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梁现泽

关键词:针灸推拿, 康复技术, 肩周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在肩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8例肩周炎患者,其接受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接诊的47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针灸推拿治疗,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2组患者肩周局部疼痛缓解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及其综合征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盐酸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及其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48例,将其分为帕金森病组和帕金森综合征组,每组患者24例。对其使用盐酸苯海索药物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wbester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帕金森病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稍高于帕金森综合征组患者,但帕金森病组、帕金森综合征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若无其他禁忌,均可采用盐酸苯海索药物治疗方式。

    作者:王欣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参与本次研究,将92例病人平均分成综合组和一般组,采用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对一般组病人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综合组病人实施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前,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院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综合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一般组病人(P<0.0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病人(P<0.05),护理满意度为91.3%,与一般组病人的76.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刘长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胆总管结石是指存在于胆总管内的结石。胆总管结石是由于胆囊结石经胆囊管下降形成的,就其来源和性质来说,常分为2类。即:⑴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指结石原发于胆囊,在胆囊结石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的细小结石,通过胆囊管降入胆总管。滞留在胆总管内的结石多数会引起各种很凶险的病理损害,是胆囊结石病的较严重的并发症。⑵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它原发于胆总管,可以与肝内胆管结石同时发生。单纯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可以引起严重的胆道并发症。胆源性胰腺炎是指由于胆石症而并发的胰腺炎,在我国占到了胰腺炎发病率的30%。胆源性胰腺炎主要的症状(约95%的患者)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

    作者:张修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手术后的6小时、24小时的疼痛分级高于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综合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海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析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析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剖宫产的患者900例,其中60例女性出现子宫切口撕裂,分析切口撕裂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结果:60例出现切口撕裂的患者中,枕后位切口撕裂的情况多;孕妇切口距离膀胱子宫腹膜返折<2cm的时候,孕妇子宫切口不会出现撕裂,或极少数患者出现撕裂,当距离>3cm的,则容易出现切口撕裂,并且撕裂率高;胎儿的体重<4000g,孕妇发生切口撕裂的情况较少,胎儿如果体重>4000g,孕妇出现切口撕裂的情况较高,p<0.05。结论:只有更加细心严谨的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方法,对孕妇做好平时的监护工作,选择合理的手术实际以及配合熟练的操作及时,才能够有效防止孕妇剖宫产后出现切口撕裂的情况。

    作者:张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长疗程间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长疗程间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116例,均经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3周后获得短期治愈效果,再将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分别开展不同药物的长疗程间歇治疗,对照组采用无激素尿素霜,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复方氟米松软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的SCORAD评分为1.1±0.6分,停药后8周的SCORAD评分为5.2±2.0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13.8%,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长疗程间歇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抑制相关症状加重,缓解治疗后高复发几率,且在药物停用后仍具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根据28例患者不同分型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日2次口服,耳穴压豆每天1次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2.8%。结论:应用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兆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脑膜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脑膜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创伤性脑损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患者,参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脑膜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进行治疗,比较2组术中情况、术后效果以及致残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CS评分等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致残率9.8%,明显低于参照组38.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减压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残率都比较低,降低脑神经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世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本文为中药结核丸联合异烟肼( H)利福平( R)吡嗪酰胺( Z)乙胺丁醇( E)应用,为抗结核治疗的合理联合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例,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结核丸联合2HRZE/4HR,对照组只用2HRZE/4HR系统治疗6个月,观察病人病灶吸收情况以及空洞缩小情况。结果:用2HRZE/4HR方案加结核丸治疗肺结核病人,全程系统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病灶吸收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洞缩小率亦有明显差异。结论:以西药为主,加以中医药辩证论治,辅助治疗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作者:梁鹏;陈玉玲;刘茵;姜爱波;刘蓓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定期静脉冲击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定期静脉冲击对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环磷酰胺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定期静脉冲击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患者的尿蛋白转阴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12%,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转阴时间3.52±1.4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转阴时间5.03±1.26分。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定期静脉冲击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尿蛋白转阴时间以及患者的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联合常规母婴床旁护理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对产妇进行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结合常规的母婴床旁常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择的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分为接受常规母婴床旁护理的对照组孕产妇78例,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的实验组孕产妇78例。分别统计2组孕产妇的满意度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结果:孕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97.4%和80.8%。两者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0.5%和41.0%。在2组数据的比较中实验组均占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提高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的整体健康水平方面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联合入路治疗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

    目的:探究分析联合入路治疗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患者6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1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前外侧和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侧入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Neer评分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Neer评分为优(48.39%)及评分为良(41.94%)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90%;9.68%),且其手术治疗后,显效率(60.78%)和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9.41%、68.23%),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外侧和后内侧倒L型联合入路治疗schatzker II型合并外后侧柱骨折并发症少见,较常规单纯前侧入路治疗术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Neer评分情况良好,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济虎;杜世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316例新生儿不良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妊娠、孕周、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出生的不良结局新生儿,主要指黄疸新生儿、转院新生儿及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整个群体中,高胆红素血症(283例)与母亲合并疾病关系密切。其中GDM(妊娠期糖尿病)、患乙肝、甲状腺疾病、贫血疾病比例高。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上,疤痕子宫、羊水的代谢异常、妊高征成前3位因素。剖宫产儿所占比例高于顺产。母亲平均年龄29岁。转入NICU31例中,24例母亲合并多种疾病及产科并发症,以产科并发症突出。其次新生儿所患疾病种类多且复杂,以肺部疾病、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位居前3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妊娠合并症关系密切,特别是代谢及内分泌疾病。在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上,疤痕子宫、羊水的代谢异常、妊高征关系密切。剖宫产增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特别是孕周<39周。在新生儿严重疾病转院的群体中,与母亲妊娠合并多种高危因素关系密切,且多孕增加患病风险,同时剖宫产增加患病危险。新生儿所患肺部疾病以RDS常见,与孕周及选择性剖宫产关系密切。

    作者:董超群;王超;黄亚英;罗少敏;袁季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对照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无效12例,好转16例,临床显效60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患者无效24例,好转34例,临床显效30例,总有效率72.27%;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施以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彤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26例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外科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临床观察

    氯胺酮是经典的小儿基础与全身麻醉用药[1],在小儿临床麻醉上普遍应用,它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但单独应用时,由于氯胺酮的“分离麻醉”效果,会有不自主体动,影响手术的进行。丙泊酚起效快、镇静作用强而确切,与氯胺酮复合麻醉,可以取长补短,在不需要肌松的小儿短小手术应是合理的组合。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近3年来对患儿实施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42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伟;杨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锁定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总结应用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2年1月采用胫骨远端微创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关节面,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恢复关节面平整及骨折的对位对线,经皮插入锁定加压钢板( locked com-pression plate LCP )治疗56例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骨折按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20例,Ⅲ型33例;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16例;骨折按AO分型43-B2型13例,43-B3型15例,43-C2型19例,43-C3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小时~14天,平均7.8天。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见关节面及干骺端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2例延迟愈合,2例皮肤软组织坏死,经对症处理愈合良好。经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18个月,56例患者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采用Mazu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42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1.1%。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物脱出、断裂及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Pilon骨折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精准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平整,患者损伤小,可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瑞峰;刘培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6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36例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骨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简单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4.8±12.4分钟,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进行前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均为阴性。 X片显示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其中治疗显效21例,治疗有效14例,治疗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Lysholm评分平均为94.2±3.8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效果显著,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穆臣会;郭氧;卓爱国;林山;黄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在初产妇采取心理干预对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就诊于我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程情况和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的出血量、产褥期的感染率及分娩后的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缩短产程和改善初产妇分娩的结局,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较积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熊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究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过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实施介入诊疗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8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2组,每组各40例。给2组冠心病的患者,都实施介入诊疗术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冠心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其并发症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