郭彦军;姜文浩;周纯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在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肿瘤前作利声显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例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经周围静脉注射利声显作超声造影和超声导向经皮穿刺活组织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 20例中12例确诊为肝癌、1例为转移性肺癌,7例确诊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造影后病灶区血管增强为2~3级、呈动脉相或混合相增强图像、时间-强度曲线呈高抛型;良性病变病灶区血管增强为0~1级、呈静脉相增强图像、时间-强度曲线呈低平型。结论利声显超声造影对超声导向微波凝固治疗前,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显著价值。
作者:沈延政;黄敏;严禹;邓学东;孙勤;周轶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角部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子宫角部妊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胚囊型10例,残留型7例、非均质性团块型3例。结论异位妊娠采用超声诊断应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尤其是早期的异位妊娠,可以通过超声检查给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作者:王晓敏;柳友清;陶溢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F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软组织肿瘤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测量其血流参数。结果软组织恶性肿瘤内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而阻力指数恶性肿瘤内低于良性肿瘤,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表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杨一林;段云友;赵柏山;宋海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国产离子型对比剂的临床安全性,并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比较。方法 1096例CT增强扫描中,864例使用76%复方泛影葡胺,232例使用优维显,对比其不良反应和影像质量。前者又随机分组,273例CT增强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91例未用地塞米松,观察预防用药的作用。结果 76%复方泛影葡胺总的和轻中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优维显,重度和死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优维显近似,影像质量好于优维显。预防用药可减轻各种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无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用药后,国产离子型对比剂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CT诊断。
作者:高剑波;郭华;李荫太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探讨我院1995年至2000年1月,86例彩超诊断为卵巢血肿的声像图表现特征,血流情况和鉴别诊断。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均系我院门诊拟为急腹症的病人,年龄小16岁,大为45岁,平均年龄为28岁。已婚76例,未婚10例。仪器采用东芝SSA-240A,美国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诊断仪,HP尖端型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均经腹部按妇科常规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子宫腔内回声,内膜情况,以及卵巢大小、形态、卵巢内回声、毗邻情况、子宫直肠窝及盆腔内有无积液,积液深度范围等等,然后进行CDFI检测卵巢内的血流状况。
作者:李新新;张玉清;陈苏兰;吕新校;林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女,17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觉右下腹部肿块,较硬,无腹痛,偶有下坠感,近半月恶心,食欲差,伴消瘦,抗炎治疗1周无好转,无尿频,尿急,尿痛。肛查:子宫较小,左附件区空虚,右侧位置较高处可触及不明肿物。CT检查:右下腹部及子宫上方偏右侧可见囊实性肿块,大小16cm×17cm×6cm,囊性部分居多,CT值26Hu,其后方可见高密度出血(图1)。实性部分CT值55Hu,并见高低密度相间的小片状模糊影,边缘规整(图2)。子宫直肠窝见腹水形成。
作者:司丽亚;李永军;霍现英;陈国忠;张贵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结合MRI探讨1 H磁共振波谱(1 H MRS)在颅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经临床确诊为颅脑转移瘤的患者,进行MRI及1 H MRS检查。每例均行肿瘤区与健侧相应部位对照研究。结果 32例1 H MRS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胆碱(Cho)峰,肌酸(Cr)峰下降甚至消失,无氮乙酰门冬氨酸(NAA)峰,Cho /Cr比值升高。11例出现乳酸(Lac)峰,15例出现脂质(Lipid)峰。结论 1 HMRS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重要补充。
作者:董海波;戴嘉中;蔡佩武;沈天真;董亚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被视为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可信赖的标志。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经济的手段,有良好的重复性,能够显示管腔的解剖结构,并能观察评价动脉粥样斑块的进程,因此正逐渐成为评价颈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首选方法。但由于管腔结构及斑块都是三维结构,而且斑块发展是非对称性的,斑块严重性及管腔狭窄程度用二维超声可能过高估计或过低估计。因此对斑块的严重性及管腔狭窄程度的超声定性、定量有赖于三维超声重建(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reconstruction,3D-UR)[1]。本文拟对颈动脉三维超声重建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3D-UR方法学进展3D-UR的基本步骤包括:图像的采集,图像的后处理,三维图像的重建,三维图像的显示和定量测定。
作者:费洪文;田家玮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