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手术效果评价

张显军

关键词:胸腔镜, 小切口, 肺癌,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淋巴结, 并发症
摘要: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的38例肺癌患者设为评价组,将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38例肺癌患者设为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临床资料发现,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枚数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评价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3.2%,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31.6%(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甲状腺的超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用超声检查并测量胎儿甲状腺的左右径及前后径,分析甲状腺的发育规律。方法:选择我院超声科接受胎儿产前检查的孕妇228例,将胎儿按照胎龄分为7组,对胎儿甲状腺进行观察,并测量甲状腺的前后径及左右径,计算平均值,分析甲状腺的前后径及左右径与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测量,23~24周胎龄共32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48±0.06cm,前后径0.36±0.05cm,25~26周胎龄共31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52±0.06cm,前后径0.40±0.03cm,27~28周胎龄共34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60±0.03cm,前后径0.45±0.06cm,29~30周胎龄共33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69±0.02cm,前后径0.51±0.07cm,31~32周胎龄共35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76±0.07cm,前后径0.56±0.05cm,33~34周胎龄共32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84±0.05cm,前后径0.59±0.06cm,35~36周胎龄共31例,胎儿甲状腺左右径0.95±0.05cm,前后径0.64±0.05cm,由以上结果可知,胎儿甲状腺的左右径及前后径测量值随胎龄增加而增大,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用超声观察甲状腺,测量甲状腺的前后径及左右径,简单可行,能够为甲状腺肿大胎儿的检出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相泓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老年妇女低骨密度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妇女低骨密度骨折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的120例老年女性低密度骨折病例来进行分析,这些患者作为对照组,不使用循证护理,以2012年的120例同类疾病的女性作为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行持续随访,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及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对患者的护理前和出院1年后的抑郁情况、生活情况、运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BI、FMA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在护理前没有统计学差异性;在护理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均要比护理前优秀,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加优秀。结论:老年妇女低密度骨折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效果比较突出,出院后的生活改善较明显,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作者:孙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78例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的非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2组相关数据显示,实验组的2小时PG,FPG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有糖尿病会加重疾病,提高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李景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Biosplint和Superbond在松牙固定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Biosplint纤维树脂和Superbond粘接系统夹板治疗下颌前牙松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础治疗结束后,下颌前牙松动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Biosplint纤维树脂组( A组)和Superbond粘接系统组( B组)。使用2种方法固定,在固定后6个月检查下颌前牙的治疗效果,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6个月后A组和B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Biosplint纤维树脂和Superbond粘接系统在治疗松动牙疗效没有差别。但是Superbond粘接系统操作更简便、更有利于菌斑控制。

    作者:张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本文为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 H)利福平( R)吡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应用,为抗结核治疗的合理联合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例,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结核丸联合2HRZE/4HR,对照组只用2HRZE/4HR系统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空洞缩小情况。结果:用2HRZE/4HR方案加结核丸治疗肺结核病人,全程系统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病灶吸收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洞缩小率亦有明显差异。结论:以西药为主,加以中医药辩证论治,辅助治疗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作者:梁鹏;陈玉玲;刘茵;姜爱波;刘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保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保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临床康复干预后,对通过体位、推拿按摩、针灸、饮食、心理及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58例患者经康复保守治疗后疗效显著,患者对治疗效果为非常满意的占45例,对治疗效果基本满意的占11例,不满意为2例,其总有效率占96.7%。结论:运用保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其具有疗效快、风险低、痛苦小、经济实用的特点,极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翠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种植牙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实施人工种植牙手术患者,观察在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实施人工种植牙手术患者44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sic配套种植系统。对种植牙手术特点进行分析,选择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认真分析,于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完成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做到有效配合,临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终获得了患者的充分信任,将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增强,确保患者可以保持平稳的心态接受治疗,终有效确保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结论:针对实施种植牙手术患者,在围术期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并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终能够将患者的舒适度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将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有效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的手术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效果

    目的:对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过程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我院选取100例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给予不同措施护理后的满意程度情况以及发生并发症的相应情况。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8.00%)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62.00%)相比明显较高,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4.00%)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32.00%)相比明显较低,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过程中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使患者更满意,避免了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庄曼贤;庄婵芝;谢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在肩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8例肩周炎患者,其接受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接诊的47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肩周局部疼痛缓解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现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肠镜检查中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镜检查中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80例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管理安全预防,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镜检查患者应用护理管理安全预防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础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联合常规母婴床旁护理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对产妇进行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结合常规的母婴床旁常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择的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分为接受常规母婴床旁护理的对照组孕产妇78例,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的实验组孕产妇78例。分别统计2组孕产妇的满意度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结果:孕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97.4%和80.8%。两者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0.5%和41.0%。在2组数据的比较中实验组均占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提高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的整体健康水平方面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108例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并选取我院2013年3月前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病历资料中均接受常规开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流产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所受创伤,加快患者康复,并对保护患者的妊娠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就诊的左肝胆管结石患者40例,均采取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实施效果及结石残留率,并分析患者具体手术情况。结果:4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手术平均时间245.6±48.2分钟,术后出血量89.6±36.4mL,术中未出现大出血。治愈率97.5%,1例患者左肝内叶胆管末支存在少量结石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经相应治疗后治愈出院,患者住院时间18.9±3.4天。结论:解剖式肝段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结石,并发症少。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应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予以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在心电图方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4%,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80,P<0.05);在血压方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1%,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892,P<0.05)。在治疗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526,P>0.05)。结论:应用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率,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贾凤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8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1)和干预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对比。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3.2%,但并发症发生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给予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缩短康复周期,促进快速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晓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阿托伐他汀联用缓释烟酸对出血性脑梗死病人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研究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用缓释烟酸,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和烟酸缓释片1000mg。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甘油三酯( 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C)水平。分别记录2组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有关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采用阿托伐他汀联用缓释烟酸的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8.4±2.0天,临床治愈时间12.6±2.0周,研究组无并发症出现, Matta功能优良率为9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6个月治疗,2组患者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2组TC、TG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缓释烟酸对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

    作者:蒋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且均痊愈出院。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87%(34/3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2.85%(29/3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2.37±1.32天,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16.58±2.57天;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肾病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小儿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肾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肾内科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肾病中应用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邹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长疗程间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长疗程间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116例,均经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3周后获得短期治愈效果,再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分别开展不同药物的长疗程间歇治疗,对照组采用无激素尿素霜,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复方氟米松软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的SCORAD评分为1.1±0.6分,停药后8周的SCORAD评分为5.2±2.0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13.8%,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长疗程间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抑制相关症状加重,缓解治疗后高复发几率,且在药物停用后仍具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医学应用于临床急诊的效果,对该方法的使用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34例超声检查病例来进行超声检查分析,与患者的资料进行结合,探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情,对超声临床诊断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检查患者共534例,总诊断准确率是86.6%,基本符合率4.6%,漏诊1.4%,误诊7.4%。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来进行急诊诊断具有比较可靠的结果,准确率高,对及时寻找患者病因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急诊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确诊后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患者的痛苦缓解,获得较高的疗效。

    作者:刘天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