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宁;李成容;林涛;李琳丽;易涛;詹先成;陈钢
目的建立利巴韦林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C18色谱柱,进口填料(5 μm,150 mm×4.6 mm),检测波长207 nm,流动相为水.结果进样量在0.2~0.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平均值为99.1%,RSD=1.11%(n=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李莉;李铜铃;许小红;王玮;孙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合用火把花根片治疗有明显蛋白尿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经临床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为IgA肾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1例,口服火把花根片,每次3片,tid;治疗组33例在此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一次3粒,tid.均观察两月.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较治疗前有降低.结论火把花根片合用松龄血脉康胶囊可明显降低尿蛋白量并可降低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对尿红细胞定性无影响.
作者:于伟;陈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双相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定量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及其分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方法根据普鲁卡因和PABA的不同溶解性,将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置于水和氯仿组成的双相中 .分布平衡后,分别在265.5、296.5 nm处测定紫外吸光度.结果盐酸普鲁卡因和PABA线性范围分别是5~25 mg(r=0.9999)和20~800 μg*ml -1(r=0.9999).盐酸普鲁卡因的回收率为99.97%,RSD=0.35%;PABA为100.14%,RSD=0.46%.结论双相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具有不同数量级浓度或不同吸收系数的多组分定量分析.
作者:张铭穷;陈谊贞;吴桂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仪器实验课是基础课之一,需要不断研究,合理调配,大限度地提高其利用率,并不断完善实验室的条件,提高实验室的功能,使实验室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孙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消癌平注射液中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绿原酸为对照品,比色法测定. 结果绿原酸回归方程为A=358.14×C-5.3879(r=0.9993,n =9).在20.5~328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1.7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方法.
作者:刘峰群;曹红;靳守东;金城;崔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氮酮、杜香萜烯两种渗透促进剂对复方骨质增生贴剂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浓度氮酮、杜香萜烯及不含渗透促进剂的复方骨质增生贴剂,通过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研究氮酮和杜香萜烯对该贴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的渗透促进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氮酮和杜香萜烯均有渗透促进作用,在本实验中氮酮优于杜香萜烯,且氮酮的佳浓度为3%,此时氮酮的增渗倍数高,为8.1倍.结论以阿魏酸累积渗透量为指标,选择3%氮酮作为复方骨质增生贴剂的渗透促进剂更为适宜.
作者:许英爱;王雅君;李砥晖;李凤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西布曲明胶囊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95%乙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3 nm. 结果在50~400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99.9%,重复进样RSD=0.8%(n=6). 结论本法准确、可靠,能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
作者:常高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参麦注射液组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各40例.参麦注射液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5%和70%,优于对照组的75%和40%.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新药替米沙坦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并对该药进行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03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0∶40) 为流动相,并用磷酸调pH3.5,检测波长295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要合成的中间体和降解产物可以完全分离.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准确、可靠.
作者:丁雪琴;晁若冰;廖靓;李国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5个胃蛋白酶合剂处方中的蛋白酶活力、稀盐酸含量及pH值,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只加入0.3%稀盐酸就能有效维持蛋白酶活力,且口感更佳;抑菌剂的加入可增强处方卫生学的稳定性.
作者:陈玉;陈英;马戎丽;潘晓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与抗癌药物长春新碱、阿霉素合用对KB及KBV200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MI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杀伤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细胞内阿霉素蓄积测定.结果姜黄素与长春新碱、阿霉素合用,在KB及KBV200细胞中均有增敏作用.蓄积实验说明,在KBV200细胞,其增敏作用与增加细胞内阿霉素蓄积有关;而在KB细胞中的增敏作用与细胞内阿霉素蓄积量无关.结论姜黄素通过不同机理增敏抗癌药对敏感细胞KB及其耐药细胞KBV200的毒性.
作者:张慧珠;杨林;李小娜;李兰香;任雷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选择性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观察罗非昔布对人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了解细胞DNA合成;用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及细胞COX-2的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建立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给予罗非昔布8周,观察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的COX-2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3种COX-2抑制剂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其抑制效应与药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COX-2抑制剂的选择性越高,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COX-2抑制剂均能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降低胰腺癌细胞的COX-2、PCNA的表达.罗非昔布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为87.7%;肿瘤组织的COX-2、PC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3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均能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对COX-2的选择性越高,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越强.罗非昔布可显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周旭春;唐承薇;王春晖;刘纯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采用TLC法对清火片中大青叶、大黄、薄荷进行鉴别,效果良好.
作者:魏玉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异烟肼为常用的一线抗结核病药,常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各型结核病.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了临床新用途.
作者:马承梅;宋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伊贝沙坦(伊泰青)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QTd)的影响.方法观察68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口服伊贝沙坦每日150 mg,平均4周后QTd的改变.结果用药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显著降低(P<0.01),QTd明显缩小(P<0.05).且对高血压病向心性肥厚患者比离心性肥厚患者效果更显著.结论伊贝沙坦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还可降低QT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早期使用效果更显著.
作者:余琴;刘应才;彭永权;欧阳迎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可宁胶囊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Inertsil C18柱(5 μm,150 mm×4.6 mm );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磷酸调pH 3.0)(20∶80); 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原儿茶醛进样量在0.0553~2.213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n=9);方法精密度RSD=0.50% (n=6).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旭东;龙荣辉;刘兆雄;彭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复方青娜油对小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消炎痛/乙醇致小鼠胃粘膜损伤,同时给予复方青娜油并观察其作用.结果复方青娜油0.5 ml*kg-1灌胃组与模型组比较P<0.001;0.25 ml*kg-1灌胃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0.125 ml*kg-1灌胃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复方青娜油对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量效关系明显.
作者:刘诣;陈淑杰;莫正纪;郭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水为溶剂,采用旋光法测定.结果在2~10 mg*ml-1的头孢呋辛钠浓度范围内,浓度与旋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C=14.7490α+0.1742 (r=0.9999).平均回收率100.4% ,RSD=1.36%.结论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适合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守霞;董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提出质疑,并建议药政部门加强对说明书的管理.
作者:苏明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快速的聚明胶肽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从而取代热原检查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聚明胶肽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聚明胶肽注射液的内毒素检查法.结果将聚明胶肽注射液稀释16倍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利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聚明胶肽注射液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尹银嘉;杜光;孙鹏晖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